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元1989年对广东来说大概是“民工年”。不知从哪里传开的民瑶:“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鼓动着数以百万计的民工蜂拥南下! 广州火车站,这个进出广州的门户成了矛盾的集中点。广州站的运量近年来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春节时的旅客人数更比平常上升30%,如今又一下子冒出了要疏运的50万人,怎么办? 然而,经过紧张运筹,在繁忙的“春运”40天里,广州站安全运送了包括民工在内的134.7万多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基建工程大量压缩,数以百万计的民工重新返回田野,然而,在广州市海珠区高楼林立的一个角落里,却长期居住着几百名民工,形成都市里的“村庄”——江南民工村。安居乐业与周围的建筑群相比,江南民工村的房舍显得矮小、简陋。然而这个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8幢单层砖瓦结构房的村落,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着户口的城市公民)常将城市边缘生活的民工称为“他们”,但“我们”实在忘了,“他们”其实也是“我们”中的成员,大家一样生活在城市里,理应担当共同的危机,分享共同的福祉。  相似文献   

4.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百万民工下珠江”的民工潮几乎每年都要震撼广东一次。谁也说不清在广东的打工仔外来妹到底有多少,但谁都明白,如果今天他们突然走了,广东成千上万的企业将立即关门。随着广东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转换,广东的外来大军的结构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一批批高等院校的莘莘学子和专门人才,在南下队伍里亮出了新的番号和旗帜。尽管他们人数远不如民工大军,但释放的能量却远非打工仔们可比。这是不同层次的较量,是量与质的两个不同范畴。孔雀南飞,摇动羽翼,振荡出不同韵律和节奏的多重乐曲。“追求保险式的发展”“我是带着我的科研成果,通过组织调到广东来的。”来自山西的韩工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绿尘 《法制博览》2009,(2):45-45
我的一篇小文《坐在马路上梳头的民工媳妇》在博客上发表后,引来不少网友发表评论:有同情民工的不公正待遇的,有为之抱不平的,还有表达赞美的。一个未署名的网友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坚韧的人民。”另一个网友说:“他们赚钱真不容易,我除了佩服,别无话说。”  相似文献   

6.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他正作业回来.他一米七几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上还存留着清理小广告时的纸屑.他那朴实、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我的同事、北京环卫集团第三分公司道路作业三中心张元亮,同事们都叫他亮子,一名普普通通清理小广告的环卫工人. 在亮子的印象中,几年前的北京城大街小巷里都有着小广告的影子.电线杆上、人行道上、墙面上都贴着“办证”、“贷款”,它们被称为“城市牛皮癣”,清理过一波之后,没过几天又重新贴上.  相似文献   

7.
钢铁大王卡内基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天早上,洛伯里先生邀请我去他家。寒暄过后,他把一个信封递给我说:“请你把写这信封的秘书辞掉。”当时我大感惊异。“为什么?”我问,“这个秘书平时做事十分认真,品行也很不错,他有什么事得罪你吗?”洛伯里指着信封上的一行名字说:“他怎么可以把我的姓氏写错?”我说:“这种笔误难免,即使写错了,也不过是粗心而已,何必当做一件了不起的事?至今我每天收到的许多信件中,就有十分之二三把我的名字拼错。如果对这种事情都要计较,也许我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相似文献   

8.
吴先生是单位里的“读报积极分子”,他对报纸电视上的一切信息都深信不疑,特别对于广告,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发烧友”。每天清晨起床,吴先生总忘不了擦一点面霜,这一良好习惯正得益于几年前的一则广告。在那则著名的电视广告里,他第一次吃惊地知道,他的脸部原来是一块肥沃的“养殖场”,生长着上亿只肉眼看不见、叫“螨虫”的可怕的小动物,而这种面霜正是螨虫的唯一克星。  相似文献   

9.
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傍晚,在小北路个体经营的“斌斌”桌球室里,四个青年工人在打桌球赌博,商定每局赌二元。甘某连输了五局后,李某把击球棒一横,把手一伸:“先把这十元拿来再说。”甘某也把眼一瞪:“你上次输的钱没有给我……”始则争吵,继而动武,四个人打作一团。混战中李某的脸部和右眼角被击伤流血,不敌而逃,他愤愤地喊:“姓甘的输钱赖帐还打人,我和他拼啦。”他跑回家,用啤酒瓶灌满了一瓶汽油,带着龙某直奔甘家。他把汽油瓶狠狠地砸碎在甘某的房子里,  相似文献   

10.
34岁的张博看上去还是个大男孩儿,那张娃娃脸架在微胖的身体上所发出的信号告诉人们,他的整个心灵都阳光灿烂.采访那天,他从工地现赶回来,可能是走的过急,在他摘下安全帽的那一刻,我看见他已经大汗淋漓,那身蓝色的工装也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 张博解释他的“迟到”:“明天市长来,我们得准备准备……”接着又问了一句:“您采访的时间不长吧?”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我们走上了二楼,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双双坐下……  相似文献   

