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明 《群众》2015,(1):65-66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以实施典型引领工程为抓手,通过广泛开展典型宣传学习活动,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使之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社会风尚,传递主流价值,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必须顺势而为。我们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迎合受众的需求、拓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优化传播环境,更加有效地发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立兵 《政策》2015,(2):61-63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和重要基石。面对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价值观较量日趋激烈的新常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使命,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更好地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这表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只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才能成为社会风尚,其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但毋庸讳言,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还存在不少困境,考察这些困境并寻求消解之道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4,(4):15-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持久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道德培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是道德实践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4,(6):28-29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创造人民美好生活,黑龙江省鸡西市开展了以“信心使命、诚心坚守、善心你我、爱心播洒、孝心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五心”引领活动。  相似文献   

7.
刘峥  刘新庚 《求索》2011,(9):122-123,1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思想价值观念中本质的、具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准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大众化”“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首要前提;科学揭示适合社会成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素质教育的始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基本要求;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态过程和内化途径,让社会成员内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领域起着统摄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今年是国管局建局60周年,把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引入机关事务工作之中,弘扬机关事务工作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徐燕 《中国人大》2014,(4):30-35
那是个全民崇拜英雄的年代,英雄模范人物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效仿。戴碧蓉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过人的英勇,当之无愧成为万众的偶像,她与当时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向秀丽等英雄人物一起,引领了无私奉献、正气昂扬的社会风尚,这一主流价值观,造就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公安部党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并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式提出了初步意见。我们认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长期的警务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公安职业特色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共同意识。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导向鲜明,内涵深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于加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知耻尚荣的基本素质,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厚实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一、确立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的确立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也就是说,必须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春艳  黄鹏 《人民论坛》2010,(9):228-229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特殊内涵,使其自然成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者是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队,志愿服务对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为信仰,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海口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全面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围绕一个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主题,文明城市创建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海口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全过程,使每一项工作都与核心价值观"对标",着力推动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推动广大市民在创建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制度的内在灵魂,制度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制度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转化为制度安排的内在价值观、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赏善罚恶的奖惩机制。价值观念变革、价值观念认同、价值观念践行是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搞好制度的顶层设计、价值评价和重建道德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沉淀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观念系统,主要包括位于基础层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列在中间层次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和居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级的内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发轫于空想社会主义,集成于科学社会主义,突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特定时代场景下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进一步凝练。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结构分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7.
黎虹 《世纪行》2012,(5):38-38
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冶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具有教育领导干部、引导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佳 《时事报告》2006,(6):49-49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心灵的“荣辱”底线,如何守护并提升这个底线,是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14,(4):26-26
今年“3.5”学雷锋日前夕,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会工委、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奉献、友善、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制度的内在灵魂,制度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制度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转化为制度安排的内在价值观、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赏善罚恶的奖惩机制。价值观念变革、价值观念认同、价值观念践行是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重要原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搞好制度的顶层设计、价值评价和重建道德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沉淀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