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骆晓玲 《世纪桥》2008,(10):115-116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英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输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由此却妨碍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原则:差异对比原则;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郭自萍 《世纪桥》2009,(15):130-13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是一种文化熏陶,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的传授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他国文化的教学已日益受到重视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琳 《世纪桥》2008,(5):124-12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之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输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由此却妨碍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原则:差异对比原则;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田岩 《世纪桥》2009,(24):89-91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的传授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他国文化的教学已El益受到重视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世纪桥》2008,(4):125-126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十分重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钟韫霞 《世纪桥》2009,(17):128-129
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语言技能的训练、重复和模仿,对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却少有关注。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甘小林 《学习月刊》2012,(18):92-93
外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大学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也不是把外语作为工具使用的通才,而  相似文献   

11.
钟韫霞 《世纪桥》2009,(18):128-129
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语言技能的训练、重复和模仿,对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却少有关注。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用预设知识,培养语用预设思维,把语用预设理论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语篇连贯性和语言的适宜性,保证了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文化习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杨琢孺 《山西青年》2022,(1):113-115
在社会变迁与文明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生缺乏对国家、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其文化学习意识和文化自信缺失.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同样面临新的教学挑战和教学任务,如何将语言知识和思想道德培养工作相结合,合理开发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  相似文献   

14.
张晶  杨晶  王军 《世纪桥》2008,(10):114-114
语用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用预设知识,培养语用预设思雏,把语用预设理论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语篇连贯性和语言的适宜性,保证了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文化习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家琴 《世纪桥》2011,(5):115-116
大学英语教学所涉及的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它与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文化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解决的途径论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基层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大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知、院系学生党支部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联度、院系学生党支部的结构与功能、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党支部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明显。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党支部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之地位的空间,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其民主考评及监督机制等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并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识别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提倡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并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识别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