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一个私塾老先生,每天早晨要吃十个元宵。给他买元宵的是一个经他细心挑选出来的、品行很好的学生。能被选中给先生买元宵,当然是无上的光荣,于是这学生每天起得早早的,买了元宵送给先生。有一天,这个学生端着一碗元宵跨进大门,经过竹林的时候,忽然用手在碗里  相似文献   

2.
元號 《检察风云》2006,(15):76-77
我的曾外祖母,我很怀念她.我小的时候,见她经常临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帖,蝇头小楷,写得一手好字.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哪位女性比她小楷写得更好,就是现在拍卖会上,价位颇高的现代书画作品,在我看来书法的功力也实在不能和她相比.  相似文献   

3.
启功先生在生活中十分幽默,经常令人忍俊不禁. 先生为人随和,对于求字者几乎有求必应.就连来家里维修水管电线的工人,事毕之后也笑吟吟地说:"来,我给你写一幅字."不过先生也有有所不为之时.  相似文献   

4.
刘亚 《方圆》2024,(7):20-21
<正>采访时,先生的许多话让我常觉羞愧。现在年轻人常把“退休”二字挂嘴边,但认真、坚定地说出“永不退休”的却是一位九旬老人 从高铭暄、王作富、陈光中到张晋藩先生,这是我采访的四位“90后”法学家。同样是法学界泰斗、学科奠基人,同样是90岁以上一生献给法学事业,除王作富先生已过世外,其他三位仍然在“超期服役”,每天坚持数小时的工作,但笑称“以工作为乐”“永不退休”“一生不悔”,堪称法学界“卷王”。  相似文献   

5.
铁肩与妙手     
张士河 《山东审判》2013,(3):117-118
一直很喜欢李大钊先生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日读史,才发现自己又犯了不求甚解的毛病:原来此句出自明代忠臣杨继盛,是他在甘肃临洮超然书院讲学时所撰,原句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钊先生不过是秉承了拿来主义的精神,将"辣"改为"妙",一字之改,使这一名句广泛流传。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直隶  相似文献   

6.
《保富法》一书是聂云台先生所著,全文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共计13000多字。聂云台先生编写此书,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了这本震撼人心的好书。它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怎样才能真正的保有财富,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罗素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火鸡,从小被人喂养。每次得到食物都使它相信生命的一般法则就是得到友善人类的喂养。感恩节前的星期三下午,当它来到喂食的人身边时,那只每天喂食的手拧断了它的  相似文献   

8.
工作日记     
局长老秦从江浙考察归来,带回一条宝贵的经验--上班必须记"工作日记",我们每人都领了一本精美的日记本。 过去,大李从来不扫地,不抹桌子,自从记日记后,变勤快了。他的"日记"常常这样写:"×月×日上午,打开办公室门,又去卫生间打了一盆水,在水里搓了搓抹布,便开始抹桌子,先是老马的,再是刘胜的,再是……"大李的字本来就大,稍微记详细一点,一页纸就写光了。而刘胜一贯小气,每天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房间     
朱珠 《江淮法治》2013,(4):38-39
德国莱比锡的市区,一座老式的住宅里发生了一起奇怪的凶杀案。事情发生在初冬的一个早晨,企业巨头梅隆先生的管家像往常一样,托着早餐盘来到主人的卧室外。梅隆先生年事已高,没有子女,每天工作得比较迟,第二天照例要睡个懒觉,因此早点总是在床上吃的。管家敲了几次门,没有听到老人的召唤,以为他还睡着,便轻  相似文献   

10.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晚号劬堂,又号(犮皿)山髯;江苏省镇江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图书馆事业家。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年是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因撰此文概述先生生平业迹,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1.
萨苏 《公民与法治》2011,(12):40-41
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人物。在《笑傲江湖》一书比武孤山梅庄一节中,他写过一段相当精彩的文字来形容令狐冲与“一字电剑”丁坚之战。金庸先生解释丁坚到梅庄为仆役十年的原因时说:“当年丁坚乃是败在一个盲眼独行大盗手下,只因对手眼盲,听声辨形,这一字电剑的慑人声势便无所施其技。”这个大盗“逼得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幸得江南四友出手相救解困,他才投身梅庄,甘为厮役”。  相似文献   

