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一座城市在风雨飘摇中丢失过,又被还了回来,历尽劫波情犹在;一座城市被准予以她独特的生存方式留下来,且能在同一国度自主生长并和谐发展;一座城市能使游客初来陌生,久而久之对她又挥之不去,心驰神往。这座城市就是中国香港,咱们的香港。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3.
爱情补丁     
阿瞳 《新青年》2005,(12):44-45
那年秋天,和张子璇分手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这一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3年后,我坐电脑前翻看她留给我的惟一一张照片,整整发呆了大半个下午。也许因为感情投入太深的缘故,以至于我越想忘记她,越是难以忘记。一千多个夜晚,我把对她的想念几乎都用光了,可是,她的影子依然躲在我的心灵最深处,不肯离去。或许这就是天意吧,她温柔的样子已经成为我心灵的一部分。2.和张子璇成为朋友纯属偶然。我们住在同一座城市,都在同一个BBS上发帖子,并且在同一个聊天室里打发夜晚的时光。仔细想一想,人与人之间的际遇是那么奇妙,谁也预料不到,两个陌生人…  相似文献   

4.
丁立梅 《新青年》2006,(12):18-19
昆明 郑可可踏上昆明这座城市的时候,天色已暗.远远的灯光,次第亮起来,流光溢彩,繁华璀璨.城市的样子,大抵如此.机场门口有很多接机的人,郑可可知道,那不是接她的.她除了她自己,一切都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5.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迷人之处.   这迷人来自于她的历史,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   调兵山很迷人,其能源的深厚与发展的强劲为人瞩目,不得不让人探究这座光明之城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月亮 《新青年》2008,(6):16-17
一 街上行人寥寥,过往匆匆.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突然觉得这个城市好冷.回过头,早已没有熟悉的感觉,留在这座城市的脚印也已飘忽如烟.她没哭,只是皱了皱眉头.  相似文献   

7.
哈新网 《新青年》2021,(2):16-17
诞生于理想国的"一个盒子",讲好东北故事是追求目标 1984年出生的"张小盒"本名叫张莹莹,老家在吉林,从吉林大学物流专业毕业后,转战至哈尔滨工作.这座城市独特的冰雪风光让莹莹为之沉迷,也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8.
瑞雪 《新青年》2005,(10):38-39
一个秋天的午后,收到朋友的短信,说她正在去北京的车上。问她是出差吗?她说不是,只是因为香山的枫叶红了,她请了假去看……放下案头的工作,顿时沉默。午后的太阳懒洋洋地晒在窗台,想这会儿北京正秋高气爽,行走在香山的红叶里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曾经,说过许多次要在秋天去看红叶,可是说了好几年至今也未成行,不是因为工作忙就是因为没心情,徒留遗憾。另一个朋友,他说在他年轻时,曾经爱过一个女孩,俩人非常地相爱,可是因为他当时工作不稳定,迟迟没有表态而最终失去,至今这仍是他心头最深的痛。小时候奶奶最疼我,可是自从工作后我就很…  相似文献   

9.
素问 《新青年》2004,(11):22-23
1毛5分的天外来客 蛛蛛按下闹铃,昏昏地坐起来,使劲晃晃脑袋,想把那个让人忧伤的甜蜜的梦赶走.本来这种伤春悲秋的情绪并不适合她,她愿意自己是个没有心肝的人,事实好像也的确如此,可是,有些东西它--赶不走,它就在那里,稍一远离,马上就顺原路回来.  相似文献   

10.
一 忽然觉得自己像一朵水上漂着的浮萍一样,身不由己,公司派我去另外一座城市的分公司工作,老板许诺,回来后给我升职加薪.  相似文献   

11.
青藤茶 《新青年》2004,(5):50-51
19岁的小希从家乡去北京读书时,只带了一只纸壳皮箱,那是妈妈给了她30元钱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夜市买的.北京站,人潮翻涌素不相识的人群与她擦肩,小希仰望北京的天空,安静地哭了.当时负责接新生的大雷多年后对小希说,一个瘦弱土气的孩子,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站在不合时宜的人流口上,可是,她那么镇定,眼睛闪着光,仿佛整个北京都在那一刻为她点亮.  相似文献   

