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卓泽渊一、中国百年法治的反思中国法治,当然是指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其起点,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在1895年,有的认为在1898年,还有的认为在1901年。笔者认为,中国法治的起点应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1895—1901...  相似文献   

2.
英国法治文明史是世界法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文明不仅发祥于英国,而且在英国经过了最长历史时期的成长发育,也在英国经过了最漫长历史时期的考验.英国现代法治文明的起点至少要追溯到1215年<大宪章>的出现,甚至是亨利二世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7,(9):5-5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相互交织在一起,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要深层次地思考当代中国法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是中国人民站在改革开放30年后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崭新出发。在承载了太多欢笑与泪水的一年。法治印记也格外坚定而清晰。法治道路始于足下,法治进程只争朝夕。承载着法治的梦想与激情,感受着正义的力量与艰辛,历数这些足迹,我们一起回忆,一起珍藏,一起前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体育法治建设在体育改革和国家法治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在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进展明显、成果丰硕。回顾和总结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探寻体育法治建设规律,展望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发展方向和体育法治建设发展方向。通过《体育法》的修改与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体育法治建设的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 在当前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单纯的法治,也没有过单纯的人治,任何统治阶级总是把法治与人治结合起来;有的同志甚至作了一个形象比喻:法是武器,人是战士,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好比武器同战士的关系,因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时期,我们既要实行法治,也要实行人治,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法治发展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的基本治国方略确定下来之后 ,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法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进入 2 1世纪的中国 ,对此问题的科学回答和成功实践显得尤为迫切。从实践上看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中国选择的基本上是一条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发展模式 ;从理论上看 ,有的学者对此模式持完全赞成态度 ,也有的学者则主张依靠公民社会推动或自然演进 ,基本上否定了上述模式 ,还有的学者反对极端化的做法 ,提出政府与公民社会力量的相互结合。本文认为 ,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法治发展的价值、参与…  相似文献   

8.
构建法治中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执政党法治观的集中表达。共同建设法治观和一体建设法治观建立在法律的同一性原则上,也承认了国家、执政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执政党法治观是构建中国国家法治观的前提,其落脚点在于对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从法律的规范角度理解中国国家共同体,显示出其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等视角在方法论、内容上和目标上的差异。法律共同体揭示了公民身份对法治中国的构成性功能。法律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政府集权和行政集权、宪法建制与公民忠诚、全球规则与中国国家行为等关系,破解国家权力高度统一与集体能力低下的历史悖论,创造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总体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在30年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法治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泰峰 《法学研究》2007,(4):143-144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这十年,对中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纪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十周年,可能不再像十年前那样,集中关注“什么是法治”、“为什么实行法治”之类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以及“怎样建设法治”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魏志学 《中国司法》2005,1(8):84-88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过程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当代中国法治也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型法治向现代型法治的创造性转换。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如果说日趋完备的法律体制和日益健全的法律制度,正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中国的法治之路还只能说刚刚开始,其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宪法和法律远没有真正树立起应有的权威。从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看,笔者认为:实施宪政才是转型时期中国法治道路模式的理想选择。一、民主宪政为何在中国未能实施(一)法治意识薄弱,是民主宪政未能实施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消极法治”与“积极法治”这一对概念 ,通过对西方国家法治历史发展的分析 ,指出其经历了一个从消极法治到积极法治的过程 ,并考察了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法治对宪政建设的作用 ,认为从法治进化的角度出发 ,实现两种法治的互动与平衡 ,是当今法治发展可以选择的基本模式 ,也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在肯定积极法治的同时 ,充分吸收消极法治的合理因素 ,通过两种法治的互动 ,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把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在新历史起点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陈菲 《公民与法治》2014,(12):44-45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5.
"折迁"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反映了许多矛盾,也可以看到拆迁制度艰难走过的每一步。这正是法治建构过程的一个典型缩影。无论法治是如何推进的,它都必有一个推动或建构的主体。在"拆迁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为之努力,有的成为阻力,也有的时而成动力时而成阻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法治秩序的创造主体,即法治推动力问题。中国式的法治已经显示出中国式进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法治秩序特有的建构方式。这就是在官方主导力、民间原动力和职业建构力的动态合力作用下,中国法治在转型和磨合中一边建构,一边探索,一边前行。三方力量虽有利益矛盾和冲突,但这三方力量在整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是可以被整合的。  相似文献   

16.
面临即将到来的世纪转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总结人类历史的经验,我们不无理由地认为: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法治条件的成熟,现代化事业的成就依赖于法治的厉行,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也是我们的改革和现代化事业所追求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的法治进程,既可以将1979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恢复民主与法制建设视为开端,也可以以1982年宪法作为起点.然而,某种程度上说,1986年4月12日通过和公布、198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通则》是其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这是因为民法的出席对于这场法治进程具有独特的实质意义.按照康德的说法,民法是那种"不需要向外公布的法律的体系",[1]因而也是全部法律的内在基础,由此推导,民事立法实际便是对那种内在法律体系或者说法律内在基础的意识觉醒.所以,今天来回顾一下《民法通则》所开启的法治新历程以及民法在中国这20年法治建设中的独特贡献,是有必要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民法和法治发展的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时代命题,这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对法治中国建设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在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以及理论维度三重视野下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其对于“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目标任务,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指引.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法治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本文旨在梳理中国从复关到入世以及入世至今24年来,中国政府所作的努力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机制对中国经济和政治法治建设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历史证明,现实的需要往往比理想更能促进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希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因现实而非理想的需要最终走向法治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季卫东 《法人》2015,(2):21-23
现代国家治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构建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统一的法定秩序,或者说要构建一个法律共同体,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就是法律秩序的一元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中央全会的方式专门讨论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整个工作的重点会在法治秩序的构建方面,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和作为。甚至可以认为,如果说过去30年主要是经济改革,在未来的30年可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强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法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提到建设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时候,常常会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那么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