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容是指为人宽大有气量,对别人的过失不计较,不追究,不苛求。其出发点是爱护人、关心人、帮助人,表现为大度、宽厚、忍让。宽容是一种美德,具有一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荡涤心灵的力量,能使被宽容者如沐春风。宽容还是一种领导方法,能够为那些做过错事但本质尚好的人提供自新的机会,是领导者智慧和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略论多元社会需要的宽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礼银 《理论学刊》2005,1(8):94-96
当今世界已成为价值多元的社会,而多元社会需要宽容。但价值多元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价值一元论基础上的宽恕,而是建立在平等交往基础上的对差异性的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建立在多元价值间的差异基础上的,没有价值间的差异就没必要宽容。在多元社会中,宽容是宽容者对差异的承认,不强求不压制,与异己价值平等交往,与差异共在。同时,宽容也是对共同世界中一种共性的维护。但是宽容具有一定限度,宽容要与异己价值保持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形态的历史性变迁,宽容的内涵、特征、机制也发生着转变。自然经济中的美德式宽容反映着私德意义上不平等主体间的一种道德关系;而商品经济中的制度式宽容已受到法律的规范与保护,成为公德意义上平等主体间权利关系的投影;但只有在时间经济中生发的普世性宽容,才终能超越美德宽容的感性狭隘和制度宽容的理性局限,提升为文明世界所需的真正宽容。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2,(2):55-55
范玉刚在第51期的《嘹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在文化发展上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定位,在文化风貌的展示和民众的文化素养上要培育一种从容和优雅。文化的从容与优雅表现在文化发展中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社会转型期多方利益诉求和矛盾频发,需要文化的弥合与整容。对待不断躁动的民粹主义,既要引导又要宽容,  相似文献   

5.
宽容是对他人的宽厚容忍。宽容不仅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和平友善的态度。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宽容还是一种德性。在社会治理领域,特别是在异质的社会,在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下,要实现社会和谐,更加需要宽容。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宽容不能仅仅作为少数人的偶然性的德性而存在,而应当成为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就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实践而言,公共管理者的宽容德性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谦和有礼,大度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平等待人,杜绝歧视;仁者爱人,关注弱势;解放思想,包容创新。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6,(3):78-78
人际互动,应着眼于未来,不念旧恶。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是你自己。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海纳百川,靠的是一颗宽容的心。要宽恕你的敌人。要宽容做人,宽容成事。  相似文献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导者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懂得容人的道理。宽容之德,不求全责备,能容人之过。宽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境界、博大的胸怀和诚挚的爱心。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宽容大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羹有淡味、良玉带瑕疵、高山伴深谷,一个有突出优点的人,往往有明显的缺点。容人之过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宽容曾经有意为难或伤害过自己的人。领导者若不计前嫌、不念旧恶,能够谅解过错、宽容仇恨,甚至以德报怨、仇将恩报,大胆起用反对过或伤害过自己的人,他一定会更加被人爱戴和拥护。齐桓公做公子时流亡在外,为夺王位,跟随其…  相似文献   

8.
宽容之美     
桂海波 《党课》2008,(5):102-103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宽容的美德。古往今来,宽容都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修身养性的信条,并被后人视为律己育人的行为准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存—份宽容玉心,塑造一种宽容之美,营造一股宽容之风,让友爱的春风激荡,让和谐的阳光普照。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化解一切仇恨,即使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但假如心是真诚的,我们就应宽容他。宽容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责怨,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化干戈为玉帛,让爱充满在自己的周围。  相似文献   

10.
宽容也是才     
宽容,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是指有权力资备处罚而不加责备处罚,有权力报复而不加报复的一种道德心理结构。我们倡导的宽容,则是指对事、对人持正确看法,凡事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地下结论。笔者认为,在用人问题上,特别需要宽容精神,因为这是关系到事业兴旺和改革成败的一件大事。领导者对勇于改革的人,唯才是举,量才录用,使人人发挥聪明才智,扬长避短,多做贡献,没有宽容精神是不行的。要有宽厚的容人之度,忍人之量,并能恕人之过。三国时期,有个叫陈琳的文人,原是袁绍的部下,此人文笔非常犀利,曾替袁绍起草过讨伐曹操的著…  相似文献   

11.
学会宽容     
<正>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在宽容自己,让你不再为小事而烦恼,不再为小事而费心,生活将会增添许多欢乐和轻松。宽容是一种态度,一种善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是一种豁达和自信的表现。宽容能广交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宽容?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183;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艾迪 《党课》2008,(2):102-104
如果你想要宽容一个人,那么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理解一个人。理解是建立所有观念和思想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和事,你才能够谈得上宽容。  相似文献   

14.
原谅三个人     
覃道 《求贤》2010,(4):28-28
人的一生至少要用宽容心原谅三个人。你必须原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完美,人都有犯错和所不能及的事,也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当你长久沉浸于自责之中时,人生会变得悲观,同样的错误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在你的人生中出现得更加频繁,所以你要时常保持微笑.宽容自己。  相似文献   

15.
陈小虎 《世纪桥》2007,(10):22-23
《周易》中"厚德栽物"的思想,蕴含了领导干部立命之本。厚德载物的本质是宽容和包容,其主要内涵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追求,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和艺术;厚德载物是对领导者素养的内在要求和领导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要做到:不求全责备,容人之短;不妒嫉贤能,容人之才;不以权压服,容人之言;不苛求刻薄,容人之过;不怨天尤人,忍人之辱。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9,(2):55-55
在2008年第5期的《随笔》上刊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题目为《当今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的演讲,他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并正在形成三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三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这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要学会关爱,学会宽容,要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凡人意识的确立要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确立宽容意识,这是由世界的多样性,认识的局限性,人性的多面性和市场经济形态决定的,人们不容宽的哲学根源在于:个体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个体意志上的自我中心和个人对无限性的寻求,明白了造成不宽容的原因和确立宽容意识的必要性,当代人可以自觉地确立宽容意识。  相似文献   

18.
领导班子建设中需要克服的几个问题孔宪平要建设一支作风实、特别能战斗的领导班子,就必须要注意克服以下六个类型的问题。──宽容型。个别班子成员之间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们往往抱着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不敢正视存在的问题,信奉“多栽花...  相似文献   

19.
我为何而生     
这是2005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听着时间滴哒流逝。窗外华灯溢彩,远远的有鞭炮声传来。手机铃声不停响起,是朋友们发来的祝福短信。这一切提醒我,2005年就要过去,崭新的2006年,将是什么样子?2006年,我要更宽容!宽容是上天恩赐的礼物,是生命中的和煦阳光,宽容是一种肚量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充分体现在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的精神,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它还具有宽容意识这一可贵的一面.导致新文化运动最后彻底分裂的原因,不是内部成员在要不要宽容问题上的分歧,而在于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走革命道路等根本问题上的分歧,这是两种不同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根本分歧.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道路根本走不通,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