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治维新后,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日本的社会教育也应运而生。本研究不仅考证了社会教育在日本的由来,确认了社会教育乃日本明治以后出现的特有的教育形态;并从教化型、民主型、终身型等三方面厘清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社会教育的多元界定;而且对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社会事业、社会政策、国家教育、国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的五个特征,即丰富多样性、暧昧模糊性、服务主体性、法律健全性、实践追求性等。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社会教育经历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依属阶段、以职业技能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终身学习为愿景的社会教育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完善以企业内部培训为平台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以“学社融合”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完善的社会教育学科研究以及注重民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中国的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公民馆是战后日本新创建的一种社会教育设施,公民馆的创设对战后日本的社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日本的社会教育决不能离开公民馆的存在。公民馆无论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还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和繁荣社区居民文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日本公民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在提倡“以德治国”和把我国全面建设为“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对我国的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战后恢复生产与日本公民馆的创建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衰退,社会生活混乱,广大日本民众处于极度的迷惘之中。…  相似文献   

4.
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鲜明地反映了理论和制度之间的互涉关系,即制度的确立需要理论的支撑,而理论的发展又得益于制度的推行。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制度效应体现在:通过社会教育制度的确立,强化了社会教育场域内共同体的主体意识;通过社会教育制度的运行,调控了社会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社会教育制度的修正,创新社会教育实践,最终促进公民社会目标的实现;当然,制度的停滞或后退自然也会刺激理论发挥其促进制度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基于此,考虑到现有日本社会教育制度的后退现状,制度效应下的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创生将会发生新的转向,即从重新定位和理解社会教育入手深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以促成社会教育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民馆是日本社会教育设施之一。日本的社会教育是基于学校教育法,作为学校教育课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之外,主要对青少年及未成年人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含体育及娱乐活动)。而公民馆在《现代用语基础知识》(自由国民社版,1981年)中这样解释的:公民馆是根据社会教育法,由市、町、村设置的社会教育设施。为当地居民实施适应实际生活的有关教育、学术、文化等各种事业的设施。目的是提高居民的修养,增进健康,纯化情操,振兴文化生活,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日本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史,以研究范式为划分标准,大致分为"翻译教育学""日本教育学""战后教育学"及"冷战后教育学"四个阶段。但纵观整个日本教育学的研究进程,研究范式的因袭与转换反映了日本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思考动向,即"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教育学研究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却也推动了日本本土教育学的构建历程,使得日本教育学脱离了"欧-亚"二元对立的范式陷阱,开始走上独立教育学的构建之旅。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我国教育部在全国选取了八个城市的小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试验工作,以期在我国推广和普及这一新生事物。社区教育在国外已经十分发达,日本的公民馆就是日本社区教育的中心设施和基地,在日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日本公民馆制度对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就日本公民馆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做一阐释。  相似文献   

8.
引言过去十年,日本设于马来西亚的子公司或联合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本文目的是验证它们适应马来西亚特定环境的经营管理类型。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公司国际营业策略本身对当地环境的适应,第二阶段就是马来西亚子公司或联合企业在它有限程度的自主经营方面对当地环境的适应。第一阶段对马来西亚的适应是相当有限的,本文主要研究第二个适应阶段。第二个适应阶段可根据我们向马来西亚1982年已有的日本子公司或联合企业所提出的问题来加以考察,这些子公司全部名列日本贸易振兴会  相似文献   

9.
明治初期日本对欧美教育思想的摄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迅速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建国目标,制定了“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文明开化教育方针,并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开始了全面学习欧美教育的过程。明治初期对欧美教育的学习涉及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欧美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摄取启蒙了日本民众的思想,对明治初期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的其他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对明治初期日本所学习和摄取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探讨明治初期日本摄取了欧美哪些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并分析其主要特征。1872年学制改革是日本…  相似文献   

10.
一、赴日培训考察的主要内容 这次赴日主要学习了解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日本国土开发政策、日本政府职能和改革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日本产业振兴计划、日本中小型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日本振兴地方经济的政策和规划、日本环境保护及治理、日本农林水产政策和发展现状、日本沿海经济开发政策和规划、日本科技振兴政策、中国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和经济投资环境改建议等。并且实地考察了日本东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横演临海地区的规划开发及建设、日本鸭庄海水养殖、加工及经营、大阪城市建设开发区、筑波高科技园区和日本沿濑户内海交通规划、日本大阪新海港和最大的空港关西机场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期,日本学者把东亚历史研究与西亚历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研究中亚注重使用俄语、突厥语资料.苏联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时期的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独立国家的涌现,引起了日本学者、学生及普通百姓的极大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现代中亚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在研究方式、研究范围、学科设置、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应用信息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利用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聚类、突变词、时间线图等方法,分析了发表于1998—2022年的3750篇共同富裕研究文献,涉及时空统计分析、内容统计分析、热点演化路径分析、研究前沿探测等。研究表明:我国共同富裕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1998—2007年)、探索阶段(2008—2015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2年),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理论渊源和实现路径两大方面,具体内容紧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家政策调整而变化。未来,共同富裕的理论界定、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科学性、系统性统筹探寻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路径、共同富裕实现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应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其政府也成为扶持中小企业最为成功的政府。正是在政府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之下,日本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这些政策是丰富而全面的,包括企业创业、经营安定与革新、技术发展与转移、投资与融资、地域产业活性化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政策中,对日本经济作用最大且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的是其技术发展与转移方面的政策,所以本文在这方面给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过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金融措施,以后随着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促进进口成为重要课题,鼓励出口的政策相应削弱。日本鼓励出口的财政金融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口信贷日本的出口特殊贷款主要有短期出口信贷和中、长期出口信贷。短期出口信贷是在企业产品出口前的生产或购进货源阶段以及出口后未收货款阶段对其进行融资,使企业在准备出口阶段以及出口后未收货款阶段均能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以扩大出口。短期出口信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由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委托民间银行实施,包括城市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其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战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1979年的第一件开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挫折徘徊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和定位阶段。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件数累计为22380个,合作金额达441亿美元。200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执行金额在香港、美国、维尔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重名人,不薄新人;重独创,不喜平庸"是本刊一贯作风。海纳百川,树古凤来。《日本问题研究》期盼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正>《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重名人,不薄新人,重独创,不喜平庸"是本刊一贯作风。海纳百川,树古凤来。《日本问题研究》期盼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8.
山崎延吉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农业教育家和农业实践家。他关于农业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特色。对日本的农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山崎延吉的农业教育思想对于农业大国的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日本问题研究》2003,(3):37-39,43
日本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的飞速进步又引发了日本职业教育内部的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职教界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思想,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就业人员,发展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在改革职业科目和充实教育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育课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职业高中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的滑坡后,在新世纪又出现了复兴的可喜现象,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好时机,抓住这一时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它的经济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与之相对应日本的学前教育也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并且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应研究日本的学前教育,借鉴其发展经验。我们认为从学前期开始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日本学前教育的现状日本的学前公共教育机构是从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二战中遭到致命的打击,至二战后才随经济的发展得以恢复和发展。当前日本学前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