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雪泉乡天桥湾村牧民赵东明一家4口,两年前家庭人均纯收入还不足400元.村党支部开展"两个链条"活动以来,党员户帮思想、促信心,富裕户传技术、找门路,让他搞起了牛羊肉贩销,200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成了全村的富裕户.  相似文献   

2.
"生来就掉角,出门就爬坡,遍山红石谷,草都难种活." 这是仪陇县柳树店村过去艰难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199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600元,村级负债18万元.  相似文献   

3.
简胜彬从2001年2月担任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书记以来,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积极推进"三个转变",为东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东区GDP达89.3亿元,同比增长17.7%,从全省县、区排名第13位跃升到第10位,人均GDP排名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7.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16元,同比增加15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54元,增收201元.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武安市崇义二街是全市有名的"小康村",2001年底,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纯收入4370元,集体存款2600多万元.几十年来,崇义二街党支部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大英县隆盛镇聂家坝村位于涪江支流的郪江东岸,人多地少,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村里集体经济已有固定资产158万元,现金积累45万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80元,95%以上的农户建起了楼房,安装了有线电视,30%以上的农户家里安装了电话.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四川,有一个273户、650人的小村,其2002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体村民早已别穷奔富,唯一的一户五保户年收入也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垭口村位于云县茶房乡东北部,属高寒山区。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484户农户、2089人,是一个集彝族、拉祜族、傣族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贫困村。199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为118.6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仅有450元,人均占有粮食仅有175公斤,全村特困户达307户、1351人,占总人口的65.2%。  相似文献   

8.
凉水村,林城贵阳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10户、1610人.1 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0元,村集体账本上也只有0.24元.而到200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86万元,成为"亿元村"、"小康村"、"党建先进村".短短十余年能取得如此进步,是凉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9.
陕西是我国最早推广"一村一品"的省份之一.2002年,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随国家领导人曾庆红出访日本时,签署了引入"一村一品"理念到陕西实践的协议.两年后,国际"一村一品"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有力地推动了陕西"一村一品"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陕西已有1000多个村走上了"一村一品"的专业化之路,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这些村的农民收入有70%来自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超过了4000元,最高的达到8000元,基本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当好这个‘家'."这是罗江县鄢家镇长堰村主任黄友禄常说的一句话.如今,长堰村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新面貌.村集体经济已有固定资产1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村民说:"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田野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杨治科是庄浪县水洛乡陈杨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八年时间,陈杨村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1999年,村企业总产值由1992年的29万元增加到1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10元增加到1880元;人均产粮由220公斤增加到440公斤;村集体经济由"空壳"增长到8.8万元.陈杨村由一个一般化村变成了全县的"明星村",连续三年被县上树为"十强村".杨治科也多次被评为"全区优秀村支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村支书",受到地、县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2.
东关村是张家川县的一个城郊村,有629户,2942人,耕地不足1800亩.到198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200元,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贫困面高达70%以上.1990年以来,东关村在不断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5年在全县率先实现稳定解决温饱;2000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不足200元,提高到1200元,村积累由1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最实惠的莫过于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30多幢颇具民族风格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村有大小客货车30多辆,大部分农户家都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买了高档家具,东关村成为了全县的"文明村"和"首富村".这一切,与村党支部书记苏永禄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敦煌市闸坝梁村是典型的边远大村之一.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有539户,1788人,耕地面积6330亩.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63名党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6.6万元.  相似文献   

14.
平江县伍市镇仕洞村是省科委对口扶持的建整扶贫村,1996年人均产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607元,65%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1997年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科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工作组与村支两委一道推广科技、兴村富民,使这个村基础设施全面改观,村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人均产粮达6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今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1500元。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收入可达3万元,成功地实现了省委提出的稳步解决温饱、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从实际出发,选准科技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省科委工作组驻村…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祁店村还是山丹县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仅有五六百元,农民生活困难,公益事业没人管,社会治安也不好.如今,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派的小康住宅、高档家用电器、先进的农用机械,宽敞的柏油马路……祁店村群众富了,治安好了,环境美了.短短10年,人均只有1.3亩耕地的祁店村凭什么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拉一木乡拖都村是个彝族聚居村寨,山多地少、土壤贫瘠、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多少年来,村民们都是靠种玉米为生,一年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收成有时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近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民们栽上了“摇钱树”、养起了黑山羊,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24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00元。  相似文献   

17.
地处渠县县城西北部的鹤林乡阳山村,与营山县接壤.近几年来,该村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102元.自1998年以来,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渠县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刘春武带领支部一班人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村民说:"跟着刘书记走,我们放心!"  相似文献   

18.
张关垭村地处南充城郊,人均耕地只有0.75亩.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之路.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其中依靠科技增收700元,先后被南充市、顺庆区评为小康示范村、文明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村.  相似文献   

19.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渠县县委、县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2016年全县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3.8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个.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1.65万元,2.088万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按照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标准,该县19个贫困村、2.088万人如期退出.  相似文献   

20.
明月、山河两个村同处湖南省桃源、石门、慈利三个山区县的交界处,都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偏远山区,两村仅隔一条20余米宽的山涧小溪。明月村1992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800余元,而山河村人均纯收入仅450元,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