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组织调查组,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九洞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此项工作。在调查中发现一本珍贵的侗族古籍,书名为《东书少鬼》,按汉文意可译为《卜鬼通书》,它是一本用汉字记录侗语的抄本古书。这本书是在为侗族萨神——女神(又称萨玛、萨岁、萨柄、萨堂)安坛设祭时,巫师必须诵读的“经书””,平时巫师看鬼卜卦是不能念诵的,把它视为“圣经”和“传世之宝”。该书内容尽管有许许多多的求神保佑的词语和祭神的礼仪,如果我们揭去它神秘的面纱,其主体内容,则是叙述侗族萨神——萨玛的生平、活动地域以及她的政绩、武功等等。该书实际上是一本记述侗族历史文化的史籍。为了向民族研究工作者提供侗族历史文化史料,特将它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张宝瑞,1952年生于北京,从小热爱写作,1969年进入工厂当工人,开始了手抄本的写作,是“文革”时期手抄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已创作发表了《一只绣花鞋》、《落花梦》、《人为谁活着?》、《醉鬼张三》、《你到底想要什么?》等19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影视剧本6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自传式作品《宝瑞真言)最近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侗族在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之民族文化遗产见诸文字记载的不多.现存古籍大都是以汉文记侗音形式书写成书的.但由于这些古籍或者由于其内容“荒诞不经”,而为人们所忽视;或者由于历史的原因,把它统统归之于“封建迷信”而不予承认.这种侗族文化典籍,一般地说有各种《款词》、《歌本》、《戏本》和祭祀祖先、神鬼用的《祭词》等等.今天看来,不管是记载哪种内容的抄本都是侗族难得的文化遗产.《阴师言语》,是一部老人去世后在祭奠仪式上念诵的送魂经,为巫师必备经典.在前段时期里,由于大破“封建迷信”,有不少的经书被烧毁了.《阴师言语》得以保存下来,得益于从江县高增寨吴章富老人.他是一位有名的巫师,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4.
最早的军书:《孙子兵法》。春秋末期孙武著,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全书共82篇,图9卷。《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五经冠冕”。  相似文献   

5.
《生查子·元夕》词作者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谁,历有争议,一说欧阳修,一说朱淑真。明杨慎《词品》:“词则佳矣,岂良人象妇宜道耶?”清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介绍朱淑真《断肠词》时说:“其元夜《生查子》一首,本欧阳修作,而《庐陵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编录者妄行采入,世遂  相似文献   

6.
“伸手必被捉!”王大海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陈老总一首诗中的名句。最初读到这首诗,是2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陈毅诗抄》还未公开出版,所见的还是手抄本。正是“大革命”时代,诗为海歌为洋,神州大地上也不知产生了多少“诗”与“诗人”……但是时隔不久,...  相似文献   

7.
《离骚》的“骚”字,历来的解释有忧愁、牢骚、诉说三种。但都不能解通。因为:“骚体”是一种文体,但并不是这种文体的作品每篇都写了忧愁、牢骚、诉说。若解作“象《离骚》那样的文体”,又不符合客观实际。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说楚国“民间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必用巫歌.《九歌》就是巫师祭神的歌曲。又巫师行术,唱禁咒词,句尾用些(苏个切)字。民间歌唱,句尾带兮(音同侯字)字。屈原作《离骚》、《九歌》,弟子宋玉作《招魂》,都是用楚方音,修改民间流行的曲调,变成新创造”。可见作为骚体特征的句尾带“兮”、“些”的民歌体,早在屈原以前已在楚国民间流行了。那么,古代楚国方言是否将“歌曲”称为“骚”呢?确实是这样,并且这种读音还保留在现代苗  相似文献   

8.
《大国之魂》和《中国知青梦》相继问世,邓贤成了名人。 不过单凭外表,你很难判断他应该是个什么角色:身高1.74米,肉多但不松弛,大脑袋,圆脸,麻利好动,走路呈跳跃性。穿运动装象体育教练;西装革履,俨然专家学者;套上宽松式夹克衫,似副科级政府官员;摄像机前短袖花衬衣一罩,则纯粹脑满肠肥的暴发户——只有当你弄清了邓贤何以叫做邓贤,才会知道为什么他与那些一夜红透的“星”类名人不可同日而语。 少年遭遇文革,邓贤的种种梦想因“家庭问题”而破灭。到云南支边.他唯一能做到的是长期出卖体力,以这样的虔诚,换来一顶“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桂冠,然后,直到文革结束。 考上云南大学,邓贤高考作文《青松赞》变成铅字  相似文献   

9.
试论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禁忌?东汉班固所撰《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曰:“阴阳家者……,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这说明禁忌一词在东汉或更早已经产生和使用了,并且从那时起,禁忌便与宗教,祭祀、鬼神有关。《现代汉语词典》对禁忌则作了概括性的阐述:(1)犯忌讳的话和  相似文献   

