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9月19日泰国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建立以政变领袖颂提为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以临时总理素拉育为首的过渡政府,人们曾认为这将结束因反他信运动造成的国内政局长期动荡,军方也承诺将尽快“还政于民”。但在此后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泰国局势并未稳定,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因此,临时政府加快了制定新宪法、举行全国大选的步伐。8月19日,泰国举行新宪法草案全民公投,并以57.81%的微弱多数获得通过。8月24日,国王批准新宪法生效,它将成为泰国历史上的第18部宪法。素拉育宣布将于12月23日举行大选。这使泰国政局的走向趋于明朗,…  相似文献   

2.
9月19日晚,泰国突然发生反对总理他信的军事政变。以陆军司令颂提为首的政变军人宣布解散内阁、参议院与宪法法庭,废除宪法,组成“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接管全国政权。正在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他信20日抵达英国伦敦进行“私人访问”,并随后宣布退出政坛。政变当局取得泰王支持后,  相似文献   

3.
当地时间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国皇家军队以总理他信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之际发动军事政变,这是泰国十五年来第二次军事政变。政变军方19日晚通过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宣布,解散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由一个名为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的军事组织全权接管国家政权。正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或许有所预感,也或许没有料到,19日晚间的军事政变来得如此之神速,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接管了他已经掌握了5年的政权。“我并不承认这次政变的合法性,政变不会获得大多数民众认可,”他信20日凌晨在纽约接受随团泰国记者…  相似文献   

4.
民主的倒退与民主的尴尬:泰国政变的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9月,泰国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看守内阁,接管了国家权力。这次政变的爆发,与他信政府在利益、道德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关,也与泰国民主发展不完善,即民主的尴尬有关。军事政变一方面作为结束遭遇合法性问题的统治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它严重影响了泰国的民主化进程。完善的民主制度是解决政治纷争的有效方法,只有它才能为政治体系提供长久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泰国现代政治发展历程概述泰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应追溯到1932年由泰国民党发动的6·24资产阶级性质革命。这次革命采用了政变形式,在政变成功以后成立了以披耶·帕凤中校为首的临时军政府,签署了泰国临时宪法,确认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束了泰国持续约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泰国政治从此进入全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二战期间,泰国在銮·披汶政权统治下,对内实行军人独裁政治,鼓吹大泰族主义,并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对外投靠日本,妄图借助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势力。鼓吹“日本第一,泰国第二”。从而构成了泰国政治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从泰国前总理他信治国政策解读泰国政治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泰国政局风波不断,3年内已先后更换了5位总理:从他信到素拉育,从沙玛到颂猜,直到现任总理阿披实.从2006年"9·19"政变到2008年民盟黄衫军集会围攻机场,再到2009年4月反独联红衫军冲进东亚领导人会议会场,泰国频频成为热点和焦点.泰国的街头政治,红衫军与黄衫军的争斗实质是"挺他信"派与"倒他信"派之争."倒他信"派的黄衫军主要由城市中产阶级、官僚集团、地方政客为核心组成,"挺他信"派的红衫军则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基层民众为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7.
泰国的政治危机自他信执政后期起便始终未能平息,国内外社会就其原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在简要回顾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作为一项新的变量对泰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不仅使后政变时代的社会运动扩大化与持续化,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割裂与对抗,而且严重威胁着泰国的传统政治和社会秩序,并指出泰国政府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任一雄 《东南亚》2001,(3):13-19
沙立是在 195 8年 10月通过改变上台的。在此之前 ,从 1932年起 ,泰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宪法、政党、选举、议会等西式民主机制也随之出现在泰国 ,到沙立政变上台 ,泰国已经有了 2 5年民主政治尝试的历史。在这 2 5年民主尝试的历史中 ,沙立本人几乎是从头至尾的参与者。他从校级军官时起就成为披汶的重要支持者 ,194 7年第一次参与政变 ,政变的首领为屏·春哈旺中将 (查猜·春哈旺之父 )他当时已晋升少将。 195 2年任上将陆军副总司令 ,195 4年升任陆军司令兼国防部长。众所周知 ,在泰国 ,陆军司令从来都是事实上的最有实权的人物 ,这…  相似文献   

9.
他信经济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模式终结,川立派政府新自由主义改革广受批判,外资对泰国经济控制加强,泰国贫困人口扩大和经济民族主义升温的背景下产生,其主要政策包括基层信贷投入计划、普遍医保计划、重大工程计划和产业竞争力振兴计划。他信经济学的实施恢复并巩固了泰国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降低了贫困人口和城乡差距,保障了经济稳定增长,但其CEO风格的强势政府理念及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与泰国传统的政治经济生态存在较多冲突,加之信贷配给和内需导向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信经济学难以持久。后他信时代泰国历届政府都保留了他信经济学多数政策措施,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及实施惠民政策仍将是泰国政府核心经济政策,因此他信经济学将成为他信影响力最持久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10.
当今泰国政坛,以前总理他信、现任总理英拉(他信妹妹)为代表的他信派政治势力与以民主党等为代表的反他信势力长期对立、斗争,争夺国家政权与经济社会资源分配权。2013年11月25日开始,民主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素贴领导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掀起了反对英拉政府的示威浪潮.  相似文献   