11.
《工会博览》2003,(9):76-76
山东省济南市建管局今年将在全国率先为民工建立“个人档案”,以借此规范农民工进城的管理工作。 据悉,济南市拟建立的“民工档案”  相似文献   

12.
新的火星     
“热”,是不久前在青年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其实,所谓“热”,也就是青年生活中一些有发展趋势的新动态而已。比如“读书热”、“文凭热”、“旅游热”等等实际上,“热”这个概念并不科学。而且,人们谈“热”之时,往往是从一些表面的现象着眼,多是局限于生活领域。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透视更深一点,也许就可以探测到青年们政治上、思想上那些灼热的新的火星: 星星星火星之一: 在广州市郊白鹤洞的一间工厂里,有一位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只顾埋头生产争奖金的青年工人,大家都叫他做“奖金张”。最近,他却一反常态,捧起马列著作大部头,看得津津有味。车间团支部书记好奇地问他为啥?他却回答说,你们别看我好象是不读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一位大学生写信给某位著名的心理医疗教授。他问:“一个大学生,家庭抛弃了他,恋人离开了他,过去得意的学习生活也远离了他,除了自杀,他还有第二条路吗?”在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壁报上,人们发现了下面这样一首诗: “在我生命里,心与我同行。那是片开发不尽、生生不息的次生林……偶尔,它也有被盲目砍伐的时候;经常,更多的黄叶悄然自落。”当我们打开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档案,看到了那绿荫遮不住的荒漠……  相似文献   

14.
上千万走南闯北的四川民工终于有了寻求温暖和救急的“家”。近日,专职为遍布于全国各地四川民工提供风险救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岗位中介等服  相似文献   

15.
提起张秉贵这个名字,北京百姓马上就会想到了两个说法:“一抓准”和“一团火精神”.这位当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把劳模的风范留在了人们心间.今天,他的儿子张朝和站到了父亲的柜台前,抓起一把糖放到电子秤上,是否也能像父亲当年那样“一抓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温他父亲那种热爱工作,在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倾情注入的那种职业精神.如今商场里早已经用电子秤替换了手动秤,顾客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变化.站在父亲柜台后面的张朝和胸前挂着一块特殊的工作牌子,上面刻着“子承父业”.马来西亚儒学家张弓曾在他写的《寻找张秉贵》文章中写道:“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个工作牌子.”如何“子承父业”?曾经是张朝和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6.
“布鞋”和“院士”这两个名词原本没什么关联,放在一起的原因出自网民,出自这位其貌非常非常普通的院士李小文.也恰恰正是他与大家习惯印象中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的形象有较大区别,所以连《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等武侠剧里的高人都被网民安在了他的头上.他自称黄老邪;在北师大,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穿布鞋讲课的习惯,也使他成了标志性人物.江西博友肖重发回忆,几年前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急需用钱,当时远在重庆访学的李院士听闻消息,马上将一万元积蓄辗转打给肖重发.肖重发感叹,李院士不仅是科学上的泰斗,也是有大爱的人.大学时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或许李小文生前也没有意识到,他在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的身份在百姓心中竟然不如“布鞋院士”的名气大.但世人清楚,他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这就是学者之风啊.他在处世中的随性、本真和善良就是做正人君子的骨气.学者之风,君子之骨融在一起,就形成了学术界与大众共同敬佩的风骨.  相似文献   

17.
这已成一种固定而陈旧的风景:每年春节刚过,各路民工大军如暴雨之后的山洪,一股股沿铁路、公路奔流而下,最后不约而同地汇集到广东这块“淘金”的热土。但是,有谁注意过,在水上,广东也悄悄涌动着“盲流”潮。  相似文献   

18.
朋友,你到过香港吗?假如你留意的话,走在九龙最大的一条街上——弥敦道,快到油麻地的伦敦大酒家斜对面,你会看到大厦墙壁上四个赫然大字:林真教授。你还可以在地铁站、香港大会堂、电视里、报纸上,看到他的形象,听到他的演讲,读到他的文章。林真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个“睇相佬”(看相算命),江湖术士,如今发达了,也来附庸风雅。其实,香港文坛素来沉寂,作家地位低微,入息有限,未见有人以作家为荣者。“万般皆下品,唯有金钱高”的香港,视作家为草芥,一向称为“写稿佬”、“爬格子动物”。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沈阳市一间小学里,有一个神秘的小学生。他每天上下学都有一部豪华小轿车接送,还有保镖作陪。在学校里他改名换姓,除了校长一人外,谁也不知其真实姓名、来历。他是什么大“高干”的子女吗?否。谜底揭穿:原来他是一个个体户的儿子,个体户拥有500万元财产,生怕歹人绑架儿子以要挟,干是采取了以上的防范措施。看来,今后“高户子弟”的身价还会上涨,可  相似文献   

20.
年岁逼近之时,正是民工返乡过年潮滚滚而来之日。汽车票一再告急,铁路不堪“忍辱负重”。但是家得回,年也得过,今年的民工怎么走?这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据报载:航运方面,以往春运期间唱主角的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回乡客已被民工所取代。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仅广州白云机场就运送了12万多民工返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