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14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他的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驻伊美军抓获。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了抓获萨达姆的消息。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说,驻伊美军情报部门13日上午10点15分首次获得萨达姆躲藏在距提克里特大约15公里的达瓦尔镇的情报后,决定采取搜捕萨达姆的“红色黎明行动”。13日晚6点,美军第四步兵师约600名官兵前往达瓦尔镇,包围了萨达姆藏身的地点。晚上8点,美军发动攻击行动,10分钟后,美军打开萨达姆藏身的地下室,发现并逮捕了萨达姆。晚上9点15分,萨达姆被…  相似文献   

2.
由于布什总统“倒萨”决心已定,所以,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制定了一套又一套对伊动武计划,几乎所有计划的矛头都直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旦战争打响,萨达姆将在何处藏身?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研究和追踪的重点,也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最近,流亡在外的伊拉克前情报局长萨姆拉伊、萨达姆长子乌代的前秘书阿巴斯和伊拉克军官管理学校前校长陶菲克披露了萨达姆的一些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3.
按照美国的意图,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会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忠实盟友。但美国政府没料到的是,战后的伊拉克依然是麻烦不断,社会治安极度混乱,驻伊拉克美军几乎是每天都遭到偷袭,就连驻伊拉克的联合国人道救援组织也不能幸免。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 从布什上台前后的各种表态和公开讲话可以看出,推翻萨达姆政权是布什的既定方针和国策。特别是他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之一,其铲除萨达姆的决心和用意更是昭然若揭。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不避讳他们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5.
国际10月1日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二审认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是违宪行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连环爆炸事件,伤亡逾150人。中国和美国首次合作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肯尼迪表现艺术中心开幕。10月19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驻伊拉克美军关押了670天后,在巴格达戒备森严的“绿区”内的一法庭接受伊拉克特别法庭的审判。10月29日印度新德里发生系列爆炸,至少51人丧生,官方定性为恐怖袭击。11月8日巴黎骚乱加剧,法国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部分市镇开始宵禁。11月11日由默克尔领导的德国联盟党和现总理施罗德…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到今天,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萨达姆由高高在上统治伊拉克二十多年的一国之君,沦落为家破人亡的逃命者。我们禁不住想,萨达姆在东躲西藏之余,特别是经历丧子之痛以后,是否也有所反思:究竟是谁打倒了他?反观伊拉克战前、战后的一系列真相,我们不妨分三个层次加以剖析:一、美国的军队打倒了萨达姆谁都知道,是美国人打倒了萨达姆。3月21日,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借口,发动了“打伊倒萨”的战争。战争中,美军“以大打小”、“以强打弱”,长驱直入;伊军则被动防御,几乎未经像样的抵抗即告溃败。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7.
新华 《党建文汇》2007,(4):16-16
“有时候,最可怕的事情是算时间,你会想,过了4年了,你这点儿运气还能持续多久?”——说这句话的是在伊拉克“出生入死”4年的美国记者理查德·恩格尔。其实,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刚刚过去的一年无疑是成果“最显著”的一年。新政府成立了、扎卡维被炸死、萨达姆和他的兄弟被绞死、前副总统拉马丹也被执行绞刑……“4周年”本应是“金色”的,但其仍旧保持着以往的“灰黑色”。而且有些美国人发现,美军在伊拉克作战,人越打越少,仗却越打越多。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萨达姆一直是新闻媒体频频曝光的人物。近来,有关审判萨达姆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萨达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萨达姆已是过往人物,按中国人的话已是“死老虎”。那么,为什么还要审判萨达姆?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伊拉克安全形势一直十分严峻。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大选。伊拉克人民希望通过选举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恢复主权独立和安全稳定,改善生活状况。此次大选已过去半年多了,但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安全恶化就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一直非常活跃。这些武装派别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南郊达瓦尔镇的一个农户的地洞里被美军突击队堵住活捉,令世人纳闷了8个多月的悬案终于有了谜底。偏执、乖戾:萨达姆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1937年出生于巴格达西北的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是在叔叔的抚养下长大的。1955年,18岁的萨达姆来到首都巴格达。萨达姆的学习成绩很差,惟独喜欢历史。他很霸道,连老师都怕他三分。他中学没能毕业,因为“革命活动”影响了他。他得到法学毕业证书是在夺取政权之后。他想报考巴格达军事学院,但这所军校未招收他。一…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3日晚,美军发动“红色破晓”行动,成功抓获了伊前总统萨达姆。萨的被捕在中东及世界其它地区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从长远看,也将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起到重大影响,并使地区形势更趋严峻;而世界其它地区对这一事件的反映,也折射出了耐人寻味的各国心态与当前局势。如果把世界比喻为一碗边喝边调的酸辣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今这碗汤正在或轻或重地被一把“萨达姆”牌的汤匙搅动。  相似文献   

