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两年以前,告别了“盟”的历史,年轻的地级通辽市掀开了发展的崭新一页。由盟到市,标志着通辽市将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从农业大盟向绿色工业城市的转变,一个是从乡土意识向都市文明的转变。 面对这两个重大历史课题,这个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奠基石和动力源,走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几年之中,这个市的经济和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 4%,超过全国和全区的平均增长速度,工业的增速也连续四年保持在 20%以上,全市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塞外九月,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个收获的事节里,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即将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在大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对近三年召开过全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的兴安盟、通辽市、海拉尔市进行了采访,看看他们在两个文明创建活动中,“以会促创”、“以城带乡”、“建设文明社区”等方面有些什么新变化,取得了哪些新成绩,有什么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本刊特编发了一组稿件,以期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3.
上情下达     
《新长征》2005,(20)
一是我国的发展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由过去的收取多向现在的给予多转变,“取”和“予”之间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三减免”、“三补贴”上。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向更高层次推进,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种植环节向加工和流通环节转变,向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农村二、三产业开始呈现出  相似文献   

4.
梁铁城 《实践》2005,(1):18-19
呼伦贝尔市撤盟设市以来,加速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对外开放五大战略重点,努力建设资源型、生态型、口岸型三大基地,坚持“一城带多城”和“城建、创建、共建”三位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北疆文明大通道”和民族文化大市,努力打造“草原文明带”品牌,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文明程度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城市始终存在着一定差距,从而使精神文明建设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近年来,许多地方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着眼,组织开展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旨在发挥城市的相对优势,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迎头赶上,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一创造性活动一经开展,就取得了很大成效,充分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提出了将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一系列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省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目前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进程中,宣汉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三个转变",加强城镇建设,以经营土地为龙头,以地方特色和文化品牌为依托,以资本、市场为导向,以城带乡,打造独具巴人风情的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观点搜索     
中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2004年第48期《领导决策信息》载文指出:中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业的发展开始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走上了以工促农、以商活农、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因此,各县市领导必须尽快转变思路,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二是从城乡结构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受到的辐射带动和影响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界限在很多地方…  相似文献   

9.
在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华池县以全国、全省文明县城创建为抓手,理思路、抓重点、破难题、树典型,积极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结对帮扶创建活动,统筹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进而达到“建精神支柱引人向前、建精神状态引人向上、建精神风貌引人向善”的文明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工大有可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等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一、农民工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载体农民工作为沟通城乡的载体和桥梁,是以市场机制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为农村工业化准备了初始条件。农民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与产…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市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下辖13个旗市区,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民族多、驻军多、中区直大企业多,社情复杂;边境线长,毗邻俄罗斯、蒙古,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实施“以会促创、典型示范”重点推进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一城带多城”创建文明城镇的思路,把我市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城带多城”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抓满洲里等市的城市建设,推动各旗市区的城镇建设;以抓文明城创建,带动双拥模范城、治安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卫生城的创建,改变城镇面貌,提高人的素质,优化综合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的部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还需要把握好方向和找准着力点。实践表明,借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基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所作的一项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从我国进入新世纪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看,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因此,能否实现体制上的创新,在全社会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以城带乡机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岛双星集团把车间建到贫困农村,“以企带乡,实现双赢”,不仅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找到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秀芝 《实践》2006,(7):27-27
随着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关键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夏宝川 《唯实》2006,(12):25-27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作出科学的评估与判断。第一,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这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一历史的新机遇,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二,从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进入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的战略转折阶段,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转型与抉择,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第三,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任务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存在着太多的制约因素与困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处于“攻坚”与“爬坡”的阶段,我们的理念不能有偏差,政策要全面到位,措施要有力扎实,才能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程爱娣 《求实》2006,(10):63-65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绿色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叶德恩 《当代贵州》2009,(24):42-43
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城乡发展。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充分整合多方资源,有效破解了制约松桃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志勇 《实践》2006,(7):25-26
当前通辽市农村牧区的发展势头很好,无论是从国家大的政策环境看,还是从通辽自身的发展趋势看,都是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国家的宏观环境看,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牧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农村牧区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保护农牧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农牧民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关键的关键。是大力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