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创作被要求表达新中国的现代性诉求。为此“现实主义”被进一步规范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过程中,“写灵魂”遭到否定,“典型”这一概念被改造。文学的内部因素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异,现实主义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思考大大弱化,现代性所要求的“人的生成”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二对美国的外交理衾主外交政策的影响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本回顾了这两种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对美国外交影响的变化情况,在整个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多地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理想主义的影响上升;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在美国野强劲抬头。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学潮流,它的主潮趋势,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已见端倪。率领这股文学潮流的是鲁迅,面紧随鲁迅,在“五四”现实主义文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是文学研究会作家群及其代表之一叶圣陶。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受着历史风雨的考验,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小说犹如常青之树,永远流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问,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体现了“真实地反映生活”这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基本停留于真实地反映社会外部形态,即人的“外宇宙”上,这不免有些表面化、简单化了,从而影响了我们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整体把握,也妨碍了我国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的思想,继续从理论上系统地深化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中,文研会诸作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叶圣陶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为丰富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作了较大的贡献,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宝贵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作为“五四”时期“人生派”文学的一员主将,叶圣陶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早期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在谈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有一句话颇为令人深思,“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发展自然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事件”。作为一位有着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贝娄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文学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新认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在当代西方文坛,尽管现代派风靡一时,但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文坛大师所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依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缘起19世纪中叶以后愈演愈烈的“普通法危机”,在继承进步主义法律批判,吸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更为美国化的法律思想路径。法律现实主义主张“反概念主义”的思维模式、“事实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情境主义”的立法/司法技术和“渐进改良主义”的法律发展道路,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官方法学”。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情势和文化氛围的转变,这场运动走向了衰落,但现实主义思维已经深入美国的法律实践和法学教育,并在法律思想领域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历来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被当作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代表人物。其实托尔斯泰的作品之所以魅力无穷,并非仅限于此,与他作品里含有“审丑”成份也不无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然至善”实现过程的反主体性;个体实践自由的非理性和神秘性;主体对自然客体的难以超越性。“审丑”作为20世纪现代美学(或现代感性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应是一个既有别于现实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风格独特的学大师。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六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理论上,竖起了一面“干预生活”的旗帜;在创作上,出现了一批触及时弊的作品。二十年前,它们被认为是“反现实主义”的“毒草”,今天回头看看,人们叉不得不承认它们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带刺的香花。对于这一现象,人们不能不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翻过去又能翻过来,说这样又能说那样,现实主义到底还有没有个基本准则?在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干预派”究竟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法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聪 《北方法学》2009,3(5):51-58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奠基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首次提出了“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这个命题。他所说的“经验”是指法官在遵循先例的前提下,充分根据变化中的社会生活,给予先例以新的生命。这个观点的提出与当时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一些反传统的进步思潮出现有关。这个观点反映出霍姆斯的实用主义法学观,对美国后来的现实主义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批判与歌颂是水火不相容的冤家对头,还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批判,是挑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恶谥,还是伸张正义、护国护民的一个法宝?答案应该是明确的。然而有人对当前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批判特点的创作倾向,竟持非议,将它比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甚至有人以“缺德”大兴问罪之师。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意见分歧,而是一种理论上的颠倒。  相似文献   

13.
司法裁判理论是美国法理学核心问题之一.其中,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争执贯穿始终、交替登台.塔玛纳哈则否认在美国存在法律形式主义时期,并试图纠正将法律现实主义归结为极端规则怀疑主义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司法裁判均衡现实主义”理论,将规则约束与规则怀疑作为其均衡现实主义的两个基点,不仅试图重塑法律现实主义的形象,而且要重构司法裁判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五四”发轫的现代小说,主要接受国外十八、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其意识内涵主要是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和十九世纪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四、五十年代的当代小说,主要接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六、七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小说的“当代性”更为稀薄和欠缺。1979年“伟大的转折”后的新时期小说,就其意识内涵和艺术品性而论,才是真正的当代小说,才是真正的走向世界的文学。它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声明     
我是唐代工部郎杜甫。本人于一千多年前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后来广为流传,特别是诗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备受推崇。我估计,后人之所以评价我是现实主义诗人,恐怕也与这几句经典诗句有关。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因为这几句诗,最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沉重的压力。现在,我不得不发表致歉声明,敬请千百年来的读者见谅,发表声明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家的幽默     
钱国宏 《政府法制》2011,(32):33-33
萧伯纳 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被誉为“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常常是出语如珠玑,令人开颜捧腹。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时被一个骑车的青年人给撞倒了。青年人连忙下车扶起萧伯纳,再三道歉。萧伯纳却没事似的掸掸身上的土,  相似文献   

17.
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愉 《中国法学》2006,1(4):38-51
本文从对美国“新法律现实主义”的评介入手,简要分析了当代法与社会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和方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代法治理念及法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提倡一种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从事实和具体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法学研究方法和立场。  相似文献   

18.
律师“刑辩难”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赓 《中国律师》2003,(1):63-64
律师“刑辩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关注。律师界一些仁人志士不惜牺牲自己的人身自由和执业权利而与“刑辩难”苦苦抗争;一些同仁则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要么远离刑事辩护,要么得过且过,甚至采取麻木不仁的消极态度。可以预见,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困扰着而且还将在今后一定时期继续困扰律师开展刑事辩护业务。“律师刑事辩护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疑问的提出,迫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刑辩难”的出路何在?一、解决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乡土学的本质是现实主义学,偏重于学的社会功能,隐含着或直接表现出对社会和化的批判,体现出乡土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为学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当时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同时与一个熟悉台湾现实生活的本土青年作家群的掘起有关,而“五四”新学的影响在其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不容低估。70年代台湾乡土学找回了失落多年的现实主义人精神,促成了该地区学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人道主义是近代欧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过进步作用。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在确立世界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方面,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二十世纪初期,在神州大陆掀起的一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狂飚中,人道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起被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