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体经济的性质有五种看法;(1)个体经济是一种私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发展个体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2)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附属体。因为个体经济从来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它在各个社会形态中都是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相联系并受其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体经济依附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因此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因此,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正如恩格斯讲的“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它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它  相似文献   

2.
党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植、利用、限制”政策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存在三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手工业者组成的个体经济。其中,个体经济虽然在数量上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0%,但由于生产方法落后,它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从属地位。面对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加上刚刚取得革命的胜利,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因而,党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同时,也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扶植、利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根据这个原则,以积极的态度,恢复劳动者个体经济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现阶段我国城镇个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列宁在1921年讲过的:“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为小生产即个体经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然会产生资产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王中全会之前,印江县非公有制经济在所谓“大批资本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愚昧叫喊中,几乎荡然无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中央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个体经济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全县个体工商户仅有3户,从业人员3人,注册资金800元;到1987年个体工商户就发展到了989户,从业人员1548人,注册资金72.6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为5382.l万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1988年全国七届人大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6.
论个体经济     
所谓个体经济,就是以生产资料个人占有,主要依靠个人劳动,劳动者自己养活自己,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为城市居民和农村群众提供劳务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伴随人类社会商品经济的出现而产生,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商品经济形态。然而,个体经济总是依附于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在封建制度下,个体经济受尽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地方割据势力的欺凌、盘剥,处于随时倾家荡产的境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体经济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排挤和控制,随时面临着成为剥削者和雇佣劳动者的抉择;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个体经济也经历了一个改善、限制、取缔、恢复、发展的曲折过程。那么,个体经济有无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确的政策是个体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解放45年,改革15年,我国个体经济走过的是一条“有起有伏、曲折艰辛”的道路。1949年末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者724万人,三年经济恢复期间曾发展到近一千万人;后来经过1953年  相似文献   

8.
古巴几乎没有个体经济,差不多所有人都是抱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一个只有10张桌子的普通咖啡馆,竟有20位拿国家工资的员工。针对这种情况,前不久,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说,政府将对国有部门的约100万名富余员工进行重新安置。对于这次裁减员工,古巴全国总工会负责人说,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妥善安置,但“所有就业岗位要靠每一个城镇和社区自己解决,很多人必须走出办公室去当农民或泥瓦匠”。  相似文献   

9.
个体经济分散庞杂。管得好,是有益的补充;倘失控,会成毁堤之穴。目前个体经济发展迅疾,有人振奋喜悦,也有人视为洪水猛兽。“国营慢慢走,集体快挤掉,个体发财了”的传言,向个体经济管理提出考问:能否管好?怎样去管?南昌市西湖区对个体经济管理的经验可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唯实》1982,(1)
特区的经济性质是什么?许涤新同志说,根据现在情况看,特区经济是多种成份的经济。除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也还存在着个体经济。但是,比重较大的可能是有外资或侨资参加的中外合营企业。现在进行的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的企业也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至于外资或侨资的独资经营,基本说来,那是一种资  相似文献   

11.
在建国头七年中,我们国家已经将农村个体经济基本上改造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0多年之后,党又重新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政策。这种出人意料的变化,自然会使人们去重新思考党在建国头七年的农村个体经济政策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对农村个体经济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正确的。本文仅就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左”的偏差作一初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经济政策。一、农村个体经济政策的实际依据及其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时的农村形势有这样几个特点:(1)除了极少数合作经济外(1950年全国共有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种近似古代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占了绝对优势;(2)这种个体经济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当时每百户只有64头大牲畜,9.7部水车,6.6辆大车;每2户只  相似文献   

12.
潘跃 《党建文汇》2007,(6):40-40
“文革”结束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长期被压抑的生产力突然获得了“松绑”的机会,私营经济(准确的表述,那时应该是个体经济)又悄然崛起。个体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笼罩在政治意识的阴影里。就在吵吵嚷嚷的争论中,个体经济仍然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保留个体经济并允许它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哪些积极作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个体劳动相结合,劳动者自己养活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14.
民营含义的解释是:群众集体经营或私人经营。但是“民营经济”并不是属性的指向。民营经济可以是“国有民营”。也可以是集体、个体、外资、合资、私营等等经济成分的“民营”。“私营经济”与“个私经济”的含义有区别,“个私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含义相同。  相似文献   

15.
城镇个体经济是我国多层次经济结构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生产者自筹资金,自备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劳动,分散经营,通过市场交换其产品和劳务。它们经营的是凡是社会有需要国家又包不下来的行业,如小型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客货运输业、建筑修缮业等。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性质的经济形式,是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小商品生产又叫简单商品生产。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私有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一九五六年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之后,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经济的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人认为,从这以后,在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  相似文献   

17.
一、总的看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私营企业。八十年代初,我们对私营企业采取了“不提倡、不宣传、不取缔”、“看一看”再说的“三不一看”方针。1987年的党中央5号文件,正式提出了“允许存在,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兴利抑弊”的总政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它们发展”的方针,在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改草案中,确立了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198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总则,在舆论导向上过分扩大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以“适当发展”的方针取代了“鼓励发展”的方针。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批判了“恐资病”,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允许剥削制度存在。但是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尤其在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商品生产不发达,允许资金、技术、劳力一定程度的流动和多种方式的结合,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有利的。因此,对农村中新出现的某些经济现象,应当区别对待。例如,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换工,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力不足者为维持生活所请的零工,合作经济之间请季节工或专业工、技术工,等等,均届群众之间的劳动互助或技术协作,都应当允许。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种养业的能手,请帮手、带徒弟,可参照《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执行。对超过上述规定雇请较多帮工的,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而应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一些同志在讲课或写文章时,为了对比说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常常把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概括为“按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按资分配”吗?我以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时,就明确指出:“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人们对当时农村的个体经济问题重新作了认识。本文所说的个体经济,主要指当时农民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生产。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农业六十条》)及其修正草案中,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