10.
毛,字平仲,因隐居衢州 (今浙江 )烂柯山,号樵隐居士。著有《樵隐集》十五卷,其中《樵隐词》(又称《樵隐诗余》)一卷,最为人所称道。《四库全书总目》评曰:“他作不甚著,而小词最工”,并将其《樵隐词》一卷 42首全部收入全书。《全宋词》、《宋六十名家词》均将其词全部收入,可见其在宋词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几百年来无人对其人其词进行专题研究 (仅有零星点评),另外,近些年来笔者对毛姓历史文化进行了研考,获得一些新资料,出版有《毛姓史话》①一书,发现还是伟人毛泽东的远祖,因此研究其人其词有填补宋词研究空白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记·大宛列传》载:“昆明之属无君长,……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由此可知在两千年前,傣族地区就已普遍使用象作乘骑。这种情况,在傣族古籍中也可看到。傣族古籍中最早记载象的,要数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该书有两节专门写到象。第一节“月朗宛神象”,说创世神英叭造出地球以后,地球飘浮在大水上,晃动不止。英叭又搓下自己身上的汗泥污垢,捏成像房屋一样的一个大架子,投到水面上,像笼子罩住大鱼,把大地紧紧框住,使其不再摇摆。由于英叭有福气和神力,这个大架子变成了一头大神象,“象牙似两棵大树,每根重十万斤”,“粗壮的象腿,一只就重十九万斤”,它用粗大的四脚,紧紧挟住地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科学》2009,(2):70-70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百期,民主与科学杂志社鳊辑了《〈民主与科学〉百期文革》一书,全书近50万字。该书汇革了《民主与科学》自1989年创刊以来的百位专家学者撰写的近百篇文章,分为“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等几大版块,内容详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百期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大量“辰、戌、丑、未”集中出现的条目。其原因是因为“辰、戌、丑、未”所代表的“四季土”在五行体系中居于其余四行衰、墓之地。关于“四季土”有两种含义:以建除论,“辰、戌、丑、未”值四季季月之月建,此乃秦人所创;以五行生旺论,土分旺于四时之季月各十八日,此卜为汉人之说。二者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肇始者,是司马迁《史记》开篇第一卷首先记述的英雄人物,历来被尊为“人文初祖”,成为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时代发明甚多,其“土德之瑞”与“垂裳而治”又是深入分析与探讨黄帝故里故都所在以及黄帝文化对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个切入点。一、“土德”“垂裳”原义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曰“: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大家都知道,这是按五德终始的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来解释历史的,正如《史记索隐》所言“: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定宜庄在我与刘小萌合著的《中国知青史》中,我承担的是《初澜》部分,内容从1953年写至1968年。这就是说,在全书的12章中,有10章讲述的是“文革”之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而在这本书出版前后,已有不止一个我的同龄人...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大批的彝文古籍蕴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瑰珍,内容丰富,举世瞩目,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实践中,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在彝文古籍中亦有记载流传,这是祖国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组成部份,有待抢救、整理、继承、发扬。《西南彝志》和《宇宙人文论》都有原始的人体解剖和经络气血的理论记载。如说“清、浊二气”六条,相当于现在汉医中的太阳、少阳、阴阳、太阴、少阴、厥阳等“六经”。同时,还有五体分属五行的说法,与汉族医书记载的对应相似,汉医说“肺属金”彝医说…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6,(2)
正《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6朝1362年间发生的历史,以政治军事为主,涵盖了经济、文化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情况。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  相似文献   

18.
最爱李贺、王维,娶走北大才女,哈佛汉学家宇文所安在中国学界颇有人气,甚至有人专门开题来研究他。古籍堆里消磨了数十个寒暑,一般人只知道唐诗三百首,但是他~个向往生活在南宋的美国人,读过的唐诗却超过上万首。最近,他的后唐诗研究专著带着墨香上了书架,本书是宇文所安唐代诗歌研究的终篇,与三联书店已出版的《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构成完整的“唐诗四部曲”。  相似文献   

19.
用人与买瓜     
罗鸿 《创造》2011,(8):99-99
《唐语林》,是北宋文学家王谠编撰的一部记载唐代政治史实、佚事杂说和典章故事的笔记体文史资料集,全书共8卷,仿《世说新语》体例按门类编录,《四库全书·总目》曾给予它很高评价。其中的《卷三·赏誉》篇,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设宴招待翰林学士。席间,他问大诗人李白:“在用人上,我和天后相比,有何不同?”李白答:“天后用人,好像小孩买瓜,不择香甜,只拣大的;陛下用人,好像从泥沙里淘金子、破开石头找碧玉,寻求的是精华。”  相似文献   

20.
《全唐诗》一四三卷收录王昌龄关于“武冈”的七绝二首,其一《送程六》诗云: 冬夜觴离在五溪, 青鱼雪落鲙橙齑。 武冈前路看斜月, 片片舟中云向西。 其一《送柴侍御》诗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