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在后苏联空间国家突然拥有国家主权的条件下,新政治精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治-法律空间。对这些国家而言,设计与现实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稳定的国家体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家政策的过程过于拖延,前景令人质疑,而且即将面临政治代际更替的全新挑战。后苏联空间非常复杂,但也因此是研究和政治设计的重要地区。20多年的实践表明,不应期待后苏联空间的快速转型。大多数后苏联空间国家未完成国家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使形势复杂化,可能导致巨大的变数,包括冲突和诉诸武力。但是,外部环境仍逼迫变革。对于后苏联空间国家而言,变革具有政治理性化和政治制度形式化的目的,包括以法律形式固定政治制度和强制政治设计者更多地在正式法律范围内行事,而达到上述目的的选择包括革命性变革或"自上而下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共同体到后古典民族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演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解朴 《欧洲研究》2012,(2):33-48,160
长期封建割据造成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晚于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其建立民族国家的路径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由血缘、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受到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较为特殊,这也决定了其融入西方过程的曲折与漫长。20世纪90年代,两德重新统一后,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样进入后古典民族国家形态,将主权部分地让渡给超国家共同体。德国民族国家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欧盟治理结构中的"新德国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东欧国家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7年,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总体上呈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与这些国家转型后形成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冲击,从多个侧面分析相关原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国家失效代表了国家构建进程的中断或是逆转。本文梳理了国家构建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国家构建进程中存在的“双重悖论”问题。围绕国家构建的“双重悖论”,文章分别剖析了民主刚果独立后两个阶段的国家构建历程,进而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民主刚果走向国家失效的原因。分析表明,“国家权力的个人化”不仅无法持续性地推动国家构建进程,甚至有...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提上东亚各国的政治议程,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东亚国家政府的推动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本文认为,国家利益具有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国家采取外部行动的时候,并不总是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利益的结构优化和合理化亦是国家的首要目标.东亚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中国实现国家利益结构的优化,而只有逐步转变国家利益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合作的、注重区域整体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才能保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新华 《东南亚研究》2011,(1):79-83,94
清代东南亚国家有向中国进贡驯象的惯例。这些驯象进入中国境内后按照固定的线路行走,到达北京后,由清廷专设的驯象所进行管理。居住在宣武门内的象房里的大象,得到管理人员的精细照顾,主要被清廷当做礼仪大象使用。19世纪中后期,随着越南、缅甸被西方国家占领,东南亚国家停止了向中国进贡驯象。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后,英国工党领导层提出并不断强化了建设"全民国家政党"(One Nation Party)的新理念。然而,2014年下半年后,工党又开始逐渐淡化了这一提法,在2015年大选的竞选纲领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一概念。颇具戏剧性的是,5月8日卡梅伦在当选的第一时间,就明确表示保守党要成为"全民国家政党"。他声称:"我们必须保证把国家团结在一起……,我们将作为‘全民国家政党'治理国家。这意味着确保使我们国家的各个部分能分享经济复苏的成果,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东部还是西部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是俄罗斯国内最复杂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叶利钦政府1996年出台的《俄联邦民族政策构想》是当代俄罗斯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首次尝试,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普京重任总统后着手推出新的民族政策战略。2012年12月19日出台的《2025年前俄联邦国家民族政策的战略》阐释了俄联邦民族(种族)间关系状况,规定了俄联邦国家民族政策的目标、原则、优先方向与任务,并构建了实施俄联邦国家民族政策的机制,试图以此塑造俄罗斯国家民族意识,重振大国雄风。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区域定位指数来分析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变化,以及独联体国家向俄罗斯出口产品的市场地位。通过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加入目标解释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以物理距离表示的沉没成本等传统变量均是影响俄罗斯贸易流量的因素。金融危机后,虽然俄罗斯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但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国家明显地表现出离心力,金融危机显著降低了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但自由贸易的签订,例如欧亚经济共同体,可以显著改善双方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印尼是东南亚国家中土地最广阔,物产最丰富,人力最充足的国家,然而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他国。印尼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一个农业国家的经济,能否有较快速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农村工业化的程度。印尼独立后40多年,农村工业化成效甚微。为更典型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各国和苏联制度变更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经济私有化道路。