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前,世界动荡最突出的一点是社会主义在某些地区遭受严重的挫折,主要表现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苏联国内发生的动荡.社会主义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挫折,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但决不能因此而倒退. 我们把当前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看作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暂时现象.西方以为马列主义己过时了,我们认为他们高兴得太早了.我们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一大飞跃.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时写道:"人类社会的史前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实现这样大的一个飞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必然充满了斗争与失败、前进与后退,曲折与成功,特别是当代社会主义还处在开创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更不可能是笔直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与探索性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从《共产党宣言》于一八四八年问世起,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运动,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四十年的路程。其间,既经历了如十月革命胜利、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并与社会主义运动相汇合而奔腾向前的壮观景象,也出现过曲折与失败,当代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开辟着前进的道路。一九五六年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艰难而严峻的转折之年。这年二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长约四小时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时期个人迷信及其严重后果,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批判,在东欧各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与反响。  相似文献   

4.
法治在社会主义历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究其原因 ,除了缺少市场经济等因素之外 ,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也制约和限制了法治的发展。不论是党的成长背景还是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条件 ,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巩固的现实需要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否定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是一致的。我把这两者看作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否定和新陈代谢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自我否定,就不可能进行新陈代谢;如果表面上经过自我否定,却不能实现新陈代谢,这就不能称作社会主义辩证法的自我否定。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近半个世纪在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形势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内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者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变化。这就导致了20世纪末叶世界形势发生了剧变。(一) 二战后,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援助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稳定政局,度过危机;接着依靠第  相似文献   

7.
傅青元 《求知》2001,(2):4-7
社会主义在20世纪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痛苦的经历。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刻间便垮掉了,这对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资产阶级为此欢呼雀跃,胡说什么社会主义已经“寿终正寝”,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结束”,“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然而这不过是他们的阶级愿望而已。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流派、运动和制度等在意识形态上有系统有规律的反映,它的发展历经四百多年和若干个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站在世纪的高度考察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以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过程经历了两次大发展和两次曲折。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一种社会形态为另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国际国内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视这一规律,特别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讳莫如深。他们看到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曲折,便喧嚣社会主义要“大失败”。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同志,受这种喧嚣的迷惑影响,也产生了某些疑虑和困惑。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困难和曲折能够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吗?认真分析、思考并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在当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确立与发展,都要历经无数磨难和曲折一切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从来不是笔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比起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更要艰难和复杂得多。我们这  相似文献   

10.
何智 《学理论》2015,(7):86-8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既经历过前进发展阶段,也遭受过严重挫折时期,但总的来说是不断向前推进的,目前仍处于认识的过程之中。本文通过历史事件节点的划分,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曲折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意识到只有在深刻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并且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布什于2月21~22日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江泽民主席同布什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重大的国家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取得多方面积极的成果。布什此次访华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而且也标志着两国将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在今后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1958年底到1959年庐山会议之前,比较深刻地总结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探索,构成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探索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正确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力图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纠正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中的主观主义错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措施,反对剥夺人民利益的错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经过一个长的历史时期,反对主观主义的超越阶段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学习和利用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10,(1):63-64
《华商报》2009年12月28日刊登马九器的文章指出,近期有两个调查惊心动魄:一是武汉大学一学生团队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选择继续上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上技校和职高的占72%,  相似文献   

14.
戴廉 《瞭望》2005,(51)
2005年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突出的新现象,这是几年来各种探索积淀的成果。 2005年,开始于2002年的文化 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到总结阶段, 试点工作将随后推向全国:一系列与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相关的政 策、法规密集出台;多所“孔子学 院”在海外建立,“中法文化年”、 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带着中国文化走向海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代世界局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兴技术运用于社会生产部门和一些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措施的出台,在战后出现了相对稳定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中出现了曲折,甚至是局部的倒退。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一些敌对势力则宣称:“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二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新社会的最初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方面的成熟程度毕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还保存着较多的旧社会的痕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物质文明不发达,现存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社会主义不完全适应.这具体表现为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新课题,第一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一次提出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这些突破与创新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和社会生活必将产生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进行一次大调整。如何探索和实践这些新课题,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媒体和娱乐形式日趋增多,电视得到了迅速普及,文化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众多的传统舞台艺术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文化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在“九五”期间怎样真抓实干,如何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新一届领导班子作出了新的部署。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厅局长们也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建议和意见。文化部门上下都表示,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争取文化事业的更大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建安 《各界》2008,(3):87-88
屈居"妾"位   鄂尔德特·文绣又名蕙心,是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正宗的满族镶黄旗人,母亲是汉族女子.文绣只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妹妹文珊.   ……  相似文献   

20.
近多年来,我国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严重局面,以致发生了去年春夏之交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在国际,由于帝国主义气焰嚣张的和平演变攻势和执政的共产党内机会主义思想的猖獗,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国际反动势力从内部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在一些地方已经得逞.这表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曲折.这种情况引起一些同志的惶惑和迷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忧心忡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