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查讯问言语听解是指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所表达的信息的接收。在侦查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必须掌握言语听解艺术,才能使侦查讯问活动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侦讯言语听解的特点、要求和基本技巧,概括了侦讯言语听解艺术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讯问语言修辞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手段,增强讯问语言的表达效果,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行为良性转化,达到审讯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讯问语言修辞是在十分特殊语境中运用的修辞形式。讯问语言中运用修辞手段要遵守选用讯问语言技巧的原则要求,处理好选用修辞手段和遵循讯问活动的法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讯问语言中选择运用好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语言是讯问环节警察突破嫌疑人语言、心理防线的重要工具,对侦查讯问语言的掌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讯问结果的走向。本文将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讯问实例进行话语分析,从会话策略和社会语用两方面总结具有实用性的讯问言语技巧,这对侦查讯问实践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讯问语言属于应用语言学中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它与其他言语交际有共同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讯问特殊的交际环境,使讯问言语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言语的交际原则。通过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讯问中言语的应用,寻找科学有效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侦查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侦查讯问中的论说是是一种攻防兼备的言语形式。论说的语言应合法、文明、策略和灵活,论说的方式要根据讯问情势的需要选择.论说的内容和形式要兼具逻辑性和感染力。侦查讯问中的论说技巧有正面宣讲式论说、反面批驳式论说、单面论据论说与双面论据论说、交互式论说、逻辑推理式论说和情感感化式论说等。  相似文献   

6.
讯问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是一种特殊语境下的双向交流,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存在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过程。为更好地完成讯问工作,一方面要利用语境因素有效提高讯问言语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需恰当使用模糊性的用语,使语言成为利器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案件讯问中.准确理解犯罪嫌疑人"供述临界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转化机制,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要和外在刺激相瓦作用及供述能量守恒的规律,针对性的采取讯问策略,将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法的特殊作用相互结合,转化犯罪嫌疑人"供述临界心理",达到讯问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评价是了解犯罪嫌疑人讯问心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有24.9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低;有42.3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一般;有32.8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高的主要依据有"讯问中言语态度恶劣"、"引供、诱供"、"刑讯逼供"等13个方面的原因;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低的主要依据有"具有较高的讯问技巧"、"具有较好的讯问态度"、"能通过讯问全面查明案情"等12个方面的原因。期望上述研究结果能对侦查机关和讯问人员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认识问题、更新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讯问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刑事犯罪呈现出国际化、集团化、职业化、智能化、流窜化等特点,犯罪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日趋狡猾,刑事侦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而讯问是获取犯罪直接证据的有效侦查手段,因此把握讯问的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讯问的基本特点入手,探讨了影响讯问的主要因素,提出应遵循讯问的基本原则,正确调控讯问的语言策略和心理策略,合理运用讯问技巧等观点,从而有效把握刑事侦查中讯问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