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0月19日,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对外宣布:在国际商务领域驰骋多年的3位高级“海归”人才已被其正式聘为“年薪1美元的政府官员”,聘期1年。受聘仪式上,3位高级“海归”人才除了接过一份聘期为1年的聘书,同时也拿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1美元年薪。发达国家政府机构常见的“1美元年薪官员”首次在上海政府部门出现.  相似文献   

2.
“海归”者,留学归国人员之谓也。“奶酪”则是对回国后“海归”所过上的幸福生活的一种比喻,它意味着一份稳定待遇丰厚的工作,一幢豪宅,一种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20年前,“海归”在人们印象中就是精英的代名词,是各家用人单位求之不得的人才,身价很高。2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已经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市场经济大步跨越,迅速与国际接轨。现代化手段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国人眼界,不出国门就可以掌握高新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海归”似乎难以独领风骚了。近日,北京中关村某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软件工程师,引来“海归”硕士争相竞聘。于是有人惊呼:“海归”跌价了!  相似文献   

3.
“老海归”与“新海归”,两方资源如何整合,实现双赢合作?  相似文献   

4.
这是个呼唤人才的时代,又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昔日衣锦还乡的“海归”,今日却面临着新的择业难题。在一浪高一浪的归国潮面前,许多曾怀抱“镀金梦”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已不再是职场“板上钉钉”的抢手人才了。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人才强国的今天,“海归”变“海待”,折射出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浅析当前我国的“海归”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措施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海归”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出台政策的规范性,“海归”对自身的合理定位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求职记     
这是一个广义“海归”阿磊和一个“黄毛丫头”小晴的求职故事。故事的结局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黄毛丫头”最终“战胜”了广义“海归”,成功入围。而广义“海归”当起讲师,暂时了断了他曾有的求职梦想。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日下午,中国几大网站几乎同时“爆出”了新当选院士的新闻。在48位工程院院士名单中,人们果然发现了民革青岛市委主委、“海归”博士麦康森教授的名字。他不仅是这次山东省唯一入选的院士,而且还是一位从民革党员中成长的院士。此时,一个由来已久的“传闻”也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2009年12月底报道.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据主管部门介绍.此次纳入征税范围的限售股包括:  相似文献   

9.
“海归”热的降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留洋深造”一度是不错的选择,却在日益变化的就业市场面前失去了旧日的光辉。留学归来却成了在家待业的“海待”一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0.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11.
海归啃老     
花费上百万元到海外留学,归来却仍旧要靠父母供养。报载,上海竟出现了一批“海归啃老族”。  相似文献   

12.
“海归”求职不妨先画个“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人数比例逐年增加,“海归”就业变得更加多元。他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国热与就业难并存、“三千元现象”日趋普遍、“海归”求职缺少职业规划、“海归”对自身认识依然缺乏理智……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3):50-50
4月,国资委会同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近年,在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中,出现了管理层自卖自买。暗箱操作,人为压低转让价格,隐瞒或转移资产,违规融资.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等现象。因此,《暂行规定》特别针对国企“内部人”——管理层受让国有产权订立了细化规定。本刊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终于,《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问世了。我开始收拾散乱的稿件和老照片,翻看着一篇篇的文和一幅幅的图,编书时冒出的种种感想又涌现出来。那时忙于编书顾不得整理那些时不时冒出的零散的感想,而现在正是时候……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海归”这一新词。“海归”指从海外归来的人。“海归”亦是海龟的谐音,为此我查了海龟的资料:“海龟,一种大型海陆两栖动物,很有灵性,习成群活动,即便是游回故乡陆地产卵也是结队而行。最壮观的是海边沙滩上成千上万破壳而出的小海龟奋力爬向大海的景象,小海龟有与生俱来的追寻未谋面母龟足迹的能…  相似文献   

15.
3月11日下午两点,洞头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位苏姓女士的电话,称她的孩子被保姆拐走,要求警方拦住~架即将起飞的航班。随后,冯世伟所在的派出所以及洞头县公安局、温州机场分局迅速展开行动。但经过一番奔波,警方得知报案人只是为了要拦住赌气回娘家的嫂子,“保姆拐带孩子”纯属捏造。为了这个谎言,一趟航班延误一个多小时,警力出动2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6.
孙晓青 《小康》2009,(5):38-39
创业一直都是“海归”群体最为典型的标志之一。在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各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和各类成功管理经验后,他们寻找着国内的产业空白,圆梦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3,(12):60-60
近期,由于上海外企校招的复苏,吸引了大批“海归”回国投简历。企业方面,薪酬、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5项得分较高的外企吸引了约25%;有22.8%愿进相关民企。行业方面,48.5%选择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教育、科研、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税务诉讼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世界诸多国家广泛建立,转让定价纠纷作为一种重要的税务纠纷一直被税务诉讼所关注。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并没有有效的衔接,复议前置的强行设置,举证责任的分配困惑以及诉讼实践中的合法性审查等“制度瑕疵”使税务诉讼运作并不高效。转让定价纠纷的日渐增多、跨国转让定价纠纷的频繁出现促使税务诉讼不得不做出反应,相应的制度都应作出调整,方可应对日益复杂的税务纠纷。  相似文献   

19.
海归创业记     
心怀梦想的海归在学成之后,也选择回到中国各地创业或工作,他们中很多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们海归来说,这是历史机会。我也希望用我所学的知识改进和美化我生活过的地方。”被农民拿铁锹从房间里赶出来。  相似文献   

20.
“海归”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已成为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高校都将引进“海外”教师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并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海外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例如,上海高校引进“海归”教师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并呈现规模化趋势。据上海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5月,上海市科教系统留学回国人员达5152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