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权法非常重要。物权法的起草以及将来顺利地通过,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影响。党中央和全国人大领导对物权法的起草非常重视,我们为这部法律的起草做了大量工作,下很大的工夫是值得的,对这部法进行千锤百炼也是应该的。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起草和通过将表明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对国有、集体、民营等不同所有制、不同物权进行平等地保护,体现了我们确实是在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真正从法律上确立我们经常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我记得本届人大开始,吴邦国委员长讲本届我们要完成一些支架性的…  相似文献   

2.
经过14年的漫漫长跑,物权法终于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问世,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物权法的适用问题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已着手起草与物权法有关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3.
裴智勇 《今日广西》2007,(11):40-41
王利明 全国人大法律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曾参与《物权法》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4.
潘春玲 《前沿》2010,(24):81-83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确立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从而体现了3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设中对于公民个体财权物权的一种更为理性的保护和保障。本文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思考《物权法》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轶 《时事报告》2007,(5):22-23
任何一部法律起草的过程都是一个经由各种方式的公共讨论,从而凝聚共识的过程。而物权法正是凝聚共识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魏耀荣 《中国人大》2009,(20):50-50
我于1982年年初调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参与经济立法工作,1991年离休。但实际上并未离开,先是做咨询委员,后来又参加民法起草工作小组,到合同法、物权法为止,参与的法律不下四十部。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自1993年开始起草,多方征求意见,草案几经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7次,创下我国立法史上的纪录。这一“艰辛坎坷”的立法过程凝聚着众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一看见王利明代表,自然就会想起物权法。王利明代表全程参与了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而且是物权法得以出台的主要推手之一。在王利明代表看来,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的直接作用是定分止争,通过区分所有权,明确的归属,加强对物的保护,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有哪些权利,他人负有哪些义务,为权利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  相似文献   

1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制定和实施物权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对于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1.
孙美兰 《求索》2007,(11):92-95
物权法起草过程中,多数人主张规定拾得人法定报酬请求权以及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但物权法最终未作规定。物权法关于遗失物制度的设计,损害了拾得人的正当利益,更损害了遗失人一方的利益,同时还牺牲了法律的效益和公平价值。其根源在于:中国历史上所有统治当局所推行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然而,由于它严重扭曲了现实利益需求的本来面目,以法律强制支撑的道德秩序并不能在现实中被维持,社会道德反倒会因此而沦落。  相似文献   

12.
公私财产平等保护 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材料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起草于1993年。从2002年12月起,全国人大其及常委会先后进行了8次审议,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物权法是民法的基础,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个国家是否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程度,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发达市场经济”和“不发达市场经济”、“成熟市场经济”和“不成熟市场经济”、“完全市场经济”和“半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等等。我国则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孙新彭 《理论月刊》2010,(1):38-40,63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时代的局限,无法预见社会主义也能够以商品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现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成功表明,必须在理论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方位问题。本文认为,在时代的视阈上认识问题,是我们正确把握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武器。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社会通往理想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草案)》未解城乡分割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和合同法被称为支撑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如果没有财产权特别是私有财产权,也就不会有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经全面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深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那么,究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千头万绪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期以笔谈形式,刊发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举办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海宁 《人权》2005,(5):16-18
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日前,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参与起草该法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于1993年开始起草,历经八次审议,已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可以说《物权法》在整个审议和制定过程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立法关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官方,还是普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理论表明,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消除市场经济内在固有的矛盾。社会主义能更自觉地促进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