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看毛泽东晚年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的犹豫姜秀英〔内容提要〕自毛泽东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发表以来,对它的注解可谓是百家争鸣,众口不一。本文从毛泽东写作此诗时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阐述毛泽东晚年在缅怀战友功绩的同时,又为党和国...  相似文献   

2.
罗帅的逸闻趣事不多。病逝又早,留下的回忆资料也比较少,加上工作性质不够大众化,所以一般民众对他的印象甚浅。若非毛泽东有一首《七律·吊罗荣桓》,恐怕只有专业人士才了解他的生平了。  相似文献   

3.
陈玉秀 《学理论》2010,(13):153-154
《迢迢牵牛星》一诗所具有的召唤结构与话语蕴藉特点使这首诗充满多个未定点、空白点和多种意义生成可能性,使读者对这首诗的解读存在共识的同时也有所差异,其分歧主要体现在对"盈盈"一词的解释上。笔者认为"盈盈"在此诗中有两种解释,一是通"嬴嬴"解释为端丽貌,此外还有满溢的意思,指满溢的泪和满腹的愁。  相似文献   

4.
如今40岁以上的中年人,很少有不知道《欧阳海之歌》这本书的,人们互相传阅,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印数超过1000万册,这在中国仍至世界出版史上也是少有的.然而"胜也萧何,败也萧何"决定了这本书的命运. 1964年,在构思《欧阳海之歌》的时候,金敬迈就作了一个决定:在书里只引用3个人的话——毛泽东、刘少奇、林彪.道理很简单,毛泽东自不必说,刘少奇公认是毛的接班人,而林彪是当权的军委领导人,这两位不会倒.正是在这种判断下,在书里他为欧阳海的成长用浓墨重彩安排了这样的背景:在1960年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之后,深入广泛地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在部队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开展"四好五好"运动,出现了一茬又一茬的英雄,其中就有欧阳海……  相似文献   

5.
范硕 《瞭望》1993,(26)
六亿同胞呼万岁, 五洲志士称导师。欲溯河源到星宿, 韶山风扬耐人思。这是叶剑英1963年3月26日观光毛泽东故乡韶山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并刻录于山壁。这首诗虽然带有当年时代的彩色,但表达了叶帅由衷地敬爱伟大领袖毛泽东之情。他在与毛泽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接受毛泽东的领导,十分敬佩毛泽东的为人和才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上海市理论工作座谈会上,一部分同志大论了有关当讨代学生的几个问題,看法不太一致,现介简如下。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评价问题 1、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认为他们在痛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赞成党中央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作出的评价、拥护党中央关于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和坚持改革的路线等问題上,认识是一致的。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是下降,而是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泽学 《理论探讨》2008,3(1):105-109
"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以中共领袖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两个概念.那么,毛泽东本人对它们有何看法呢?据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爬梳,揭示了毛泽东对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态度,反映了一代伟人对待这一问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进入党的中央领导核心,但在毛泽东领导地位形成过程中,曾遇到过三次大的挑战:一是遵义会议后的林彪"上书";二是一、四方面汇合后的张国焘"夺权";三是王明回国后的"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10.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一个青年诗人寄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在信中写道:"我对标点是不大在乎的,请您自己填上吧!"冯达诺很快就退还了那些诗,还在退稿信中写道:"下次来稿请光寄些标点来吧!诗有我自己填好了."这件"名人佚事"一直萦回在我的脑海中,对那些高傲自大者,确实要象冯达诺那样给他一个绝妙的讽刺,以便让他头脑清醒一些,懂得什么叫"谦逊".  相似文献   

11.
丁东 《党政论坛》2011,(6):42-43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五七指示"。而这封信的起因,却少见提及。近日,读到《邱会作回忆录》,才窥见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7月24日,市委宣传部召开理论讨论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初次探讨。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是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次提出来的?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确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提出来的新问题。主要理由是:早在1975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1989年,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六十年代初,他又明确指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要更多的时间,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已经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Z2)
正我难忘的家乡说起我的故乡哈尔滨,我总会莫名地激动,她是那样令我心神向往。我爱她,就像爱母亲,这种情怀与生俱来。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风情独特,华彩万方,人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举目眺望,洋味十足,这座历史名城,有两首大诗潜伏我心:一首是凝固的诗——中国城市绝无仅有的欧洲风情建筑。一首是流淌的诗——浪花隽永的松花江的壮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为雄 《理论视野》2007,(11):28-30
毛泽东在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收编入《毛泽东选集》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国内学界认为这是受制于国际政治环境,但没有给出直接的史料证据,同时忽略了毛泽东著作修改的具体过程。然而,毛泽东修改自己的著作遵循了精神生产的普遍规律,他不只是对一个提法的修改而是对著作的全面修改。我们从事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宜以《毛泽东选集》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规范提法为准。  相似文献   

15.
薛涛是位才女,不仅能诗,还擅书画、通声律,有诗五百多首,今传仅八十八首。她的诗在  相似文献   

16.
有位同志谈说理诗,是讲通过形象来说理,认为唐人的说理诗胜过宋人。举的例子里有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诗中的名篇。《唐诗三百首》里孙洙批:“二十字气象万千。”《唐诗别裁》沈德潜批:“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称赞它写景是气象万千,称赞它有骨力。这首诗通过写  相似文献   

17.
张健 《侨园》2009,(4):46-47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后,老共产党人王稼祥在陈云、王震、胡耀邦的支持下,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毛泽东看过后,动情地对周恩来说,他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者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于稼祥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18.
程世清,1918年生,河南新县人,建国后曾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第26军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委书记、江西革委会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见证人:邓小平、陈云等被"流放"江西时,他正任江西省革委会主任,与邓、陈有过来往;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他曾斡旋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九·一三事件之前,他曾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他因"上了贼船"受到审查和逮捕,而后又被免于起诉,在孤独和落寞中度过了晚年.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3)
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同学好友以及家乡亲戚纷纷来信,有的请求毛泽东给予工作便利与帮助,有的描述所见地方情况。对此,毛泽东一方面坚持原则,不开后门、不搞特权,另一方面在许可范围内给予故友相亲以帮助,同时细心倾听他们对地方事务的看法和意见。毛泽东的做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办事作风,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同时也契合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严以用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亦实 《各界》2013,(10):22-23
胡适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丰.仅白话诗就写了千余首,其中有一些诗,胡适自称之为"应酬诗".如《胡适日记》(1937年卷)中就有他做的几首"应酬诗"的记载:"1月6日,傅作义为先父子余公建纪念堂,来函征文,附上行状.历述他年少时种菜挑担,赶马车,颇能纪实,今特做小诗:拿得起鞭子,挑得起重担,靠自己的力气起家,这是个有担当的汉子."傅作义将军读了胡适寄来的诗,很是高兴,认为诗写得好,朴实洒脱,挺有味道,很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