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岳金顺 《工会论坛》2011,17(1):49-50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前提。只有企业的每个职工家庭都和谐了,和谐企业的创建才有望实现。首先要提高社会成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和谐家庭建设,形成有利于家庭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机制和环境;企业要发挥职工个人在创建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职工心态是营造和谐家庭的基础,家庭友爱是家庭和谐的关键;企业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创建和谐家庭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结合企业发展为职工“送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送亲情”活动。企业与职工家庭齐努力,实现和谐企业与和谐家庭的共建共享、共同和谐。  相似文献   

2.
张卫东 《工会论坛》2008,14(1):53-53,73
家庭是油田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健康、文明、和谐,就不可能有油田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创建和谐家庭,对胜利油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创建廉洁家庭、学习家庭、亲情家庭、文明家庭和节约家庭。同时,创建和谐家庭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杨凤鸣 《工会论坛》2007,13(4):42-42
必须从和谐的角度,用系统思考的方法透视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努力创建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发展促进和谐,为创建和谐企业奠定物质基础;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民主管理,稳定劳动关系,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把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创建和谐校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及科学的管理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体现。然而民办高校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对于民办高校自身来说需要通过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理念、完善自身体制和制度、加强师资队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来创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翟文尚 《工会论坛》2011,17(3):14-15
工会组织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是搞好"和谐企业创建"的前提;落实民主管理和平等协商制度是搞好"和谐企业创建"的基本措置;齐抓共管是搞好"和谐企业创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创建和谐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自身能力,围绕读者服务,协调社会关系是创建和发展和谐图书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创建生态文明是全球当代必然选择的发展之路,创建生态文明应当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最高的价值取向是"和谐",这种和谐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天人一体、天人和谐、天人相爱等理念,它是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富矿。  相似文献   

8.
宋士锋 《工会论坛》2009,15(6):30-31
通过对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抓住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这一主载体,统筹协调好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职工群众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中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工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既增强企业科学发展的合力,又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张家坤 《工会论坛》2008,14(5):85-86
文章就“万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探讨了对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认识,提出了通过制度建设、厂务公开、企业文化、职工福利、双赢共创等方面,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可以使一个劳动集体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制约甚至破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相应对策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公平正义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则,宽容理解是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的良策,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医院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医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创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建设良好的医院风尚;要持续推进各种医院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不断加强学习型医院建设,为和谐医院提供不懈的动力,推动医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佛教是倡导和谐的宗教,具有丰富的和谐理念、深厚的和谐内涵。两岸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人间佛教是当今两岸佛教发展的主流。台湾人间佛教所倡导的的慈悲尊重、包容异己、人我平等、共生共存、爱国爱教等理念内涵与实践智慧,对促进海峡两岸宗教文化的交流及构建两岸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构建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拟以黑石礁街道创建和谐社区的做法,展示和谐社社会创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老虎滩街道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中,紧紧把握创建工作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把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为创建重点,把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优质高效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重点,提出了“学习、快乐、创新、发展”的创建理念,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各方面工作的进展,形成了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少东 《工会论坛》2010,16(3):10-10,156
企业的和谐稳定,最重要最现实最具体的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因此,必须以科学理念为引领,强化整体创建、全面建设的意识,在抓创建活动中保持协调性。必须以完善的机制保障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创建机制完善,在创建中体现持续性。必须以和谐的文化促进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在创建活动中突出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创建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与氛围。只有超越竞争,强化责任、义务,才能实现社会、自然、企业间的外部和谐。只有推进制度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保障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和谐的本质与坐标。和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统一整体的进步,其途径是各要素在发展基础之上的协调与平衡;其结果是新统一体的诞生及更高状态的确立;其存续依赖于统一体的不断运动及发展。和谐是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和谐顺应事物辩证发展的趋势,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和谐构筑人与自然的协同关系,在改造自然中推进发展;和谐摒弃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在多元共存中促进发展。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现实性上,体现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即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具有一致的本旨要义;具有交互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共存体,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已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构建,其生命力必然体现在与世界的多元交流中实现人类解放。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文化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孙方友 《工会论坛》2008,14(6):54-55
企业以管理机制凝聚和谐,以维护权益促进和谐,以情感温暖创建和谐,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通过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及时协调劳动纠纷等矛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和党群、干群关系又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实施,营造职工与企业互利双赢、共建共享和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20.
黄健 《工会论坛》2009,15(4):103-104
和谐的发展环境,是一切个人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创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