11.
赵文静 《党史文汇》2004,(12):49-50
国际4月1日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首席武器检查官迪尔费尔说,美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搜寻工作将继续进行,但重点将转移到调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是否有开发违禁武器的意图上。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别破译了人类第13和第19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其中包含有关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基因。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举行仪式,给予科威特作为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国”地位。4月4日伊拉克民众举行反美抗议活动,驻伊联军射杀伊拉克示威者。4月6日立陶宛总统罗兰达斯·帕克萨斯因违宪被议会罢免。他…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汇》2005,(2):55-55
7月1日伊拉克特别法庭开庭审判前总统萨达姆。萨达姆拒绝承认伊拉克特别法庭的合法性,称“这种审判完全是演戏,真正的罪犯是(美国总统)布什”。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于巴格达时间2006年12月30日晨被处以绞刑,媒体分析,这与伊拉克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不无关系。伊拉克战后,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别的冲突一直伴随着局势发展演变,而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从战后初期解散伊拉克军队、解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到绞死萨达姆,什叶派开始清算逊尼派、向逊尼派讨回血债。随着新年的到来,两大派别的分歧也延续到新一年中,并有可能由于萨达姆之死而加剧。伊拉克前国防部长阿拉维2007年1月5日说,伊教派冲突正释放“中东地区积聚几十年的恶性力量,使整个中东地区秩序面临崩溃危险”。  相似文献   

14.
自萨达姆倒台后,美伊号称投入1250亿美元用于战后重建,可为何至今进展缓慢,收效甚微?这些钱究竟到哪里去了?2月13日,当美国联邦法庭开审以怀特福德为首的500亿美元贪腐窝案时,伊拉克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巨额重建资金都进了美军“硕鼠”的腰包。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志得意满地宣布“对伊主要作战行动基本结束”。自那时,美军在伊拉克遭到的各种形式的袭击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美军在伊拉克日遭袭击达13起,截止9月27日,战后美军遭袭击死亡人数已近170人,超过战时阵亡人数(139人),更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死亡人数,而受伤人数则还要高出许多倍。接连不断的暴力袭击和恐怖破坏,使美军备受折磨,苦不堪言。美国在伊拉克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布什政府面临巨大压力。那么,为什么在“轻松”取得对伊战争之后,美军会有如此遭遇呢?分析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8月19日,美军第二步兵师第四斯特赖克旅的车队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撤离伊拉克。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美国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从伊拉克撤离大部作战部队,并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剩余部队。美军撤出作战部队后,前总统布什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随之结束,从9月1日起,美军在伊拉克的任务代号更名为“新黎明行动”。  相似文献   

17.
战后伊拉克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于晚间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拉克战争的重大作战行动结束,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取得了“胜利”。可是,正如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的:“胜利者没得到安慰。”战后伊拉克面临着诸多矛盾、斗争,不得不令美国占领者头痛。伊拉克今后的政治、社会、经济走向令全世界关注。不可调和的占领与被占领美国声称它是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的暴政下解放出来,幻想美国军队会受到伊人民手捧鲜花的  相似文献   

18.
经纬 《党课》2014,(19):85-89
日前,美国五角大楼宣布,美军开始对宗教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S”)发动定点空袭,冀望以直接的武力介入来帮助伊拉克新政府遏制“ISIS”的地区扩张步伐。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向宣称反对在伊拉克开战,如今授权美军在伊拉克动武,令人颇感意外,也引发诸多疑问:美国为何选在此时对“ISIS”实施空袭?这是否意味着已经从伊拉克撤军的美国将再陷战争泥潭呢?  相似文献   

19.
萨达姆用石油买核技术 1976年,伊拉克在图维塔实施一项代号“奥西拉克”的核项目,计划建立两个核反应堆,但伊国内技术力量对核心技术束手无策。为此,萨达姆指示开展石油外交。很快,伊拉克的石油武器在拥有先进核技术的法国奏效。1980年3月,法国密特朗政府宣布为伊拉克提供一座价值2.6亿美元的70兆瓦的核反应堆,并在巴黎为伊拉克培训600名核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0.
徐占伟 《党课》2010,(19):89-91
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正式宣告结束在伊拉克长达七年半的战斗任务,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后续战略由“武”转“文”。美军疲惫、无奈而尴尬地转身离去,留给伊拉克的只有不断的爆炸、穷困的生活以及日益绝望的年轻一代。“后美军时代”的伊拉克局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