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光红 《创造》2002,(12):26-27
位于云南省红河流域中段南岸的元阳县城所在地南沙镇,年均气温20℃,冬无严寒,具有“天然温室”之称。全镇辖6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2001年全镇总人口17941人,世居傣族、彝族等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3747人。全镇耕地面积26944亩,人均1.9亩,当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18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92万元,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641户,从业人员712人,乡镇企业总收入2221万元。粮食总产4035吨,农民人均有粮27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元,是元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15个乡镇中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一个镇。其发展速度之快主要得益于全镇…  相似文献   

2.
周巷镇位于孝昌县东部,有山场面积78万亩,占全镇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孝昌建县以前,大面积的山五岗地成为我们的沉重包袱,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不足400元,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万元,是全省重点插花贫困乡镇之~。建县以后,我们抓住机遇,确立了“立足山场。振兴周巷”的发展思路,唱山歌,走石路,变包袱为财富,化困境为出路,全镇围绕山场形成了茶叶、石材、苗木、香菇四大支柱产业,1997年创产值26亿元,提供财政收入160万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村集体提供积累650万元,占全镇村级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民从山场开…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质量,做好农民增收减负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2001年上半年,我们对福建省南平、泉州两市和建瓯、浦城等18个县(市、区)、108个村开展农民增收减负情况的调研,开了231次座谈会,核实了820户农户的收入和负担情况。这次调研,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情况,分析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增收途径和增幅减缓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域、农户个体、城乡之间的农民收入差异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在太行山腹地,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矿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就是晋中市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这个仅有159户、390口人、耕地1820亩,荒山荒坡却有1.5万多亩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连壁精神",走出了一条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资产达到1650万元,村集体当年实现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当年768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个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缺乏资源的普通小山  相似文献   

5.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6.
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加上自然和生态因素,人多耕地少,耕地用增补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少地方采取了迁村腾地的办法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矛盾。荆州市江陵县是一个农业县,4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31万。耕地面积59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4个乡镇的人均耕地只有1.1亩,还有2个乡镇的人均耕地仅0.5亩。土地是农民的依靠,老百姓希望  相似文献   

7.
邹祖国 《楚天主人》2010,(10):40-41
这是一个"柑"的乡镇。全镇柑桔面积42000亩,2009年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产量达到7.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592元中有六成来自柑桔种植业。  相似文献   

8.
马林成 《政策》2002,(4):8-10
近几年来,荆州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收到较好效果。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投入龙头企业建设,建成年产值过千万元的重点龙头企业65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18家,带动商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带动农户40多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3元,比上年增加118元。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0,(9):57-57
小召村位于陵川县城北郊,由9个自然村组成,村民2460人,耕地面积1587亩。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是一个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的村庄。  相似文献   

10.
李晓飞 《山西政报》2013,(Z1):33-34
下良镇位于山西省襄垣县城北15公里处,总面积173.43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同时也是资源大镇、生态大镇、工业强镇和农业重镇。全镇共辖33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总人口1.7万人,耕地面积40887亩,其中镇区面积15.6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0.81万人(含流动暂住人口)。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4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7.5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乡  相似文献   

11.
农村税费改革重在减负,成在配套。如何适应税费改革后新的形势,大力减人、减事、减支,实现乡镇机构职能转换,是一道必须迈过的“门槛”。2003 年以来,蕲春县横车镇在巩固农民减负成果的同时,以干部谋职创业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干部勇于自我“革命”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横车镇绝大多数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配套改革滞后及其他深层次原因,横车镇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一是农民负担减轻了,镇、村运转困难了。2002 年,全镇农民负担总额为 544.96 万元,农民亩平负担 92.75 元,比税改…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6,(9)
兴福镇位于滨州地区博兴县东南部,东临东营市广饶县,南接淄博市临淄区,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3.3万人口,是近几年山东省崛起的经济强镇。 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8元,银行储蓄1.5亿元。目前全镇发展各类企业930家,年产值达6.8亿元,利税近7000万元,全镇75%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重庆行政》2011,(4):I0004-I0005
石柱县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统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量261774万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15万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5元,人均增收767元,比2009年增长19.2%。  相似文献   

14.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我省从2002年开始实施百村扶贫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扶持的206个项目村,覆盖农户4.98万户,受益人口19.9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80%以上的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14万人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2003年新实施的202个项目村,目前进展良好,有的已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省政府决定2004年继续加大百村扶贫工程实施力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0,(1):34-36
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荆州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乡镇企“二次创业”,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得到了全面实施。全市一批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迅速崛起,1999年,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5家,其中过亿元的17家,过5亿元的6家;纳入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商品基地面积达到2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带动农户60多万户,增加30万户;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亿元,人均50元。由于  相似文献   

16.
今年夏天,地处洞庭湖澧水流域的临澧县遭受了龙卷风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18个乡镇(区)、328个村全部受灾,受灾人口418万,受灾农作物39万亩,其中绝收6万亩,造成损失3.06亿元,农村人均损失达到800元以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人大》2011,(8):21
平湖市新埭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与上海市金山区接壤,是平湖市北大门、浙江省中心镇、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全镇区域面积7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50亩。现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5.18万人,外来人口3.2万余人。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23.5亿元、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8.
蔡健 《政策瞭望》2006,(11):33-35
农民收入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摸清农民增收情况,寻找增收的途径和渠道,近期,我们对浦江全县417个行政村、4000余户农户的收入与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一、我县农民收入状况1.农民收入水平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根据抽样调查测算,2005年全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5367元,低于金华市平均水平14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93元,劳动力人均收入为9839元。从不同区域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异明显。全县7个山区乡镇(杭坪、檀溪、前吴、花桥、虞宅、大畈、中余,下同)人均纯收入最低,为4407元,仅为5个平原乡镇的75.4%,全县平均数的82…  相似文献   

19.
宇四浜村紧临嘉兴市区,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全村共有333户农户,总人口1182人,共有水田2407亩,旱地786亩。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10元,自来水入户率达100%,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多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近三年来先后被评为区级先进党支部、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  相似文献   

20.
构建特色优势经济 建设特色文明新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640户2528人的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从改革开放前一个“吃粮靠统销,用钱靠卖柴”的贫困村转变为一个以种植金桔为主导产业的富裕村,2005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3万元。阳朔县高田镇历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民居旅游,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有 80多名农民导游,农户年收入2万元左右, 高的可达1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深入这两个典型,透过他们的发展历程,寻找一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