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常常会产生反射裂缝。文章就如何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性能、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分析,介绍了该路面结构的3种开裂模式,指出防治反射裂缝应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结构组合着手,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混凝土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施工特点。在选用添加膨胀剂的同时,很好地补偿了长期稳定性的作用,又解决了施工期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又保证了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抵抗温差应力引起开裂的问题,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超长结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流量大幅增长,重载车辆急剧上升,重载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破坏现象日益突出,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文章在大量调查研究及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从车辙、极限破坏和疲劳破坏三方面定性分析了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为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影响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外界因素,较详细地分析了压实作业参数、压实机械的机型特性和操作因素对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提高压实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此而引起的各种争议也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结合2007年实施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从设计角度进一步分析、论述半刚性基层的优化设计问题,以使其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房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国家基础建设、民用住房、公共社施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兴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采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混凝土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随着混凝土商品化,泵送技术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结构大量推广,结构裂缝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建筑市场和房地产业发展的严重不利因素。有关混凝土工作的研究及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是人们可以接受的一种材料特性。只是如何使有害程度控制在某一有效范围之内,因为使用的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体,且又是一种脆性材料,在受到温度、压力和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而对出现裂缝后,就要分析哪些裂缝是有害裂缝,哪些是无害裂缝,经分析后,对有害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如何处理方法渗漏现象等,这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具亮点的部分。福斯特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层层挖掘,首先构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唯物主义,进而在马克思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阐释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物质变换概念,重释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批判意义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显示了马克思思想与生态学思维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左军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224-224,226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问题,是当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屋面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印发的《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的文件,该导则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设计、材料、施工三大因素提出改进和防治措施,结合我单位十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着重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屋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收缩城市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2010-2015年间,我国共出现22个以城镇人口为测度指标的狭义收缩城市和84个以常住人口为测度指标的广义收缩城市,其中东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城市收缩最为严重。中国语境下的城市收缩呈现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从内陆到沿海依次递减的分布形式,并与经济增长但增速放缓、青壮年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相伴生。为回应我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地方政府须正视城市收缩的客观性,加强与毗邻发达城市的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以"软因素"助推揽才新政,通过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碎石磨光值试验操作经验 ,介绍集料磨光值试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和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体外静脉环的收缩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血管环,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以5-羟色胺、乙酰胆碱检测血管环内皮功能。依次由低至高加入不同浓度的柴胡疏肝散,测定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张力变化。用L-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预处理后,测定不同浓度的柴胡疏肝散作用下曲张大隐静脉张力变化。结果 地奥司明对体外静脉无明显收缩作用;柴胡疏肝散能直接引起体外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收缩,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其中脐静脉收缩幅度更大;硝苯地平可抑制柴胡疏肝散对体外曲张大隐静脉的收缩作用。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收缩体外静脉,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文章在追溯其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分析、研究半刚性路面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痛经颗粒对动物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为痛经颗粒治疗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缩宫素腹腔注射诱发小鼠痛经反应,醋酸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疼痛反应,前列腺素F2α或缩宫素诱发大鼠体外子宫收缩.结果:痛经颗粒(6.5,13,26 g/kg)灌胃能显著减少缩宫素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次数,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痛经颗粒(3.33,6.66,13.3 mg/m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体外子宫收缩,并能拮抗前列腺素F2α或缩宫素所致的大鼠体外子宫收缩活动的增强.结论:痛经颗粒能抑制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痛经反应,抑制体外大鼠子宫收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丙酰基莲心碱拮抗KCl、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猪冠状动脉条收缩的作用.方法:体外平滑肌实验方法,观察二丙酰基莲心碱对KCl、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曲线的影响以及在无Ca2+克氏液中,对组胺引起猪冠状动脉条第一相收缩和Ca2+引起第二相收缩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二丙酰基莲心碱均可使KCl、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对冠脉条第一相和第二相收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二丙酰基莲心碱具有扩张冠脉的作用,此作用与拮抗细胞内钙的释放和抑制外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国的一种对外战略调整行为,战略收缩既具有以节约战略成本来缓解国际压力的传统内涵,又具有积蓄和集中战略资源以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积极面向。根据战略资源集中程度、竞争对手数目变化、强硬手段运用等指标,崛起国也有可能实施必要的战略收缩。作为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崛起大国,1920—1927年的日本与1953—1960年的苏联都曾短期推行过成效显著的战略收缩,却都在不久后骤然逆转为战略扩张。超越对战略收缩弊端、崛起失败原因、过度扩张根源等问题的既有讨论,可从战略收缩本身的内在风险中寻找崛起国类似战略调整自我蜕化的机理。具体而言,日本和苏联重塑大国协调的努力虽然缓解了体系压力,却无法消减对手的威胁认知。专注于经营周边的谋划虽然改善了安全环境,却难以塑造自身的国际权威。推行国内改革的举措虽然开启了战略竞争模式转型之路,却因弥补国内政治合法性的需求而转变为自我加剧国际竞争烈度的短视行为,以致发生战略收缩的悲剧性逆转。如何化解战略收缩的内在风险,使其助益于大国持续崛起,将是旨在主动创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崛起大国务须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人公身上有着他自己的幸福主张。而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幸福从何而来?他们的幸福存在何种裂缝?这种裂缝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弥合的?抚摸幸福之脉络,昆德拉又提出了怎样的伦理主张?本文试析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国际关系层次分析的方法出发,指出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是为遏制新兴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崛起而做的政策调整,是为了复苏本国经济而进行的战略收缩,这种战略收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维护美国的全球主导权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两只水桶     
《人事天地》2009,(10):10-10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调脾护心方配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脾两虚证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加服调脾护心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减停情况、焦虑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脾护心方可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焦虑状态和心脾两虚证候,减少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