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30年至1940年,毛泽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撰写了许多理论著作,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其杰出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构建通俗的思想理论体系,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引领内容;采用中国气派的表现手法,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引领方式;维护群众利益,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引领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党的历史方位根本性变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强化学习阵地、丰富学习内容、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注重学习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经验与教训对当前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早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本文着重探讨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学习型政党"思想,这对于新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了重大探索,领导全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建设活动,其中以总路线、总政策的学习为重点,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极富预见性地强调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研究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学习型政党"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建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建设学习型政党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本领由摸索、失误到成熟,再到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中国特色的学习型政党理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洪斌  王爽 《世纪桥》2010,(21):135-136
毛泽东建设学习型政党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本领由摸索、失误,到成熟、再到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中国特色的学习型政党理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全党的学习,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理论方面,他从学习意义、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四个层面,形成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在实践上,他建立集体学习制度、拓展学习阵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建设学习型政党落到实处.总结胡锦涛同志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贡献,对于新形势下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在理论方面,毛泽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重视"思想上建党".他从党建的角度在"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四个层面上成就了他的"学习型政党"思想,构建起中国党的学习教育观.在实践上,他不但加强自我学习,还大力推动全党的学习教育,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做出了艰苦而巨大的努力.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关于"学习型政党"即政党、学习教育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认为,学习是"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战斗力量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他要求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与本领,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挤"和"钻",并注重建立学习制度。毛泽东的学习观对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启示:善于学习是提升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中心环节;端正学风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前提;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审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从毛泽东时代开创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党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学习的认识日渐深化;建设学习型政党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关键在于扫除各种传统障碍,在实践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是毛泽东树立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曾两次号召全党读书,第一次是在延安时期,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这两次全党读书,不仅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还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部署,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键所在.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学以致用,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准确把握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无论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升华和发展.本文在论述"学习"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引领、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实、完善的学习制度保障、科学的学习方法推进.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就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政党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毛泽东将马列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寻找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养分,才能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习思想,从先进性、系统性、实践性、长期性四个方面着手,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由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了艰苦、宝贵的探索,在党的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新的历史时期,汲取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经验,坚持以学习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不断学习来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科学学习方法和优良学风来提高学习效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重视理论学习的思想,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理论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重视理论学习的思想,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思想,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学习型政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学习型政党是具有科学学习理念的政党;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发展创新能力的政党;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健全学习机制的政党.学习型政党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质量;发挥党校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系统的学习制度,保障全员学习、持续学习、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校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先春  邓嫣嫣 《唯实》2011,(7):13-16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早在毛泽东时期就开始成形,主要体现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毛泽东关于认识的实践性、阶级性,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使党内学习有了独特的含义。同时,通过结合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为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提供了为人民服务、民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群众路线、矛盾分析、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们党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政党学习理论,对我们当前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