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体性视角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历史的和逻辑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要义是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解读:从中国特色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果的逻辑解读:从一般、特殊、个别的统一上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福明 《前进》2014,(5):12-14
<正>最近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一书,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从1515年《乌托邦》问世到现在已经走过500多年的历史。回顾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学习思考其中丰富的历史经验,能够促进我们了解、把握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轨迹,汲取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绍武 《前沿》2010,(22):21-23
对和平发展问题的研究,不仅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也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平发展思想,继承了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是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总原则、内在动力、保障条件以及发展目标的认识,是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以及和谐发展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确研判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整体研判基础上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历史溯源、现实关切、逻辑理路、前景展望等层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今天社会主义价值合理性受到质疑的形势下,为什么要坚守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需要从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中去寻找原因.落实在中国时空语境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它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与现实探索中的正确选择.所以,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树立自信,坚定信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与坚持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时代课题,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及其得出的逻辑结论,为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腾飞树立了光辉旗帜.发展中国的根本问题是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既要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和从中华民族对人类要有所贡献的高度来认识这一状态,又要从世界历史坐标上审视贫穷落后状态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更要认识到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在文明错序发展中的特殊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中国与坚持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新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与坚持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以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视角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内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演变过程从两位一体逐渐演变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把握其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理解,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发展的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发挥了开启作用。基于对历史实践的深刻反省,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给出的一系列回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概念以丰富的内涵挺立起来,成为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原创性成果。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的30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过程演绎了同一个理论主体形成和成熟的思想发展逻辑。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概念,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继承邓小平留下的思想和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一个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判断。从理论与时代、理论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三对基本范畴出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历史交汇期的基本关系探讨清楚,这将为解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崭新视角,为理解、应对历史交汇期伟大实践指明前进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领航历史交汇期,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的开辟与拓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新发展意味着清醒认识新时代的焦点问题,通过直面新问题、确立新方向、建构新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推进这一新发展是新阶段历史演进的客观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和道路更为深入的理解;也是一种"新探索",即以思想和制度创新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从而将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共享性、中国性、创新性和人民性原则;需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种新发展使得中国不仅在解决自身问题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且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独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立足科学把握历史方位续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双重主题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两大问题,架构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两个理论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双重主题及两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从当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出发而推论的思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从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双半”社会母体中脱胎出来的现实社会主义。从历史定位视角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这种特殊的历史定位 ,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特质  相似文献   

15.
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和逻辑是:从抽象的共产主义教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超越了历史的"乌托邦";从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阶段"到形成"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理性的思想接力;从突出政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6.
本刊决定从2017年第6期起,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题栏目。一、基本要求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问题;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为鉴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泽东。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问题,从本质上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和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刊决定从2017年第6期起,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题栏目。一、基本要求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问题;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精髓要义;围绕深刻领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关于民主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提出了人民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指出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并强调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的思想,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治化,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民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铁的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了人民监督制的思想,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认为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展内生性民主,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