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要有公德,当官更要有官德。官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失为经验之谈。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  相似文献   

2.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3.
官德建设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官德建设具有二重意蕴,即官员的引领经济之德建设与为官从政之德建设。强化六种意识,是官德建设的逻辑前提。强化宣教、加强自修、健全监督、优化环境是官德建设的四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德行标准。当前,官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个别官员的腐败、路人的冷漠容易引起民怨。人们疾呼:“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道德重建。”用官德引领民德,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军队领导干部更应走在前列。胡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官德”是从政者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是从政者社会道德与公民道德在行使权力中的集中表现。百姓看“官德”,就看领导干部能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能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面,笔者想从群众眼中的乡镇领导干部的“官德”,粗浅分析应如何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官德四看     
任敏 《先锋队》2012,(16):14
领导干部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正确行使权力,需要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力量。"官德"是领导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之道、为政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一个官员官德如  相似文献   

7.
官德,乃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也。修德,修的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为政以德,立业立德。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一个领导干部要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取得政绩,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为道德素质是为民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崇高的道德理想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科学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无德之人,为官一方,乃百姓之祸也,焉有百姓称颂之理?为官应修德。欲修德,当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党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要求。1944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8.
正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而维系,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官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特别重要的内容。官德即从政的道德,指为官之人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官德是官员的立身之本,是做人做官的道德和良心。官德建设既是执政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何谓“官德”?《吕氏春秋》下的定义是:“‘官’,犹公也;‘官’,正也,”一公二正,乃古时之“官德”。河南内乡的清代县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衙署。笔者曾到此一游,发现县衙内的官箴与数幅对联,也阐明了“官德”,标明了公正廉明的为官性质与做官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大门内“戎石坊”上镌刻的官箴是:“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大堂的楹联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  相似文献   

10.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但也要有点度量。度量即胸怀,指的是为人处事的宽容、谅解和谦让程度。既然如此,当官从政者就要有这种素质、这种大度、这种大气、这种品质、这种品行,它折射的就是领导干部的“官德”。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人人有责,为官者更要讲“官德”。官之有德,德隆民安,国则兴也;官之无德,祸起民怨,国则伤矣。   讲“官德”,须讲勤正为民之德。为国为民,官之责;尽职尽责,官之德。如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任职而不为民,掌权却不从公,浑浑噩噩做懒官,碌碌无为当庸官,迟早会官坐不稳,以垮台告终。   讲“官德”,更须讲廉洁奉公之德。“黄金非为主,道德鬼神钦”“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为官者,要淡泊于名利,要守得住寂寞,不戚戚于清贫,不汲汲于富贵。时时克己奉公,毕生疏于谋身。如是也,官有威,民有信,政也通之,令…  相似文献   

12.
阅读报刊杂志,经常会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因贪污钱财、迷恋美色等原因而失足落马的案例。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原本深受组织信任和人民拥护的党员干部,为何自甘堕落,草草断送个人的锦绣前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分析他们违法犯罪的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缺乏好的“官德”。“官德”在本质上说,是一种政治道德,它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直接决定其从政的目的、追求与价值取向。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就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为从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就能…  相似文献   

13.
叶再春 《前线》2012,(7):116-117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更集中的表现是“为官之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官德”。6月18日,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编著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官德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官之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人一直很注重官德问题,并有许多精彩论断。从“为政九德”到“十思”,从《待漏院记》到《阅江楼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针对官德的评说早已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抓住任何机会提醒皇帝和各级官员修“官德”,督促他们经  相似文献   

15.
官德,即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包括从政者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员的德行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品性,乃至政权的兴衰成败,一直为古今中外治国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要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抓好官德是重心。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目前,总的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主流是好的,但仍然存在自律性差、表率作用差、道德品质差、政策水平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官德教育,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自律意识。坚持“德”、“位”统一的用人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官德”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官德建设的二重性缘起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则愈益凸显。为增强官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必须把握官德建设的二重性,即在官德建设中必须将官员的引领经济之德建设与为官从政之德建设相提并重。各级官员既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并将其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具体经济活动中,又须恪守"忠、勤、廉、公、实、进"六字箴言,为善政,做好官。  相似文献   

18.
“德政”即“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而“官德”或称“官品”又是“德政”的重要内容。纵览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观点非常鲜明:为政做官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具备“官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人事之大经,政事之根本”。无德行政则“不能怀远”;为官重德...  相似文献   

19.
<正>"官德"是从政者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是从政者社会道德与公民道德在行使权力中的集中表现。百姓看"官德",就看领导干部能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能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面,笔者想从群众眼中的乡镇领导干部的"官德",粗浅分析应如何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官德古今谈     
官德” ,从奴隶社会以来 ,它就如中枢神经指挥系统一样 ,无时无刻不在整个社会的各领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 ,被称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者 ,在百姓的眼中就是“当官”者。因此 ,他们的官德修养如何 ,将对“以德治国”产生深刻影响。所以 ,我们必须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加强官德建设。而要加强官德建设 ,有必要首先了解何为官德 ?它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内容表现如何 ?一所谓官德 ,在社会生活中就是各级领导者的意识 ,是一种政治道德 ,一种规范。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