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四斤 《创造》2012,(8):96-99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一幅"田园图画",曾执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的开幕式创意来自于莎士比亚名剧《暴风雨》的启发,讲述了一片土地从后工业化时期复苏的故事。在许多英国学者的眼中,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的所有"高贵"和"永恒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郁李 《群众》2018,(18)
正花园是英国乡村的灵魂,在英国待的那一年里,每天沿着道路散步时欣赏各家的前花园是我的必选项目。花园打理得好,说明户主热爱生活,家庭和睦,若是门庭一片荒芜杂乱,多半有问题。夏日的节假日里,我的房东夫妇都会联手把花园里里外外拾掇得一片生机。我每次入园,房东太太都会热情地为我介绍,这是西番莲、那是天竺葵……那时,我对园艺知之不深,只觉得这大约200平方米的院子,树绿花红,美不胜收,也萌生出  相似文献   

3.
香港这块地方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余年,今年7月1日终于回归祖国,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日子!这是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此,我想回顾一件我所经历的往事。 1935年,我的父亲同意我赴英国留学,我选择了英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的一  相似文献   

4.
正仓米,仓米,仓仓有米,米米进仓……吟唱了数百年的民谣在这片黑土地千回百转,韵律悠长。2019年2月20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扎临高县新盈镇仓米村,给这个国家"十二五"贫困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莎翁故里行     
钟芳 《中国减灾》2013,(8X):56-56
<正>去欧洲旅行,常能听到人们说:"德国的城市最干净,英国的乡村最美丽。"绿草如茵的平原,洁白的羊群,金黄的麦田,葱郁的林木,清澈的溪流,威严宏伟的城堡,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园艺精致的乡间小屋……难怪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林语堂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英国郊野静谧宜人的美丽景色虽是最迷人的,但我认为最值得一去的还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位于英国中部艾玛河畔的一个名叫斯特拉斯福的小镇。叩访这位艺术大师的故居,我早就为之神往。一踏入莎翁故里,我不禁有一种进入圣地的感觉。在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6)
<正>素来被贴上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干旱难耐标签的兰州新区,近年来迎来大转变:鸟语花香、水体繁多、候鸟集群……兰州新区是如何完成"逆袭"的?"简直太疯狂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野鸭。"从小在秦王川盆地长大的村民曾阿姨指着离她家不远的2号生态湖向村民"爆料":"昨天‘吓坏’我了,那个新造的湖飞来了很多野鸭,黑压压的一片,几乎把湖面都填满了……"正说着,另一个村民接过曾阿姨的话:"我也看见了,我在这呆了  相似文献   

7.
正前年夏天,外婆永远睡着了,睡在一片白杨林里。那个葱茏的夏天,白杨亭亭,繁茂的枝叶擎起一柄柄绿伞,连成一片绿涛,草也铺了厚厚的一层。那片白杨林,多么适合安眠啊!外婆睡着了,睡在白杨林里,真幸福……我从小跟外婆长大,是她的小尾巴。从外婆家往西,穿过一条小路,有一片白杨林。那时候,白杨树还不很粗壮,是亭亭的一群少年。外婆常带我到白  相似文献   

8.
曾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耿》:"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  相似文献   

9.
鲜花治懒政     
正巴斯是英国一个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因为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建筑优美,被誉为英国最美小城,还入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18世纪末,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和她姐姐曾在此度过两个长假,并完成她的伟大作品《傲慢与偏见》。每年,巴斯都会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许多古老城市一样,巴斯的很多市政设施维护不到位。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养成办事拖沓、低效、不作为的"懒政"特性,表现最突出的是对很多坑坑洼洼的老旧道路不管不问,道路损坏严重。这不仅影  相似文献   

10.
正流淌千古文明的万泉河,沉淀如歌岁月的蔡家大院,凝聚世代守望的潭门港,聚焦世界目光的博鳌小镇……这些珍珠翠玉连缀一处,便勾勒出了小城琼海的绰约风姿。琼海"步步皆景,处处入画",其美在一河一海,一草一木。泉石激韵,碧海浮天,云霞雕色,草木贲华。椰风绿道串起的特色风情小镇和乡村像闪着光亮的珍珠,点缀在城市的周边,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这是一座城市,亦是一片乡野,更是一个中国式的水墨田园梦境,仰  相似文献   

