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合国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以来,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这个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变革年代,联合国已然滞后于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威胁与挑战,也面临着变革的考验。本文在联合国固有的限制性因素及其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联合国改革的方向以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在战后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在我国外交中的作用和意义,使得加强对联合国全面和系统的学理研究成为迫切需要。联合国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联合国的历史、现实、问题和联合国外交,研究内容包括回顾和总结联合国在75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联合国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权事业中如何坚守多边主义,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维护其基础性地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发挥稳定性作用;综合研究联合国对传统问题的处理,及其对大量新兴问题的应对。从联合国研究到联合国学,是加强我国联合国外交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国际问题研究形成新增长点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联合国在1945年的成立,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MUN)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模拟联合国引入中国。在这十余年里,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是近两三年,模拟联合国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高校和高中范围内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4.
黄超 《国际展望》2014,(4):68-81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联合国峰会,历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援助委员会(OECD/DAC)发布的《塑造21世纪》报告提出的"国际发展目标",并通过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和2001年《执行联合国千年宣言的路线图》予以正式确认,并由2002年《蒙特雷共识》和2005年世界首脑峰会《成果文件》加以丰富和完善。本文突出强调,MDGs并非单纯地缘起于联合国千年峰会:一方面,其全球共识性基础在于20世纪90年代所召开的一系列联合国峰会所达成的诸多行动方案,这促进了MDGs的全球性广泛认同;另一方面,OECD/DAC提出的"国际发展目标"也对MDGs有着重要影响,体现了MDGs形成塑造过程中的大国主导性和以"援助国为中心"的特征。目前,关于制定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讨论已进入关键阶段,能否夯实新目标的全球共识性基础以及能否避免大国主导性,对于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世界和平钟又一次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响起,它预示着,这个战后最大的国际组织即将迎来它的花甲之年。联合国之所以有这么长的生命力自然与它的作用有关。尽管在它成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屡遭磨难和挫折,犯过大大小小的错误,但世界还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不仅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显示着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且在一些矛盾和争端解决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事实证明,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加动荡和混乱的世界。它好比一艘在政治波涛上颠簸行进的航船,尽管船上乘客意见纷纷,甚至相互对立,但谁也不能把别人挤走,或者把这艘船抛开。  相似文献   

6.
与冷战期间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谨慎政策有明显不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在维和行动中同时部署民事和军事人员到指定地区,反映了中国维和行动的观念发生变化。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既是中国跨区域外交的一部分,又是中国人道主义干预等"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安全政策体现。目前,中国的维和人员前往的多为和平脆弱地区,维和人员面临当地武装分子的严重威胁。中国正试图在成为国际安全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和参与联合国解决国内冲突的维和行动间寻求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处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正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拟对联合国在世界环发事务中的作用做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联合国在概念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治理"概念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但本文关注的只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理论争辩,不过,本文也探讨了去殖民化、地方化和人权等与联合国有关的早期观念,而这些观念恰恰是较为晚近的思想所反对的。本文分析的视角侧重学者的看法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工作者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治理"指代一整套公共的和私人的复杂结构和程序,而一些通俗的作家却倾向于认为"治理"就是"统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创建与维持联合国的活动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是联合国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联合国财政预算的最大支持者。美国曾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影响操纵过联合国。战后相当时期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外交的中心舞台,动员世界舆论支持美国政策、立场的讲坛,维护与推进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剖析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演变过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改变世界的大事变 中国和平发展的特征、含义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纪之交上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中,有三个历史事件其影响是世界性的,是全方位的,是极其深刻和深远的。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它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进入冷战后时代。二是本世纪初的“9·11”惨剧,它给冷战后时代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并从根本上深化了人们对冷战后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认识。三就是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恢复性司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数十个国家方兴未艾,仅欧洲就产生了500多个恢复性司法计划。1999年7月,联合国做出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恢复性司法措施》(又称26号决议),2000年7月,维也纳第十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方案的基本原则》,两个文件都强调恢复性司法是未来司法发展的主体。那段时期,笔者在国外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恢复性司法成为犯罪学课程中的热议话题,其中讨论最多的是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特殊的年龄群体还是不分年龄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开始陆续参加联合国的一系列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并以四方之一的独特地位,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与中国军事外交的拓展、中国对维和事务的参与度密切相关。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维和的态度发生转变,从不参与到有限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一时期学界着重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式逐渐多样,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动机与原因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最近几年,中国成为支持联合国维和的中坚力量,学者们开始讨论维和的中国方案,建立"中国维和学"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总体来讲,中外学者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偏重政策性,而维和实践层面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此,需要中外学者采用过程追踪和访谈等方法,与中国从事联合国维和行动人员开展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年中,中国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及在外交中的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对人权问题进行重大外交战略调整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领域的活动,并为丰富国际人权思想、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历史回顾 回顾建国50年的历史,中国对人权问题的国际实践是一个逐步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过程。在50、60年代,中国基本上是被隔离于这个机制之外的。7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入这一机制。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进入90  相似文献   

15.
回顾联合国的历程,它的建立、成长、发展无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紧密相联,而国际格局的变化又与各个时期大国地位的消长相关。联合国是一个充分反映大国在不同时期复杂关系的大舞台。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职能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在解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过程中几乎不能脱离大国干预的影子。本文仅就九十年代大国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以反映在两极格局消失以后,联合国与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政党外交"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体现和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党对外工作的重大转型。与政府外交相比,政党外交具有涉及国家关系、国家利益和党际关系、党的利益的双重属性。政党外交是党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对于促进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与政府外交相比又一显著区别。政党外交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就在80年代中期至末期美苏与东西方发出一片"缓和"之声和人们对"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的时候,自1989年下半年的两年多时间里,世界接连发生了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海湾战争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这些直接牵动世界全局的重大事态,真是风云变幻,举世震撼。世局剧变的种种事态表明,世界已进入了世纪末大震荡时期。人类开始经历缓和与紧张、稳定与动荡的又一种二律背反。这就使人们产生困惑并亟待回答:为什么在美苏及东西方走向缓和的过程中会发生世纪末世界的大震荡?应如何认识和把握这种大震荡现象及其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拟就上述问题试从全球角度提出以下宏观性的若干思考: 一、自80年代末及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风云骤变,世界剧烈震荡,这表明:持续了40多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工党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长达13年之久的连续执政,使其成为这一时期世界上最成功的中左政党。究其成功的原因,与其在80年代初期开始成功地推行绿色战略有关。 一、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环保运动的发展和工党绿色战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可以概括为高潮-低潮-略有起色的发展过程,目前它处于踌躇不前、徘徊犹豫的状况.加利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总共进行了21次维和行动,超过了冷战时期40年13次维和行动的总数,加利时期参加维和行动的人员也从80年代的每年约1万多人,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7.8万多人,同期维和预算经费从每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36亿美元.1995年以后,尤其是安南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后,联合国维和行动一度陷入低潮,维和行动的规模和经费也急剧下降,联合国维和经费预算为8.1 2亿美元,但到1998年又开始回升,据统计,2000年8月联合国的维和人员约有3.6万人,1999年7月~2000年6月,维和经费上升到14.17亿美元,2000年7月~2001年6月为25.82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有两个显著不同的特点:1.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慢的情况下,东亚地区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最活力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地区内的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合作日益活跃,东亚地区所拥有的经济潜力,使本地区经济在90年代仍将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