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5-Fu组、槐耳清膏组和槐耳清膏+5-Fu组。用H22细胞给小鼠皮下注射,复制皮下瘤模型。观察各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3个用药组小鼠的移植瘤质量和瘤组织Bcl-2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5-Fu组和槐耳清膏组比较,槐耳清膏+5-Fu组小鼠瘤质量和瘤组织Bcl-2阳性率显著降低,Bax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槐耳清膏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大鼠胃肠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夹尾刺激复制FD大鼠模型 ,电针“足三里”穴和半夏泻心汤灌胃 ,并记录胃肠电图 ,观察分析各组大鼠胃肠电图参数改变及规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胃体、胃窦部胃电图的频率、幅值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变异系数即波形不规则程度增大 ;结肠肠电图的频率、幅值均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变异系数即波形不规则程度增大。电针、中药以及电针 +中药均可改善上述指标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电针、半夏泻心汤均可改善胃肠动力、协调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月龄婴幼儿听性稳态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反应阈的相关性.方法 对象为299例(497耳)1~36月龄的婴幼儿,分为1~月龄组208耳,4~月龄组81耳,7~月龄组47耳,13~月龄组53耳,19~36月龄组108耳,将各组ABR反应阈均值分别与ASSR的2、4 kHz反应阈及2、4 kHz反应阈的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月龄组ABR反应阈与ASSR的2、4 kHz反应阈及2、4 kHz反应阈平均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0.541、0.531;4~月龄组分别为0.678、0.705、0.726;7~月龄组分别为0.792、0.717、0.777;13~月龄组分别为0.934、0.880、0.915;19~36月龄组分别为0.817、0.810、0.867.结论 1~18月龄婴幼儿听性稳态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反应阈的相关性随月龄增加而增加,12月龄以上均为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内蕴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黄疸新生儿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组加用降黄散熏蒸治疗,对照组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均治疗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内蕴型新生儿黄疸具有黄疸消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1~5月龄婴儿听性稳态反应(ASSR)阈值.方法 26例(52耳)1~5月龄婴幼儿在10%水合氯醛催眠下分别进行短声听性脑干(cABR)和ASSR测试.根据ABR测试结果,将其分为ABR正常组17例(30耳)和ABR异常组9例(16耳),另有6耳因ABR未引出或测试未能完成而剔除.分析两组的ASSR与ABR测试结果.结果 ABR正常组ABR平均反应阈值为28.10±3.01 dB nHL,0.5、1、2、4 kHz ASSR的平均反应阈分别为42.19±5.22、34.76±6.98、33.57±6.92和36.90±8.14 dB HL.ABR异常组ABR平均反应阈为56.92±9.02dB nHL,ASSR 0.5、1、2、4 KHz的平均反应阈值分别为65.08±13.93、61.52±13.90、58.46±11.97和62.30±8.07 dB HL,结论 1~5月龄ABR正常婴儿0.5、1、2、4 KHz的ASSR反应阈分别为≤55、50、50、60 dB HL.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剖宫产再孕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JP2〗回顾性分析217例剖宫产再孕者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而阴道试产组又分为试产成功亚组和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亚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 217例产妇中,阴道试产者78例,阴道试产成功者56例,中转剖宫产者22例。阴道试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和住院时间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道试产组进行亚组分析,阴道试产成功亚组产后24 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组(P<0.05);两个亚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阴道试产指征的剖宫产再孕妇女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避免因再次剖宫产手术带来的母婴不良结局,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观察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银翘散和三仁汤加减,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作为结局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10 d后病毒核酸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体温复常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小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VM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MIRI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电针组选取双侧神门、通里穴进行电针预处理,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7 d,末次电针预处理结束后1 h内进行MIRI模型复制;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鼠不予电针。采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和Chart软件记录并分析各组小鼠模型复制前、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xylin eosin,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VMH中c-fos表达情况以及模型组小鼠VMH中c-fos分别与谷氨酸、γ-氨基丁酸共表达情况;采集、分析和比较各组小鼠VMH神经元电活动。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扎30 min及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可见小鼠心肌组织损伤严重,VMH中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VMH锥体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增加(P<0.05),中间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减少(P<0.05),VMH神经元局部场电位频谱能量增强,放电频率较为密集;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扎30 min及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均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损伤较轻,VMH中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VMH锥体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减少(P<0.05),中间神经元放电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H神经元局部场电位频谱能量降低,放电频率较为疏散。模型组小鼠VMH中c-fos与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共表达量高于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共表达量(P<0.05)。结论 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可降低小鼠VMH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和c-fos表达水平,减轻心肌损伤,VMH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了电针抗MIRI的中枢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察不同舌色的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差异,为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医舌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6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舌色将其分为白舌组22例、紫舌组25例及红舌组20例。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方法测定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心排血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 CI)、总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ner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胸腔内总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等,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留置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CVP、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红舌及白舌组比较,紫舌组CI明显降低(P<0.05),GEDVI、ITBVI、EVLWI明显升高(P<0.05)。3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CU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紫舌组ICU留置时间明显多于红舌组(P<0.05),白舌组和红舌组ICU留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舌色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对指导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