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和香港的抗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特殊的战绩。她孤悬华南敌后,坚持抗日武装长达八年,得不到来自外界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和她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及其东江纵队分会联合编纂的《东江纵队图文集》(以下简称《图文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和广州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这是继《东江纵队史》《东江纵队志》后,又一部全面反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权威著作,是东江纵队史乃至华南抗战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东江纵队,总的来说同我党领导的其它抗日武装队伍是一致的,有共性;但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又有其特殊性。研究清楚其特点,并把其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分析,对于全面认识东江纵队在广东抗战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总结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是有重要意义的。东江纵队有多方面的特点, 但主要有以下六个:  相似文献   

4.
港九独立大队——香港地区唯一的抗日武装1942年1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决定在港九地区成立一支抗日武装。1942年2月3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在西贡黄毛应村的教堂宣告成立,不久改称港九独立大队,直属东江纵队司令部。东江纵队派出熟悉港九情况的游击战士、原香港淘化罐头厂工人  相似文献   

5.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6.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在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  相似文献   

7.
王曼 《广东党史》2006,(3):29-30
今年6月30日是东江纵队奉命北撤山东烟台胜利60周年纪念日。6月30日这一天,2583名将士分别从广东与日寇斗争八年得来的抗日根据地奉命来到惠阳大亚湾沙鱼涌海滩集合,准备乘三艘美国坦克登陆舰飘洋过海到山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敌后战场有一支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为了铭记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李原 《党史纵横》2006,(8):48-51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热辽抗日最前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战斗在抗日战场上,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尖兵剧社.她传奇式的经历和光辉业绩,被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广为传颂.尖兵剧社的名字,人人皆晓,至今在老区人民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胡键  陈枫 《党建》2005,(11):42-43
在中国的抗战史中,有一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直接指示的艰难环境中,这支部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中将这支部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支部队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2003年底,在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之际,广东惠州罗浮山下建起东江纵队纪念馆,成为又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5508名烈士用生命铸辉煌金秋,我们来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只见广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