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涛 《广东党史》2010,(11):17-21
<正>1978年,彭德怀被彻底平反昭雪。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重的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会后彭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  相似文献   

2.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含恨辞世,当时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在场。四人帮控制的有关专案组指示:将其化名王川,尸体火化后,骨灰存放成都一般公墓。王川这个化名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一生结过两次婚,但却没有自己的孩子,临终前,他留下了最后的遗愿,就是死后能把自己的骨灰与两个弟弟葬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28日,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下,山河肃立,哀乐低回,共和国开国元勋彭德怀的骨灰被安放在这里。 葬礼仪式简朴得比平常老百姓去世时还要简朴,简朴得除附近群众外,没有人知道这里正在举行一场葬礼,而且是一个共和国伟人的骨灰葬礼!知情而来的群众自发燃放着鞭炮,以他们淳朴的乡情,迎接着这位长辞人间25年的元帅魂归故里。  相似文献   

5.
1962年,当蒲安修迫于形势,怀着爱彭德怀但更爱党的心情而决意离开吴家花园挂甲屯和彭德怀分道扬镳的时候,彭德怀不竟叹道:“要是坤模,她决不会离开我的!”坤模是谁?她就是几十年来鲜为人知的彭德怀结发妻子——“细妹子”刘坤模。  相似文献   

6.
会前毛泽东怒斥彭德怀1959年3月24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通知,赴上海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会上说明降低1959年钢产量的计划指标问题。翌日,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长篇讲话。他首先讲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当机立断”、“与人通气”、“波浪式前进”等工作方法问题,接着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疾言厉色,点名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同志来了没有?”毛泽东的语气十分严厉,他犀利的目光扫到彭德怀的身上。“一个人没有人恨,是不堪设想的。我这个人是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  相似文献   

7.
1966年2月中旬,彭真出现在成都永兴巷7号,已被"罢官"的彭德怀就住在这里。见到彭真,彭德怀激动地连声说:"你们到底来了!你们到底来了!"还未等彭真坐稳,彭德怀就问:"党中央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实在是被弄糊涂了。批判《海瑞罢官》,怎么把我给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和刘细妹是一对苦水泡大的苦伢子。1922年农历三月初七,按照乡里的习俗,刘细妹坐着花轿来到彭德怀的家。此次,彭德怀还用的是原名彭得华。彭刘两人相差12岁,彭德怀十分爱护她。 一天晚上,彭德怀问细妹:“你的大名叫什么?” “我的名字就叫刘细妹!” “细妹子是你的小名,还要有个大名嘛!好比人家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开国元帅最爱读的书之一,在他们的戎马生涯中,伴随着《水浒传》,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现摘选几段以飨读者。 彭德怀:有些类似李逵 1928年2月中旬的一天,黄公略在与彭德怀长谈临结束时问彭,“最近看什么书?”彭德怀说:“看3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1,(5)
正193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于吴起镇打败马鸿逵的骑兵后,写了一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肯定,同时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的性格气质特征,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与湖湘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心忧天下的情怀彭德怀早年投身湘军时,就在《论立志》一文中写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大意是: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  相似文献   

11.
陈赓大将与彭德怀元帅都是功名显赫的传奇人物,只是性格迥异。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早先有一种说法: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此话不知从何说起。那么陈赓到底怕不怕彭德怀呢?往事遥遥,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小事中去品味一二吧。 初识于湘军, 又相继逃出 彭德怀的家乡在湖南湘潭,离陈赓的家湘乡二都柳树铺村只有四五十里路。有一年湘潭大旱,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开国元帅最爱读的书之一,在他们的戎马生涯中,伴随着《水浒传》,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现摘选几段以飨读者。 彭德怀:有些类似李逵 1928年2月中旬的一天,黄公略在与彭德怀长谈临结束时问彭,“最近看什么书?”彭德怀说:“看3本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彭德怀和刘细妹是一对苦水泡大的苦伢子。1922年农历三月初七,按照乡里的习俗,刘细妹坐着花轿来到彭德怀的家。两人相差12岁,彭德怀十分爱护她。 一天晚上,彭德怀问细妹:“你的大名叫什么?” “我的名字就叫刘细妹!” “细妹子是你的小名,还要有个大名嘛!好比人家叫我钟伢子,这是我的小名,我还有个大名叫彭得华呀!”  相似文献   

14.
正"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题为《给彭德怀同志》的六言诗,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的。但正式公开发表却是毛泽东逝世十年后的1986年。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时隔半个世纪才发表呢?注释问题导致"不宜发表"新中国成立之前,《给彭德怀同志》曾在一些军区内部的报纸刊登,但从未正式公开发表。1957年2月6日,《东海》(浙江文联主办)  相似文献   

15.
综观刘伯承与彭德怀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与职业军人生涯,他们之间存在着鲜为人知的误会,这种是非曲直并非出于彼此间的私心杂念或者个人利益,最主要是缘于军事理念上的分歧。同是"塞上长城",刘伯承和彭德怀究竟有什么误会呢?  相似文献   

16.
1965年,彭德怀在北京挂甲屯闲住6年后,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约见了他,决定让彭德怀到成都参加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工作。于是,这年11月30日,彭德怀乘火车到达成都,担任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0,(8)
1961年。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彭德怀元帅的谪居地。一天,一个中年军人匆匆走来,径直闯进彭德怀的住室,他是彭德怀的侄儿彭启超,刚由福建来京。彭德怀见侄儿来看他,十分高兴,赶紧起身亲切招呼。可是,彭启超却满脸怒气。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拔出手枪,“啪”地往桌上一放,气冲冲地说:“伯伯,还记得我们的君子协定吗?”彭德怀一怔,但很快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十多年前,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彭德怀望着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侄儿,深情地说:“你父亲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你我都要继承烈士的遗志,为了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今后,如果有一天你不干革命,当了逃兵,我会毫不客气地拿枪打死你,绝不会顾念伯侄之情!如果我不革命了,你也同样可以  相似文献   

18.
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错误批判,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随即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离职后,彭德怀一家搬出了中南海,迁往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6年时间,彭德怀始终顶着"反党集团分子"的罪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挂甲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直到1965年秋天,中共中央分派彭德怀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邓萍,四川省富顺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1928年与彭德怀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彭德怀任红五军军长,邓萍任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军团长,邓萍任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邓萍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邓萍是牺牲时的职务最高的将领。长期的密切合作和革命斗争,使彭德怀与邓萍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在邓萍牺牲后,彭德怀关注寻找邓萍遗骸,并亲笔撰写邓萍简历,亲手题写邓萍墓名,表达了对亲密战友的无限缅怀和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20.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同乡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德怀一直庆幸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遇到段德昌,终生视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