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利益视角下的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霞 《行政论坛》2009,16(2):12-15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客观存在的地方利益是指以地方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一种以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地方居民等为主体形成的共生型集团利益,具有客观合理性、从属性、双重性、隐蔽性以及共生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地方利益的现实存在,往往会诱使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事务治理的过程中罔顾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通过一系列非理性行为,来追逐本地方利益的实现.地方政府恶性扩张、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制度伪创新以及在利益航向标指导下执行公共政策等这些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无一不与地方利益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我们要治理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就必须合理引导地方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谭宗宪 《理论导刊》2004,(10):18-20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性、特殊性、现实性要求必须规范其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必须是有限的、公开的、服务性的、效益性的以及法制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行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点在于微观经济规制。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政府重要的决策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规划、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发挥规范、引导和协调职能,以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有效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与其外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 ,随着中央与地方分权化的改革进程 ,部分地确立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地位、增强了其独立的利益目标 ,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给定的约束线内进行自主性决策 ,市场主体地位增强 ;另一方面 ,分税制以及财政分级预算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绩效有了强大的激励机制 ,地方经济利益增进目标突出。但是 ,地方政府在和中央政府以及企业行为博弈的过程中也已引起了一些外在性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5.
袁建军 《行政论坛》2012,19(3):32-36
政府创新已成为地方政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政府创新和政府日常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需要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得到回答。根据政府系统理论,政府行政行为可以分为要求性行政行为和支持性行政行为两大类。支持性行政行为在效用的产生时间、社会总效用以及最终命运上要明显优于要求性行政行为。而成功的地方政府创新更易以支持性行政行为的方式出现。因而,政府需要正视经济社会环境提出的各项要求,自觉提高创新意识,选择促进社会公民发展而非依政府意愿限制公民的行为,注重公民参与和多方合作,充分估计和应对创新中的内部阻力,加强分权和还权而非集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处于平等地位的政府主体为获取更多的资源、政治影响力和控制权而处在相互争取和竞争的状态。而目前处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竞争的发展态势,正从单纯的国内竞争向国际国内全方位竞争演变,从有形的资金、人才和资源的竞争向无形的制度、服务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从不规范竞争向规范竞争演变。为避免政府的过度竞争及其消极影响,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角色特征,调整行为取向,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创造竞争机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竞争规则;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适宜的社会政策,调节竞争结果;进一步在政府自身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效能和政府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之一,地方政府"经济人"属性日渐强化。由此而产生的地方政府逐利行为不断加剧,集中表现为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权钱交易的寻租行为盛行等。必须合理界定地方政府利益边界,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健全地方政府权力约束机制,消弭和矫正地方政府的不当逐利行为,使其更趋向于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决策行为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特点,影响因素主要来自职能与角色定位、法律与政策、利益与官员素质、任期与资历、信息与监督等方面,为此,必须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决策权力边界,规范决策程序,公开决策过程,加强决策监督,让地方政府在决策时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相似文献   

9.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优化投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投资环境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诸多不合理行为,严重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决策不科学、职能错位、行政执行不规范、监督制约软化,是政府行为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规范政府行为的基本思路是正确把握政府角色定位;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新优化环境运行机制;建立投资环境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尽快建立起既符合WTO规则、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管理和运行方式 ,要由直接管理、微观控制转向宏观调控 ;要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要结合WTO规则 ,确定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适用程度以及适用程序等。  相似文献   

11.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政府信用失范是政府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的统称,政府信用失范将会造成政府失效乃至政府失败。因此,要提高政府信用,必须重视政府的信用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言出有据、言而有信。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在目前政府主导形态下,政府信用的提高和信用危机的克服主要仰赖于政府的行为自主性即政府自觉。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创新的客观空间和动力,探讨了它在坚持与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论述了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政务超市"在政府活动中引入了商业的模式,是政府原有体制设计和制度实施在社会转轨时期具体操作中遇到了多重困境而探讨出的一套理性制度模式,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顾客(公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重塑地方政府的一个典范.它无论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政务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政务超市是重塑公共组织的一个范例,是改变传统官僚制的DNA.然而,在缺乏系统性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政务超市同样面临困境,这就需要在推广政务超市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实现限度和所需要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郑州"馒头风波"案例的背景介绍及其问题与动因分析,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仍强烈地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权力全能"、"权力独大"与运动式管理的思维模式,政府管制过度与不当使本来就发育不全的市场秩序无法有效地发挥功能,这就需要培育市场机制,缩小政府管制范围,做到市场有效、政府有力、社会有序.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和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改变只在农业内部找出路的思维定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相联系,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农地市场化流转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诱致性创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诸多障碍因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增强市场机制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基础性作用出发,政府应该从直接的农村土地流转活动中退出,多方面为农地市场化流转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农地流转进程。  相似文献   

17.
18.
数据、平台和算法构成数字经济的基本架构,在该架构下,平台不仅容易形成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和明显的市场优势,还可以利用算法形成默契的合谋,并可能侵犯用户隐私,使数字经济时代的垄断表现出全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使传统的反垄断面临着相关市场界定模糊、市场势力识别困难以及监管手段过于单一等挑战。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举措要从相关市场分析框架、市场支配地位理论和反垄断监管范式等三个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