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大多数南亚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大国外交活跃,印度日益重视与区域外大国发展全面的合作关系,其他南亚国家在重视与印度交往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区域外国家关系。在经济领域,2011年的南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2.
俞文岚 《东南亚》2010,(1):9-16
2009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总体向好,印度国大党赢得选举继续执政;孟加拉国新政府执政后政局保持了稳定;斯里兰卡结束了长期内战实现了和平;尼泊尔政府换届后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继续表现出了反恐前线的特点。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方面加强了彼此的合作,各国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各国在新的一年中加紧经济政策调整,以保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利君  杨思灵 《东南亚》2013,(1):19-31,92
2012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跌宕起伏,个别国家甚至爆发政变。在外交领域,南亚地区大国更重视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而南亚地区小国则非常重视多元外交,平衡外交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接受。受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活力受到打击,再加之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等因素,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政治上喜忧参半,经济上整体上扬,区域合作缓慢推进”。总体上讲,除泰国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基本上都保持了政治社会的稳定;尽管挑战明显增加,但东盟共同体建设以及由东盟主导的东亚合作仍然缓慢推进;东盟国家整体实现恢复性增长,东南亚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特点是热点问题增多,政治动荡加剧,经济相对低迷。总体而言,东盟各国表现各不相同:老成员国问题相对要多一些,大多数国家出现了剧烈的政治变化,经济下滑明显,而多数东盟新成员国政治经济形势则相对要好一些,政治社会保持稳定,经济虽然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具有一定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1999年的南亚地区形势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呈现出政局动荡、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局面。尤其是印巴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不仅促使两国关系激化 ,还打破了南亚地区的均衡发展战略。继 1998年 5月印巴两国针锋相对地进行地下核试验后 ,南亚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党派斗争激烈 ,政局频频告急1999年 ,南亚各国政局不稳 ,是十分动荡和混乱的一年 :印度人民党被迫下台 ,三年内进行第三次大选 ;尼泊尔政权更迭 ,被迫进行大选 ;巴基斯坦发生军事政交 ,引起国际社会极度关注 ;孟加拉国纷争四起 ,政府地位岌岌可危 ;斯…  相似文献   

7.
总的来说,尽管由于国内外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011年东南亚地区各国的稳定与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总体上看,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仍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安全形势虽然严峻,但政府积极求变,化解危机的措施得当。与此同时,2011年,东南亚的区域合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南亚,大国政局基本稳定,部分小国局势动荡;印度崛起态势明显,印巴关系整体趋缓;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总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美、日、俄等大国对南亚的关注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南亚,政治、经济出现少有的好景象:政权过渡平稳;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合作加强;恐怖活动减弱。但这种安定繁荣的基础又还不稳固:尼泊尔内战硝烟又起;斯里兰卡和平进程持续僵局;地区的贫困和印巴脆弱的和平进程使区域合作处于较低水平和不稳定状态。一、江山多有易主,政权过渡平稳2004年是南亚的“大选年”。印度、斯里兰卡和阿富汗举行了大选,巴基斯坦和尼泊尔更换了总理。无论是民选还是替换,各国政权过渡都比较平稳,政局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一)印度辛格政府走出“短命”厄运。5月的印度大选有两个出人意料:一是选前被普遍看好的印度…  相似文献   

10.
南亚形势中的几个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里,南亚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印巴拥有核武器对南亚安全形势的影响、印巴克什米尔的争端如何演变、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走向。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南亚地区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成立 4 0周年之际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决定 ,于 2 0 0 4年 9月 1 5日至 1 8日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召开“新世纪初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北京大学、新华社、中国进出口银行、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贸易促进会、四川大学等国内研究南亚问题机构的代表 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并提交有关学术论文 30多…  相似文献   

12.
Extant literature on intrastate conflict independently explores terrorism and civil war. However, both terrorism and civil war are probably parts of a continuum of intrastate conflict with the former at one end and the latter at the other end in terms of intensity. I argue that two factor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bels’ decision-making calculus, namely, the size of their support base and state strength. 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the weak, is optimal when the rebel groups have little support among their audience and the state is strong. On the other hand, guerrilla warfare is an ideal strategy when such groups have a greater support base and the state is weak.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is tested on a dataset of Myanmar and six countries of South Asia and for 1970–2007.  相似文献   

13.
阿富汗与中亚有着非常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同时阿富汗问题对中亚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随着2021年美国仓促撤军、塔利班重新夺取政权,中亚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引发大国为争夺地区安全和经济主导权展开新一轮地缘政治竞争,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又遭遇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中亚地区安全的新特征、新变化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阿富汗变局后中...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一直未能有较大改观,极大地制约了南亚地区整体及各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尽管各方均有意愿实现吴越同舟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持续冲突的特点更为突出。多重层次是形成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重要诱因,也是南亚地区难以摆脱安全困境的桎梏。正是各个层次之间的互动及影响导致了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面对安全困境,南亚地区各个国家根据规模与国家实力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因应战略,即自助、借势与合作战略。总体而言,实力较强的次地区大国的因应战略以自助为核心,较弱小的南亚国家则采取合作的策略以求得生存。针对多重安全困境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南亚各国的战略倾向有所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发展趋势来看,南亚次地区的安全仍然不容乐观。作为南亚地区的紧邻,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中将面临南亚地区安全困境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B&R) initiative and the advent of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have redirected attention to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omestically driven B&R policy is rewriting the geo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map of Eurasia,while AIIB catalyzes a positive change in 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They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outh Asia which has economic potential but limited foreign investment inflow thus far.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建构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受到较多的关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理性思维"缺失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把握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建构的实质获得独立完整的人格和科学的能力结构体系。本文认为,通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引入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并以其为视角分析国际问题,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环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