11.
正《深圳梦》在英国出版时,定名为The Road to Shenzhen,封面选用了深圳市的地标式建筑——京基金融中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扉页题记引用的正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书写了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奋斗的人们的过去与未来。  相似文献   

12.
珍珠的光焰     
一簇簇翠叶在晨风中摇曳,一行行树干在晓岚中隐现,一盏盏灯光在不远处闪亮……这是在西联农场的胶林。许多胶工都向我说起过,1960年2月9日,在这葱茏叠翠的胶林里,曾留下了周恩来总理视察的身影,以及他"西联宝岛,南国珍珠"的题词。暑往寒来,在西联这片土地上,有那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3)
正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省婺源县经营民宿的英国人爱德华及其中国妻子,见证了中国现代化乡村的发展历程。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砖墙上精美的雕刻……位于"中国最美乡村"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内的一栋古宅,成了英国人爱德华魂牵梦绕之所,这也是他和妻子廖敏欣定居婺源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倪邦瑞 《台声》2022,(17):72-73
<正>“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一唱到这首雄浑、粗犷的歌,我就想起了外婆,想起了母亲和舅舅,想起了黄河岸边那片黄土高坡和那座古老的黄土村落。小时候,我随母亲住在外婆家,村子里有很多窑洞,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点缀其间,还有不少黄土垒砌的泥巴房子,村外是望不到边的黄土地,村子东头是一片枣林,里面有树龄一千多年的《老寿星》,是我和小伙伴们嬉闹玩耍的乐园。不远处,蜿蜒曲折的黄河从村旁奔腾而过,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故乡地处福建西部,是有着千年文化的古城——汀州。小城很小,在我的记忆里从东走到西也就是半个来小时。一条窄窄的汀江水穿城而过,浅的江重的山再加上一个城,就让一座小小的县城活色生香起来。十三妹家的发糕"咩……胖……糕……,咩……胖……糕……"每天清晨,身材肥硕的十三妹骑着她的三轮板车,用销魂绵长的语调叫卖着她们家好吃的发糕。这叫声留在我的童年里,过了三十多年我也能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场景。  相似文献   

16.
罗屿 《小康》2012,(7):94-95
遂昌,中国浙江西南部小山城,汤显祖写就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夫德,英国南部小城,诞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流芳古镇。两地远隔万里,却因彼此的文化自觉,让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有了一次迟到400年的"牵手"4月的一天,英国小城斯特拉夫德有些不同于往日。这座诞生了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古镇,忽然萦绕起婉转缠绵的昆曲唱腔。剧院里,舞台上的杜丽娘幽幽婉婉站定,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就此开演。  相似文献   

17.
韩静 《小康》2018,(26)
正近年来,广东省新兴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目前已有实效。一望无际的稻田,房前屋后硕果满枝……仲夏时节的新兴大地,一步一景随风起,满目葱茏,就像铺展在天穹下硕大的碧毯,撼人心魄。从改革开放伊始到今天,广东省新兴县各项经济社会指标至少翻了百余倍,反映了这座小城的巨变,这种巨变更见证了新兴发展的辉煌历程。那么,今日的新兴乡村振兴如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5)
正18世纪的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过:"人人皆有诗性"。放到今天,其实是在说:每个人都能诗意地活着,每个人也都是潜在的文艺青年。这几年接触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他们身上有着很多共性: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善于洞察、有创造力与创新精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骨子里都很文艺。可有一次饭桌上我问了几个老同学,一提起"文艺青年"这几个字,他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蹦出来的是下面这几个词:穷哔、矫情、无病呻吟、一股酸臭  相似文献   

19.
<正>记得在今晚报副刊的一篇文章中,曾引用了杨绛先生翻译的兰德(英国诗人)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诗很著名,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治理的核心是价值构建,要建立植根于市民内心的价值认同,让更多社会力量从‘旁观者’‘批判者’转为‘参与者’‘建设者’……"这是2019年最新一期《小康杂志》围绕城市治理话题抛出的观点之一。作为一名远离城市的新型乡村建设参与者、亲历者,我不仅不对这句话感到陌生,反而觉得说到了自个的心坎上。因为在乡村振兴轰轰烈烈展开的当下,我深刻体会到: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核心同样也是价值构建,治理者同样也需要建立植根于村民内心的价值认同,才能让"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