有的国家实行私有化后,经济明显增长,但有的国家反而下降。因此,私有化并不是万灵药方,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中东欧各国实行私有化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类;1.以普遍私有化(或称大众私有化)为主的私有化,即主要是将国家财产即国有企业的产权分发给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美国开始酝酿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调整。20世纪90年代是调整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完成了对冷战后美国安全环境的评估,确定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方向。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国内以及国际政治的变化,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逐渐形成。在以“先发制人”战略为核心的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中,打击“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和防止崛起大国挑战美国霸权两个目标被巧妙地统一在一起,“先发制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欧洲战略格局的变化最为巨大,在从旧格局向新格局过渡时期,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争取战略优势和在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欧洲国家或集团之间战略性争夺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 ,安全观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 ,正在由传统安全观向新型安全观过渡。当前的安全观可分为三类 :传统安全观、过渡型安全观和新型安全观。受安全观制约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可分为三类 :军事型、军事与发展结合型和发展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占主导地位的安全观是过渡型安全观 ,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军事与发展结合型国家安全战略。对于俄罗斯来说 ,制定“国家安全构想”是冷战后才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因此 ,它不可能不受到安全观转型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安全观转型的视角来评析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国内既有研究较少讨论北欧国家"小国军事化行动"倾向的产生原因。冷战结束后,美国和北约主导的武装干涉行动全程都有北欧国家的参与,其中丹麦对武力的使用更有显著的偏好。这挑战了国际社会对北欧社群"和平中立"的传统认知。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小国关注度的提高,对北欧国家的研究也不能仅限于社会民主福利的讨论。本文借助第三类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分析了国际体系层面提供给北欧国家的信息范围和性质,认为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刺激了北欧国家的对外政策转向。它们将整合后的单元层次因素视为干预变量,增强或扭曲了体系刺激,造成了冷战结束后北欧国家采取整体追随美国和北约,但在具体实践中又产生分野的不同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6.
信任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东亚一体化进程和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那么,引起东亚国家间信任生成与流失的逻辑是什么?文章试图从国家本体性安全与维护国家本体性安全的国际秩序这两个变量的互动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东亚国际秩序、国家本体性安全与国家间信任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即在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本体性安全的国际秩序中,国家间的信任水平较高;而在无法有效维护国家本体性安全的国际秩序中,国家间的信任水平较低。依据这一逻辑,文章在考察了这两个变量在东亚国际秩序演化进程中的相互关系后,重点关注后冷战时期东亚国家间信任的变动,并指出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一方面提供了维护各国本体性安全的保障,引起东亚国家间信任的生成,另一方面又激发了东亚国家的本体性安全需求,引起东亚国家间信任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中东欧国家政党与政治结构有着特殊的不稳定性,而这个不稳定性与中东欧国家社会、经济转型高度关联。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于这一不稳定性的担忧。通过对选举结果的实证研究并全面分析和梳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变迁的总体结构后可以发现,中右、中左两大政治力量主导政坛的格局没有发生动摇,任何意识形态的极端势力也没有利用金融危机崛起。这就需要讨论中东欧国家转型过程中具有特色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并对其影响政府运作进行研究,为把握中东欧国家目前的政党政治转型特征提供有分析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赵亮波 《新民周刊》2012,(41):82-82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然而,对于"国家秘密"的界定必须清楚。这年头,所谓的"国家秘密"越来越多了。官员的财产是"国家秘密",贪官背后的女明星是"国家秘密",甚至,领导干部的简历居然也成了"秘密"。近有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办统战部副主任莫王松,严重醉驾后却以"行驶距离短"而免责,引发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19.
刘军 《俄罗斯研究》2006,35(4):5-10
冷战后的俄罗斯丧失了帝国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国家定位。关于俄罗斯国家定位,从内部看是如何处理帝国后遗症与走向正常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外部看是关于走向西方与面向欧亚之间的矛盾。在经历国内政治、经济的艰难转型以及对外的外交博弈,帝国之后的俄罗斯其国家定位必然是建设在面向欧亚基础上的正常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收益偏好选择是国际关系理论争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争论主要发生于结构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各流派之间。然而,如果将时代性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则可以在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矛盾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本文以二战后对外援助的援助国之间关系作为案例,探索二战后国际力量格局、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政治议题转变对国家收益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二战后的对外援助政策经历了相对收益主导阶段和绝对收益上升阶段。在前一阶段中,国家的对外援助呈现出竞争性的特征,以追求相对收益为主,双边援助是其主要手段;在后一阶段中,国家更关注绝对收益,各国援助理念中的合作性因素增加,多边援助所占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