11.
泰国政局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政局近几年来持续动荡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更换了他信、素拉育、沙马、颂猜、阿披实等五位总理。泰国政府频繁更迭的直接原因是政治架构出现失衡,他信及泰爱泰党的执政突破了传统的政治结构。泰爱泰党的胜势引起了泰国传统政治力量的反制,经过两年多的动荡,反他信派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掌握了行政权。泰国政局动荡有本国政治结构方面的原因。目前泰国政局还未稳定下来,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结构还未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5):16-18
泰国:总理大刀砍向“金三角” 上任整整一个月之后,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亲临处于泰国北部“金三角”边缘的清莱府,向毒品宣战。或许是偶然、或许并非偶然,他信来到扫毒斗争最前沿之际,也是他搭乘的泰航班机发生爆炸起火事件恰好一个星期之时。 随同总理来到清莱府,采访为期两天最高级别安全官员会议的媒体注意到,会场所在的酒店周围保安极其严密,即使是记者也不能幸免接受搜查。据泰国官员透露,与一星期前爆炸事件发生之后一样,他信此次搭乘泰国空军的飞机来到位于泰缅边界附近的清莱府,只是随行人员中包括了众多保安人员。 “…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6日,泰国“电脑大王”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创建的“泰人爱泰人党”(简称泰爱泰党)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众院500席中的248席,以明显优势取胜。2月9日他信又在众院中以324票赞成的高票当选泰国总理。目前泰爱泰党已与新希望党、泰国党组成联合政府,并完成内阁组建工作,开始落实一系列内外政策。尽管联合政府在国会中占绝对优势,地位较为巩固,但它目前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今后泰国政局的走向仍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泰国政治格局转型中的利益冲突与城乡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年初以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在泰国政治格局转型过程中,“反他信”派与“挺他信”派之争的实质在于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前者是以军人、官僚、地方政客、城市中产阶级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求重建“多党并立”格局;而后者则是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贫困民众为核心的政治联合,要求固守“一党优势”格局。长期以来泰国的发展失衡是引起城乡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构建各派政治力量都能接受的平衡利益格局,已成为化解此次政治危机,进一步完善泰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的泰国是在平稳和顺利发展中度过的 ,并以东南亚地区最高经济增长率国家之一作为其成功的重要标志。2003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25 %~6.5 % ,在东盟国家中排行第二 ,是泰国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为2004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一、国内政治安定是取得成功的保障2003年是泰国第23届总理他信和泰爱泰党上台执政的第3年。自从2001年1月6日泰国大选揭晓他信当选为总理 ,约有半年的时间这位新当选总理的合法性还有待于宪法法庭做出裁决 ,因为他信面临着隐瞒财产罪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 ,他信将失去总理的资格 ,…  相似文献   

16.
他信执政四年来泰国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他信政府上台执政至今将近4年的时间里,泰国经济从东南亚各国中脱颖而出,开始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崛起,且有可能成为东南亚经济的“火车头”,泰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也因此备受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重视。本文总结了他信执政4年来泰国经济增长所呈现的主要特征,简要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国内外因素,同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泰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泰国未来的基本经济走势。一、他信执政以来泰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尽管他信政府上台伊始就面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不利形势,紧接着又受到油价…  相似文献   

17.
思路 《东南亚》2006,(2):24-30
泰国是近年来东南亚地区政局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从1992年起,泰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人们似乎认为泰国的政党政治已进入稳定发展期。尤其是他信总理圆满地完成了一届任期并于2005年2月领导泰爱泰党赢得新一届大选,成功蝉联总理之后,更加坚定了人们的上述看法。但是,他信第二任期开始不久,反对党就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倒他信运动,泰国再次陷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他信在提前举行的大选中“不败而败”,宣布辞职。即便如此,危机也未解除。5月上旬,泰国宪法法院裁定4月2日的大选违法,必须重新举行大选,具体时间待定。因此,泰国未来政…  相似文献   

18.
5月的泰国首都曼谷,绿荫掩映,阳光灿烂。结束了短期休假的看守政府总理他信,乘坐奔驰S600汽车回到总理府,继续履行他的内阁首脑职责。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3日,泰国举行近四年来的首次大选。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为泰党赢得议会下议院500个议席中的265席和一党组阁权,而反他信的第二大党民主党仅获得159席,沦为在野党。7月19日,泰国选举委员会正式确认为泰党总理候选人英拉·西那瓦(YingluckShinawatra)的议员资格。8月5日,议会下议院选举英拉为总理。经过议会批准和泰王御准,英拉领导的六党联合政府8月10日正式宣誓就职,英拉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相似文献   

20.
今年11月4日,柬埔寨正式发布公告,聘任泰国前总理他信为柬政府及首相洪森的顾问,并允他人境讲学。此事随后引发泰柬两国互撤大使并驱逐其他高级外交官的外交争端。他信风波背后其实隐藏着他信、洪森、泰现任总理阿披实间复杂的利益争斗。目前,风波虽有所降温,但其留下的隐患将可能加剧泰国乱局,激化泰柬间固有的领土矛盾,并波及东盟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