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文化患上“贫血综合症”,是农村文化生活严重匮乏引起的。于是,一些头脑精明、善于经营的文化个体户,便打着“文化下乡”的幌子乘虚而入,把“文化垃圾”送下乡,骗取农民钱财,严重腐蚀了农村文化阵地。书刊垃圾。一些不法书贩,抓住农民文化水平低,鉴别能力不强的特点,把一些低级趣味的读物,甚至一些“黄色”书刊拿到农村销售,赚取钱财。据了解,一些农村青年受这些书刊的影响较深,相互交换,轮流传阅,甚至流行在农村中小学校园,对好奇的中小学  相似文献   

2.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0,(10):45-46
她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作为上海国棉一厂的挡车工,十年如一日的优质高产,她创造了89个月次布的行业神话,  相似文献   

3.
劳模精神与劳模话语均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二者具有内在价值上的关联性和外在功能上的一致性,这为其同步融入高职基层党建提供了学理支撑。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劳模话语融入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唤醒党员信仰力量,有助于涵育党员政治本色、增强党建工作时代特色、助力高职院校振兴实效亮色。应从劳模精神、劳模话语融入高职院校党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育人发挥渗透力,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经由组织育人提升主导力以及融入党员为民服务,借助服务育人增强塑造力的三个维度,探讨二者融入高职基层党建育人的“三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爱学 《当代广西》2010,(11):59-59
4月20日,北京市举行劳模表彰大会,56岁的日本人岸明和73岁的法国人吕克·皮尔卡德一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首次评选出的外籍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5.
顾威 《传承》2010,(7):36-37
虽然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一部反映劳模生活的影片《女火车司机》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而成的,而那位女火车司机的原型,就是被称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的著名女劳模田桂英。  相似文献   

6.
在"十二五"发展征程全面开启、江苏"两个率先"进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五年一次的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了。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06,(1):36-36
2005年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十周年。11月24日,中宣部等14部委在河北衡水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0周年工作座谈会,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并联合对全国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发出倡议:  相似文献   

8.
刘光前 《新东方》2002,(3):20-25
人的行为需要文化精神提供价值支撑。英雄模范的行为所突出地体现的文化,使文化的精神意义具体到了人和事,成为激发人们向往、追求目标和境界的动力,故而英雄模范能以其榜样的力量引导人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这种行为文化,成为了一种人生价值的支撑。受到江泽民同志题词表彰的英雄战士李向群,其英雄行为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一种生动有力的文化宣示。李向群精神凝聚着我们党长期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努力弘扬李向群精神,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李敏 《观察与思考》2007,(12):46-47
<正>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这是很多大都市白领的生活写照。鉴于他们的敬业精神、工作强度比起劳模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媒体将其戏称为“过劳模”。北京师范大学一份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约有七成白领都属于“过劳模”一族。  相似文献   

10.
唐芳生 《当代广西》2005,(15):63-63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生前对吃饭和住宿的要求不高。经常随着他出差的同志回忆说:“牛玉儒每次到北京办事,都喜欢到那些大排档用餐,四五个人吃一餐一般只是八九十元。至于住宿,不仅不住高级宾馆,还不肯自己住单间,就是为了给公家多省几个钱。”  相似文献   

11.
“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与劳模座谈,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让笔者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2.
报载,江苏省宜兴市去年变年底送“文化下乡”为一年四季常送“文化下乡”。该市锡剧团从去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年底,深入全市29个乡镇,演出现代锡剧《星光灿烂》200多场次,观众达30万人次。该市影剧公司组织乡镇电影队到基层,全年放映电影16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他们将“文化下乡”的种子撒在农村,使文化真正融入了农民的生活。这种把“文化下乡”变成“乡下文化”的做法令人拍手称道。“文化下乡”的最终目的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陶冶农民的精神情操。然而,“送”只能解决乡下缺文化的燃眉之…  相似文献   

13.
李雪 《思想工作》2006,(6):42-42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特殊钢及延伸产品、重型矿用车及装备机械主要生产企业。北方重工集团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倾力打造劳模文化.一批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的模范职工脱颖而出,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兵器工业劳动模范6人,内蒙古劳动模范36人次,包头市劳动模范79人次,集团公司劳动模范588人次.不同时期的英模群体成为企业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4.
蓝俊义 《当代广西》2004,(17):28-28
优秀工人许振超的事迹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读罢许振超的事迹,笔者敬佩不已,感慨良多。许振超临危受命不辱使命,以敬业精业创造世界纪录,他的个人品质与现代企业制度共振,与国家的发展轨迹合拍,既成就了他个人,也成就了他的团队,这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亮点。从“老三届”初中生,到世界一流装卸效率团队的领头羊;从靠人拉肩扛的码头工人,到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公司的桥吊指  相似文献   

15.
在北戴河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见面很高兴。劳模疗休养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模的关怀,也体现了各级工会对劳模的重视。首先,我向各位劳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劳动模范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王占明 《创造》2002,(2):18-18
历届西畴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被省州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上下推广。“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西畴人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力量源泉。正因为有“西畴精神”才有今天西畴的发展变化,正因为有“西畴精神”,才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理解、同情与支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西畴精神”是西畴发展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作为“西畴精神”的发源地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树立、奖励与宣传、学习劳模的运动中孕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即"勤于劳动、精于业务、敢于斗争、善于创造、乐于奉献",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劳模们敢当先锋的气魄,顽强拼搏的作风,敢于斗争的勇气,献身革命的品格,服务人民的情怀。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既有伟大的历史作用,又具有新时代的独特价值。它丰富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涵,提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凝结了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青年探索》2007,(1):93-93
垃圾食品有害健康,垃圾文化毒害思想,并且逐渐蚕食儿童心灵。孩子们的童年正变得越来越商品化。据英国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说,英国孩子们正“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商品中。垃圾文化正蚕食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越来越商品化。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三个代表”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青年应当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青年修养的主要内容 ,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青年的文化修养 ,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青年的政治修养。  相似文献   

20.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独特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源自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批判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萌发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内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蕴与时代内涵.通过弘扬劳模精神,既能在劳动这一人的本质实践向度内建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又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