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将"民意"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最主要的指标,让人民群众来监督、考核和评价干部,参与干部选任的"民评官"的方式应该积极推进."民评官"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贯彻和创新;"民评官"与"党管干部"的原则并不矛盾.四川等地在推进"民评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对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挑官",就是被调整的干部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务、岗位等方面向组织讨价还价,要求去一些"有油水"的部门,不愿去所谓的"清水衙门"工作.这种现象干扰着干部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张迁 《瞭望》2007,(22)
媒体披露,中组部在十七大召开之前,对全国各地新任组织部长进行轮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优良的作风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七大。组织部长可谓“选官的官”,他们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选官的官”选择什么样的领导干部,关系到十  相似文献   

4.
"官出数字"现象的病源在于当前不切实际的目标考核体系和"数字出官"的干部评价任用机制.从当前来看,具体体现在:各级决策者未能正确地理解和对待"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5.
对跑官要官者公开曝光湖南方东曙最近,湖南省常宁市委在市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对两个跑官要官的干部公开曝光,并当场将他们送的钱转交给市廉政办。这一举动,实在令人拍手称快。跑官要官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歪风邪气,严重地干扰了党的干部路线的贯彻执行,极大地...  相似文献   

6.
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日前在其休息室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其实,类似这样的举措现实中还有不少,这既说明了当前一些地方跑官要官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反映了各级党组织制止跑官要官现象的坚决态度。跑官要官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些地方干部职务方面的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领导干部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得失看人用人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正因为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人治”因素比较严重,制度和机制性因素作用难以发挥,才使极  相似文献   

7.
一些地方换届后,陆续见到铁腕治吏的革新措施。譬如要求本地媒体提供负面新闻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细化领导干部问责等。面对这些新举措的压力,有地方的一位局级干部说:现在当官累。以前嫌官小,现在嫌官大,官越大责任越大!这话发人深思。官场的升迁是大多数官员梦寐以求的。官本位的实权带给官员的好处既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题目原是《提高干部的政治道德》,为了便于记忆,便于监督,改为《做官的要讲官德》。官就是干部。“干部”是外来语,“官”才是中国的传统称呼。官住的叫官邸,官骑的叫官骑,官穿的叫官衣,还有官奴、官婢什么的,此外,还有“官柳”。杜甫的《西郊》写道:“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中国虽有把丈夫、把男性称“官人”的,但毕竟是少数。就是在把干部称作干部以后,在规范语言中,仍然有把干部称作“官”的,军官、武官、外交官都是官。  相似文献   

9.
张中瑞 《理论探索》2002,3(6):59-60
实现干部制度的法治化和实行依法治官 ,是建设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是完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干部制度法治化的重大意义体现为 :实行依法治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是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的关键 ;完善干部选拔的考试和选举 ,是依法治官的必备程序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6,(3)
正辛士红2015年11月11日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指出,所谓"热官",就是那些管人、管钱、管物、管审批、管招生等的领导和干部。官不在大,有权则灵。"热官"之热,是因为权力炙手可热,进而有求于己的人踏破了门槛,热闹了门庭。俗话说,有油水的地方易滑倒。如果说当官是高危职业的话,那么"热官"则是超高危职业。谁权重势大、谁能够说了算,马上就成为别人公关的对象,各种诱惑会纷至沓来,各种算计会不期而至,各种馅  相似文献   

11.
某人口不足万人之乡,国家干部20人,而乡政府自行招聘的编外干部,却多达70人。这些被群众称为“临时官”的编外干部,每月每人享受固定工资百元以上,再加上各种补助,乡里对这批临时官每月要开支近万元。由于“临时官”在皇粮编制之外,所以这笔开销就只有向农民摊派解决。  相似文献   

12.
从这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 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 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已经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一些地方跑官卖官骗官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多起谋官害命的触目惊心的事例。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因此,在干部制度改革中,要着力改变当前对领导干部监督软弱乏力的问题。 针对出现的新的情况,近些年来我们党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上,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同用人上的不…  相似文献   

13.
现在,跑官要官、行贿买官、拉票贿选、作假骗官、屡禁不止,造成这种不良状况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是—— 选任工作各环节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虽然在健全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但这些制度  相似文献   

14.
试析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人事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便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官不能民的现象严重;干部路线走入两大误区;考核干部的手段过于简单,评价干部的准确性不高;缺乏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机制,干部人事制度上"暗箱操作"的方式没有打破;党管干部原则至今没有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一句“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媒体的关注。议论的焦点集中在:当官到底该不该像官。张云泉是主张“当官不可像官”的,所以,他骑自行车上班,维修公共厕所时自己跳到粪池子里,在接待和处理上访时还总是赔礼赔罪赔钱……有些官员,出行有轿车,住宿进宾馆,吃饭入酒楼,平日里“一尘不染”,偶尔与群众打个照面也是拿腔拿调的,显出一番“与众不同”的样子。与他们相比,张云泉真是太不像官了。  相似文献   

16.
正报载,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这位因衡阳贿选案落马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当地官场评价他"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官"。他守住了"为人之德",却失缺了"为官之德"。"不贪腐便是好官"是"童名谦式悲剧"的最大教训。当下,随着反腐运动的不断深入,毋容讳言,有些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庸懒散软"等现象,有些干部认为"为官难","做事容易犯错误",担心反腐烈火殃及自身,终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干部,究竟是人民的"勤务员",还是人民的"父母官",《江泽民文选》中的"公仆理论"早已说得非常清楚.可是我们某些领导干部、某些主流媒体、某些新闻记者至今仍旧非常糊涂甚至非常荒谬,不仅在头脑中而且在口头上文字上屏幕上继续把封建专制主义的"官父子民"思想作为处理干群关系和从事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从而对封建主义的"父母官"提法津津乐道,"施之者"不怕"失体","受之者"也不怕"增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封建主义残余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需要从"人民公仆"提法的理论渊源、"人民公仆"理论的重新构建和"人民公仆"理论的基本要求等三个不同层面,系统阐明对干部和人民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厘清官民关系的历史变迁,弄清"父母官"、"勤务员"、"人民公仆"和"社会主人"等提法的历史由来.以此为目的,对《江泽民文选》中的"公仆理论"作出历史学与政治学的科学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7道民主推荐、7道民主考察和1道常委会、全委会民主票决制,是干部提拔的"防腐剂",造就优秀干部的"孵化器"选拔干部如何杜绝"跑官要官"?如何避免"领导打招呼"?如何防范"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拉帮结派"?如何改变"一人说了算"或"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绩看干部的优劣,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作风,反映了任人为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从客观上增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透明度,能有效地防止和抵制"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但是,如果认为实绩就是一切,搞"唯实绩论",恐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