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是指农村居民对所需消费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也可以说是对物品花费钱币的能力。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前,先要了解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摸清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演变历程,才能从中找出提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拉动农村消费、优化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对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微观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家庭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费水平下,年龄、人均家庭纯收入、汽车、经营资产、家庭金融总资产和家庭总房产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收入等级、不同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人均家庭纯收入、汽车、经营资产、家庭总房产是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 ,收入分配领域分配不规范、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日益突出。城乡之间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过大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 ,应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而农村地区是近年启动内需的重要市场。文中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基于1995年到2011年的我国省级的面板数据,采用VAR模型,检验了城镇化对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题中之义,这离不开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消费。要探索对策,首先要摸清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剖析现存问题。对此,启动以江苏农村为例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样本调研项目,采用结构性问卷调查法,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5个村庄采集了618个有效样本,深度调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时间、心理、行为、水平、氛围和评价。发现当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结构存在缺陷、观念落后,并分析了问题原因,同时看到了农村文化消费潜力的挖掘可能性,并收集农村居民和相关部门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消费方式日益科学,但农民消费能力不高、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满足率低。构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还受农民收入、农村市场、社会保障、消费政策、消费观念和商品等因素制约,为此,必须加快形成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拉动机制、环境促进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政策激励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商品供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莉 《工会论坛》2010,16(5):59-61
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消费函数主要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和消费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消费函数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78年~2009年山东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通过对比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面的影响,且农村居民的自发消费需求低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略高于城镇居民。由于农村居民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因而启动山东省消费市场的重点在于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文章针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非正式财政的存在、统计技术的不成熟和统计制度的不透明,农村居民的实际负担无法从官方数据中反映出来。但是,从城乡差距入手,可以利用各类公开出版发行的统计资料,运用数理经济模型间接测算出中国农村居民每年的实际税率和政府每年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测度结果表明,自195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负担被严重低估,同时,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负担略为减轻,但是,高税率的长期存在还是不可避免。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不但要注意加大对农业部门的投入,而且还应该关注农村税负的减免。  相似文献   

9.
提高乡村健康公共服务水平以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是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从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使用机会、生活方式与家庭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均等没有影响到农村居民家庭的健康水平,并且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在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要从“物”的提供转变为提高“人”的素养,一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培养农村居民的健康主体意识,二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从小培养“人”的全面素养的发展,实现从外部支持发展向内生动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内需不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如果国内农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的GDP就会翻一倍以上。另一个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欲望欠缺,而有消费欲望的人却消费力不足。这些问题的根源多是制度性的,要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得从重大制度改变入手。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还存在网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需要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新模式,形成便捷的流通环境;整合农村维权资源,形成健全的权益保障环境;提高供给质量,形成安全的供给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2010年度全国31个省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同质性和同构性特征明显,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和出行需要,消费层次整体偏低。有鉴于此,建议通过深化农村居民保险制度改革、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促进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经济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重点围绕贵州农村固定观察点10村800农户及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进行探讨,具体从农户名义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农户实际食品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农户实际住房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农户实际耐用品消费水平等方面来分析。从分析结果看,贵州10村农户的生活水平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已由温饱型上升到目前的奔小康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通过1978-2008年的实际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而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均具有"挤入效应"。但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系数显著小于收入的系数,这说明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程度、变化趋势以及不平等来源等方面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较小,并且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基本消失。而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非常大,虽然也显示出逐渐缩小的趋势,但缩小的幅度很小。作者进一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而造成农村居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因素是因父权制(或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所导致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6.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消费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方面。综合来看,收入决定理论、政府支出决定说、城镇化拉动说、消费信贷决定论等观点影响较大。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界普遍认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其他非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改善农村消费信贷等措施可作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居民的消费也不平衡。因子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方法。用这种方法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有利于根据现状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关注非物质民生 提高厦门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最新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厦门市居民文化消费现状,探讨厦门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抑制性因素,提出主要以发展文化产业来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殷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171-172,17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纷纷将传统旧居拆除改建新式民居。本文从农村居民的认知与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居民拆旧建新的动机以及促使拆旧建新由动机转化为实践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基于身份的农民市民化和基于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现象,凸显了居民主体自觉自愿转变身份的过程。在催生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过程中,更要突出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重塑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角色。浙江与陕西的案例表明,要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必须构建起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政府赋权、市场赋利与社会赋能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激活蕴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动能,从而逐步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品质的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