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民族刑事习俗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着刑事立法、司法和民族刑事政策的制定,致使基层司法人员在习惯与规则的边缘如履薄冰。在坚持刑事法制统一和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生产、生活方式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刑事法律变通,是解决藏民族刑事习俗与刑法间冲突的有效径路,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试论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适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少一宽"刑事政策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它在少数民族刑事司法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在从宽和依法之间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在于,一方面通过充分运用法律的授权,增加刑法变通规定;另一方面在依法框架下适用"社会危害性"进行灵活从宽。  相似文献   

3.
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之后,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近年来,学者们对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作了大量的论证,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少有学者在国家新的刑事政策之视角下审视党对少数民族特有的两少一宽刑事政策。这并不是没有讨论的必要,相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者之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两少一宽政策的新旧背景变迁问题、两少一宽适用中已存在的问题和在宽严相济政策之下如何适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从微观层面看关系着司法实践工作的推进,从宏观层面看则关系着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死刑限制与死刑废止是中国渐进式废除死刑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而“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则是民族自治地方死刑限制与废止的逻辑起点;死刑司法限制的重点应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风俗习惯有关的类型化案件和毒品犯罪案件;由于少数民族没有“杀人偿命”的死刑文化,应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5.
法治控制两少一宽属于民族刑事政策的重大理论创新,既有宏观法治思维定位,又有微观具体技术的落实措施,形成以法治为核心标志的刑事法治控制系统.它既有自由、平等价值基础,又有直接性的理论实践根源,更有诸多以法治优位、法治控权、法治保权和法治护栏为代表的法治控制原则.法治控制方法重点集中于基础控制方法、升级控制方和程序控制方法,它们共同构建法治控制两少一宽的方法论系统.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少数民族地区“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1989,(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生活着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我国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一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与照顾少数民族特殊情况相结合的国策,在法制方面也实行维护全国法制统一与兼顾少数民族特点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党中央为了统一和协调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司法工作,在1984年由其制定的5号文件中明确指示:“对于少数民族中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这一指示,很快就由司法机关加以贯彻执行,已成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适用刑法的带有指导性的刑事政策。这就是被简称为“两少一宽”  相似文献   

7.
吴东良 《法制与社会》2010,(32):130-130
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的司法化,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对于刑事政策的具体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制定与适用应贯穿刑事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应当是片面的。宽严相济,应当坚持区别对待,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而这一宽一严也必然包括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遵守之"严",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之"宽"。  相似文献   

8.
李晔 《法制与社会》2010,(29):117-1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刑事司法的务实倾向,有利于促进人权保障和刑事司法改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与"宽"是不可分离的。本文指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恶性刑事犯罪,另一方面也要展开刑事诉讼机制创新,如刑事和解、诉辩交易等,同时还要激活我国刑法中的非监禁刑适用。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其宪 《政法学刊》2010,27(5):50-5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调整与发展,应是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应解释为以宽济严,区别对待,宽严审时。其他刑事政策像"严打"政策,死刑政策,教育、感化、挽救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是刑事司法政策,而且还是刑事立法政策与刑事执行政策,贯彻实现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与刑事执行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少数民族的犯罪研究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且从国内著述和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上看,针对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研究的文章相比其他刑事政策的研究而言更是凤毛麟角。在当前的民族大融合进程中,正确处理民族矛盾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研究成为我们的当前之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实践中"医闹"的常见表现,分析"医闹"可能的法益侵害性,并从广义的刑事政策角度分析"医闹"的制度性根源,最后提出"宽严相济、严中有宽"的刑事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先劳动教养后刑事处罚既具有实践必要性和预防与改造犯罪的积极作用,又符合现行法的要求。文章对公安司法人员在实践中的几种偏差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先劳动教养后刑事处罚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新形势下我国刑事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刑事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正确认识、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执法实践中有力地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以"宽""严""济"为关键点,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刻内涵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轻轻重重、轻重结合的刑事政策,就是要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一政策可以通过对"宽"、"严"、"济"三个关键词的理解来把握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然而从提出政策到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实现政策,却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困难的过程。笔者以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如何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一般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含以下内容: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宽严有度,宽严审时。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忌只适…  相似文献   

15.
"两减少、两扩大"刑事政策作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理念上的重要实践,是对一些罪行轻微的人员,依法减少判刑、扩大非罪处理;非判刑不可的,依法减少监禁刑、扩大适用非监禁刑和缓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法工作的一条总政策。但是,长期以来,法学界对两类不同矛盾性质的犯罪问题众说纷纭,分歧甚大。在实际工作中,公安司法人员也不是对所有犯罪的矛盾性质都分辨得很清楚。既然还没有完全  相似文献   

17.
国际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极化刑事政策有差异,但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精神与两极化刑事政策相符合.在"严"的重刑结构下,要发挥"宽"这个配角的作用,只能以司法努力,尽可能多地拓展"宽"的空间和份额.应以"量刑"(裁判)这个司法中心环节为基点,向"量刑"(裁判)的前、后两个阶段和领域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8.
李硕 《法制与经济》2009,(12):81-82
当前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正处于转型期间,刑事和解虽然是西方恢复性司法思潮下的产物,但作为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机制样式正是适应这样的趋势所产生的。因为其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司法民主建设的背景息息相关,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倡导下,我们应当将刑事和解更好的适用于公安侦查当中,有效地解决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犯罪研究》2008,(3):7-12,20
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藏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该地区的刑事犯罪案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传统的自然犯比重大;盗抢牲畜犯罪一直较为突出;命案大多发生在牧区,突发性强;刑事案件法外调解普遍存在。因此,为了妥善、及时地处理该地区的犯罪案件,维护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结合藏民族的特殊性,对“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予以解读和贯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尚欠缺研究但有一定意义的少数民族公民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和实践确立了少数民族公民适用刑法从宽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包括量刑和定罪的从宽;对适用此原则的少数民族公民,应从地域和人员情况上适当限制;对少数民族公民实施与其民族特点有关的危害行为,才能适用这一原则;该原则是依法相对从宽。这一特殊的刑事责任原则,有着充分的立法、政策、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诸方面的根据。文章还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探讨了怎样正确适用这一特殊刑事责任原则的若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