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家德治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长云 《求索》2005,(11):135-137
文章论述了儒家向往和追求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以及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根本途径德治;揭示了儒家德治思想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人性论根据;阐明了儒家德治思想对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并指出了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曾小梦 《求索》2007,(8):217-219
《礼记》作为一部礼学文献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引《诗》例证。通过对《礼记·坊记》一文的引《诗》研究,可以看出《诗》的功能的扩展,它由政教工具、交际工具而演变为儒家阐发、论证其礼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诗》的丰富意蕴是由其文本自身特征和读者的接受、解释过程共同造就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解释者不断“重铸”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3.
个体偏离与社会统制是儒家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儒家哲学对个体偏离的机制、表现、类型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以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统制方式加以规范,以求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简论儒家社会管理思想的整体观和矛盾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 ,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其中 ,儒家文化关于社会管理方面的思想十分丰富 ,中国社会文明的延续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无不与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对儒家社会管理思想中的整体观和矛盾观作简要的剖析。(一 )儒家社会管理思想的整体观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以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它认为 ,个人、家庭、国家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不同层次的子系统 ,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以个人和家庭的管理为基础 ,以最终实现国家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孟子很早就把民众是否有积怨,看作衡量执政者是否有道的一个标准:"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意为以使民众舒适的原则去役使他们,民众即使劳苦,也不生怨恨;  相似文献   

6.
王耀廷 《长白学刊》2007,(5):153-155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比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怡怡如也的和谐思想、推己及人的人格魅力等。在现实条件下,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反思,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观念与厚黑学对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和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儒家观念和厚黑学中的哪一种内容有利于作为社会和谐的微观层面的人际和谐,并且根据传统理念先验地假设有利于实现人际和谐的是儒家观念。然而,这样的假设并没有被完全证实,相反却发现,儒家观念中的某些成分和厚黑观念的某些成分都可能有利于实现个体心理的低冲动,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而它们中的另一些成分则可能导致个体心理的高冲动,引发人际冲突和社会不和谐。并且,儒家观念和厚黑观念的作用之间存在“互倚性”,儒家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厚黑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厚黑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儒家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最后,对于如何缓解两种观念体系之间的互倚所导致的冲动倾向及其可能导致的社会不和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诸子之中荀子与韩非虽然被划归为不同的流派,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割不断的师承关系,故而二人存在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掘取他们各自的核心思想,即荀子的礼治与韩非的法治,可以对二人做一下总括性的比较.一方面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侧重点;另一方面他们共同重视“法”,展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鸣 《今日浙江》2011,(9):28-29
从今年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到两会上"社会管理创新"议案提案被高度聚焦,中国社会对社会管理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深入分析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背景,认真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要求,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是很有意义的。社会管理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一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仁爱、友善的德性意义,都主张中庸之道,但二人在治国模式上却衍生出了礼治和法治的不同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此后数千年国家治理模式的走向.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礼治与法治的分野的实质在于对权力的论证抑或是制约.  相似文献   

11.
从礼治的核心目的 是平安,平安的前提是礼治,无礼则难以平安,泰卦之前是履卦,礼是去争夺、保平安的前提,小康靠礼来维持等五个方面可论证礼治是儒家平安文化的原型.礼与新时代公安机关所遵循标准的对应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警察的十六字总要求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论证礼治平安文化原型理念,对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发挥教化功能、强化约束效力、增进防腐机能、强化守法自觉、丰富警营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珠宝 《公安研究》2011,(2):15-19,51
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指示精神,南京市公安机关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提出要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思维和实践方向,深化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的任务落实和项目建设,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的环境支撑和组织保障,取得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牛卫东 《求索》2013,(11):114-116
儒家思想具有定国安邦、稳定社会的作用,尤其是儒家管理哲学,儒家管理哲学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儒家管理哲学以"和与争"、"群与分"、"义与利"、"正人"与"正己"、"无为"与"有为"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主要内容。同时,儒家管理哲学建立在人性可塑论上,儒家管理哲学是以修己安人为其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仁、礼、中庸,构筑了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管理哲学是以中庸之道的原则、变易思想的理论、礼法并用的策略所构成的经权方法为其显著特点。儒家管理哲学所蕴涵的丰富精华,经过损益更新,依然具有着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江胜尧 《理论月刊》2012,(1):163-16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标志着我国从十二五起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网络应用的普及给现代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网络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政治生态环境,使社会管理面临新的问题探求网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内在规律及其实践要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新形势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和创  相似文献   

16.
“礼”在《韩诗外传》中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本文通过孟荀之辨、经与权乃至原始察终等命题的分析,说明了韩婴礼治的独特内涵以及在汉代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桔华 《湖湘论坛》2011,24(3):90-94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促使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整个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儒家以"仁"与"礼"为内核构建了和谐论.它是处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的重要准则.它将"天"、"人"、"社会"整体统一起来,将自然系统的和谐、有机体系统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价值意义.然而,其忽略个人主体性的倾向,注重齐一而忽视了关系的多样性的特点.维护封建君统论的导向,构成了自身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一种具有现代理念的和谐.建构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谐,成为儒家和谐论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由进路.  相似文献   

19.
康宇 《长白学刊》2008,(5):20-23
儒家以“仁”与“礼”为内核构建了和谐论,它是处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的重要准则。它将“天”、“人”、“社会”整体统一起来,将自然系统的和谐、有机体系统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价值意义。然而,其忽略个人主体性的倾向,注重齐一而忽视了关系的多样性的特点,维护封建君统论的导向,构成了自身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一种具有现代理念的和谐,建构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谐,成为儒家和谐论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由进路。  相似文献   

20.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  刘镇江  肖祥敏 《前沿》2009,(4):100-103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当前,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人类的情况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我们应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