12.
艾伦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钢琴家。可她这个梦想直到80岁也没有实现,原因就是她每天都能为自己不练琴找到理由。艾伦的父亲从小就对艾伦寄予厚望,也希望艾伦能成为一名钢琴家。艾伦10岁的时候.父亲倾其所有买了一架钢琴,可是艾伦练了一会就没兴趣了,不是对老师说手疼,就是说身体不舒服。艾伦每天用各种理由放任着自己的懒惰。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而她的钢琴也被杂物埋在了墙角,尘土把琴键的缝隙都填满了。  相似文献   

13.
欲盖弥彰     
朱珠 《江淮法治》2013,(12):40-41
法医普利德先生刚离开警察局那阵子,心里空空荡荡的。想到自己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警察局办案那么多年,每天在手术台上解剖尸体、化验血液、印查指纹,忙得常常饭都顾不上吃,早就盼着退休的这一天。可如今真的退休了,反倒又觉得寂寞难耐。  相似文献   

14.
笔者因公赴日本、澳门考察垃圾处理.其间,系统直观地观摩了解了日本垃圾处理的方方面面. 第一怪:出门拎着垃圾袋 日本的男人们每天早上出门,都是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拎着垃圾袋,把垃圾送往定点堆放的地点或丢入公寓一层的垃圾收集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知识产权界著名律师朱妙春先生执业25年.在认真办案之余,他著书立说,一字一行,用心血与汗水写出了300余万字,已经出版了9部著作。他因此被业界友人誉为“朱妙春现象”。这个美誉不仅指他的认真办案和著书立说,还应该包括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16.
铁窗之内,一个被判处死刑的贩毒女犯折叠了一千只纸鹤,每只纸鹤上写着一个字。雪白的纸,鲜红的纸。折叠,剪修,手中的纸很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鹤。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她用颤抖的手在纸鹤上写下一个字:痛。接着,她叠好了第二只纸鹤。在纸鹤上写:悔。一只又一只纸鹤,每只鹤上写一个字。千只纸鹤,组成了一篇千字文,题为《痛悔人生》。1998年6月,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因贩毒而被判处死刑的女青年董晓阳,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期间,把自己的无穷悔恨叠进了千只纸鹤。  相似文献   

17.
刘绍义 《政府法制》2014,(26):35-35
现代汉语中,一般把“美丽的文词”称为“辞”,谁曾想到,在远古时代,“辞”字原来是犯人的口供. 《说文解字》曰:“辞,讼也。”笔者查了一下《殷墟甲骨文字典》,里面并没有收录“辞”字。细想一下,在那遥远的上古时代,奴隶主可以随意买卖甚至杀戮奴隶,没有法律没有法制,哪里有什么口供,统治者的权力就是法律就是口供。这样看来,甲骨文中没有“辞”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金文的“辞”字,已经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上边是一只手(爪),左下边是用绳子拴着的一双手,右边是个“司”字,表示一个人牵着一个被绳子拴着的人去找专管狱讼的有司录口供。  相似文献   

18.
偶尔读到大连出版社刘成德先生著《蜘蛛的本事》一书,感触颇深。故事是这样开头的:夏天,屋檐下来了一只蜘蛛。它前后左右一转,便选好了地盘,一夜之间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后,它每天悠闲自得,坐等美味佳肴送上门来。蜘蛛的邻居同在屋檐下生活的麻雀瞧见了,很是羡慕。心想:“人家蜘蛛的本事多大呀!每天不用东跑西颠,就有好吃好喝。而我费了那么多劲,还时常填不饱肚子。这里有什么奥妙呢?”于是,它登门求教,毕恭毕敬地请教蜘蛛:“先生,您深居简出,可是生活得却很滋润。请问有何诀窍?”正在闭目养神的蜘蛛听到声音,以…  相似文献   

19.
孟祥海 《政府法制》2013,(26):15-15
我以为梁实秋先生的为文为人可用一个“雅”字概括。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每天上、下午的半个小时里,原本安静的办公室俨然成为证券公司营业部,热闹非凡。”——陈先生说。今年春节过后,陈先生任职的培训咨询公司在每天上、下午正常工作时间段,各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