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京郊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农村已经成为本市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一部分农村将成为本市现代化的新城区:而绝大部分农村已经步入农村现代化的快车道。京郊农村变了,京郊农业发展了,京郊农民富了,这其中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京郊的全面实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京郊农业进入了以农产品买方市场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基本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既为京郊农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灵活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步伐。一、京郊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加入WTO,京郊农业发展必须不断壮大优势,扭转劣势。京郊农业的优势在于:具有接近市场的区位优势。北京是世界特大型城市之一,农产品消费市场巨大。郊区不仅市场信息灵通,而且由于运距的缩小,降低了农…  相似文献   

3.
至今,不少农村会计、电工、治保主任等一系列挣工资人员的任用,依然是村干部说了算,这块领地成了京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空白点。大兴区瀛海镇创造的“三定制”办法,开了京郊农村挣集体工资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前线》1995,(1)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韩村河──来自京郊首富村的调查报告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中共房山区委昔日“寒心河”今日的“首富村”韩村河,位于北京城西40公里的房山区东营乡,是近年来京郊涌现出来的120个富裕村中的“首富村”。韩村河,远近闻名。仅1994年一年...  相似文献   

5.
唐海龙 《前线》2023,(1):57-59
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平谷区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出一条首都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路子;肩负京郊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使命,发挥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加强平谷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建设,全面增强高质量服务首都的本领。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9,(4):55-55
2008年,京郊农民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均纯收入首次越过万元大关。这标志着京郊农村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奔向富裕的新时期。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位一体”京郊新兴的致富产业北京市农办生产处张贵忠张宏图提起“四位一体”,如果说在前几年还鲜为人知的话,那么现在在京郊的老百姓中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四位一体”是1996年10月份由市能源办公室组织各区县到辽宁进行参观考察之后,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兴的高...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权威部门披露:京郊农村土地面积正在急剧减少,人均耕地仅为0.4亩;农民收人水平增幅下降,已成为建国以来收入增幅最低的时期。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思考:京郊农业出路何在?无疑,依靠北京的科技优势,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促进京郊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志之士为这一课题作出了精采的答卷。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主要发起单位是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北京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公司等9家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为1.8亿元…  相似文献   

9.
一)“盼冬闲,怕冬闲,到了冬闲去耍钱,输了一年血和汗,哭哭啼啼不团圆。”这是20年前,京郊农村不少地方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形象地道出了当年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以及由于贫穷和寂莫造成的悲苦与无奈。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京郊的山山水水,富裕起来的农民...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起,本市在京郊推广包括暖起来、亮起来、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它从基础设施入手,大大改变了京郊农村的面貌。伴随着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三起来”,即: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这是着力解决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的重大举措。目前,“新三起来”工程正在京郊稳步推进。阳春三月,本刊记者深入通州区、朝阳区和大兴区,就“新三起来”中的亮点进行挖掘报道。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上下积极探讨如何振兴国有企业,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京郊日报》及时开辟了“县乡领导谈发展“这个栏目,发动京郊的广大干部献计献策,共商振兴经济的办法.确实是一着好棋。国有企业是京郊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顺义县的国有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税收占全县的一半以上。我作为北京市牛栏山酒厂的厂长,当厂长5年多,把有300多年历史,当时有贷款1700余万元,外欠款2800多万元的国有企业.发展为1996年创利税1.3亿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零,自有资金上亿元的国有大型二档企业。回顾这几年的经营思路,我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刍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是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的。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在发展首都经济的过程中,理应率先实现京郊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也应率先实现京郊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变动情况看,京郊…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0月19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农业联产承包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个条例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京郊实际情况制定的。条例的发布是京郊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京郊农村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洪  王丽红 《前线》2017,(4):42-45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京郊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力推动京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不断激活京郊农业的要素、市场和主体活力,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京郊副食品生产,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在保证和丰富首都市场供应、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京郊副食品生产怎样才能跨上新台阶?白有光同志《试论京郊副食品生产的企业化管理》一文,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阐述,是一篇指导性较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百官之末,百姓之首”进学堂──京郊《农村干部经济管理专修班》的调查报告本刊记者王占柱本刊通讯员柯迪京郊出个新鲜事:农村村级干部在家门口进了“学堂”。1993年7月,经北京市高教局批准,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办委托市农研中心培训部、市农校联合举办的面向...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跑农村的记者。在追踪采访“城中村”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党的政策给京郊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郭轲  刘雯 《前线》2023,(1):60-63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是走好“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内容。牢牢把握住“都”这个核心问题,处理好“都”与“城”、城与乡两方面关系,重点抓好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区域带动、重大项目牵引、多元主体参与、特色品牌塑造、产业深度延伸、政策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新时代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肖伟俐 《党建文汇》2007,(10):45-45
庐山会议后,倔强的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永福堂住所,到京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离群索居,开始了读书和务农的生活。但朱德还是惦记着自己的老战友和兄弟,他不避嫌,不怕受牵连。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4,(12):55-55
2104年APEC会议于11月5日在怀柔雁栖湖举行,这是中国时隔13年再次主办APEC峰会。 曾有人说,如果把怀柔比作京郊美景的王冠,雁栖湖就是这顶王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