12.
爱的权利     
马德 《新青年》2006,(12):62
这座城市有一档叫"社会生活"的电视节目,这几天,不断播送着这样一个消息:一个农村小女孩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病,来这座城市治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的父母花尽了所有的钱,可女孩非但没有好起来的迹象,反而情况越来越糟糕,绝望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求助电视台,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们一把.  相似文献   

13.
爱到偏执     
罗西 《新青年》2005,(4):42-43
离开中国15年了,黄琪(化名)决定回来,她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在福州开了一家“绣”女子生活馆。她本人是一位美甲师,喜欢把自己的10个指甲画得鲜艳欲滴,那是右手对左手的期待,也是左手对右手的回报,每每扬起十指欣赏,那种落寞神情,犹如一片荒芜的花园秋色。38岁了,曾经试着与美国白人、黑人甚至印第安人恋爱,可是,总是自己没有耐心与他们走下去,因为,如同食蜡,毫无激情。自己画地为牢,而精神及情感的牢狱,正是在国内的那个男人、兄长的同学邓宇(化名)。15年可以建造一座金字塔,也足已摧毁了黄琪所有的花样年华,她忘不了他,即使“美”雨西风为…  相似文献   

14.
澜涛 《新青年》2004,(4):15
他和她是那种青梅竹马的恋人,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一所学校度过的。毕业后,两个人一起到这座沿海城市来打造梦想。他们分别在两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开始满怀激情的拼搏起来。可是,她突然患了病,身体突然虚弱起来,坐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日记     
1.2006年4月13日 2006年4月13日:早上6时起床,去锻炼,回来到中途,心口痛,含一粒救心丸在舌下,慢慢走回来.上完两节课,中午吃番茄鸡蛋面,是丫丫最喜欢吃的,还记得那年春游回来,她居然一气吃了两大碗.丫丫两天没打电话来了,总担心她在外面吃不好.晚上心口痛得很厉害,睡不着,找出丫丫写的信,看了两遍……  相似文献   

16.
一 她大学业后,进入南方的某公司上班.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同事安安.接着,她和安安相恋了.那个落寂的雨夜,她和安安依床而坐.她搂着他,幸福地发傻. 此刻,一只蝴蝶闯入他们的视线. 她特惊异,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蝴蝶是第二个光临她陋室的"客人".第一个客人,自然是恋人安安了. 她问他:"你想做一只孤独的蝴蝶吗?"他摇头, 她忽发奇想,给那只蝴蝶取个名字叫"梁兄"吧.梁兄化蝶的故事,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当他因事业受挫,离城进郊搬入这座临树而起的破败楼房时,她俨然已在对面安居多时.在未见她之前,他的心是与这座古楼一般颜色的.潮湿幽冷,布满青苔与灰黑的风尘.  相似文献   

18.
包利民 《新青年》2006,(7):31-32
一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那时整天和伙伴们在一起玩儿,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可爱的村子. 快要到上学的年龄时,我们一群孩子便都上了村里新开的幼儿班.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姓张,她每天都教我们识字或唱歌跳舞,表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她对我特别好,总是在别的小朋友面前表扬我,这让我对她有了强烈的好感.由于初次被约束,大家都有一种不自由的感觉,想玩的心总也收不回来.可是我却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甸子上的鸟和河里的青蛙,因为张老师说我们应该开始学习知识了,张老师的话我每句都听.  相似文献   

19.
必定有一些文字、一些音乐、一些心情,只属于一座城. 深爱一座城,并尝试以许多种维度,舒展对于她的热爱. 人在城中,自是城市倾人,人亦倾城.  相似文献   

20.
近日,孙淼回到了南京,据她自己说,在外面玩了6年之后,这是她第一次回来。这几年来,她始终没有停止过背包生涯,身体从这个地方流浪到那个地方,心从这个男人流浪到那个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