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块状经济集群创新效应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芸 《知识产权》2008,18(2):92-94
2005年底,浙江省政府提出了由块状经济向集群效应转变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标志着浙江省的产业升级工作迈入了实质性阶段.产业升级的实质就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而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浙江块状经济自主创新的现状和缺乏创新动力的原因,提出了浙江块状经济要实现集群创新效应,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两者内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文章从产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防产业园区作为安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现在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安防产业集群的指导下,推进安防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2011(第二届)中国产业发展大会传出喜讯:华县被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市、区)"称号;县委书记杨森明被授予"‘十一五’推动中国县区产业发展功臣人物"。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为该县颁奖。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称,"中国产业百强县(市区)"是衡量我国县(市、区)产业竞争力的唯一标杆。这次评定的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存在先天缺陷,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产业集群的一些功能(或机制)所创造的独特的竞争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有利因素,很好地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产业缺陷,能帮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参与灵活专业化分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从而获得集合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是指特定时期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从产业成熟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波特为首的战略管理学派明确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美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分别就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变历史,建立了不同的产业集群模式。本文也结合中国国情,将我国的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内陆资源主导型、政府宏观调控型、三螺旋因素合作型以及传统商圈汇集型四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种植蘑菇的地区众多,本文代表性的分析了浙江平湖蘑菇生产,福建"福鼎模式"和湖北徐古蘑菇产业集群的发展,指出我国蘑菇产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等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等,以实现我国蘑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正丹  丁辉 《刑警与科技》2006,(10A):136-137
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珠三角的安防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成为我国安防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和产品集散地。这个产业集群除了安防企业之外,还包含原材料供应商、深圳安防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西部中小企业集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杰 《法制与社会》2011,(16):186-187
企业集群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中小企业集群是企业之间柔性专业化分工、结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空间组织体系。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现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受到诸如低度的社会分化、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传统思想桎梏等因素的制约,但另一方面,我国更面临着诸如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可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等一系列有利的国内与国际条件,因此从总体而言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应在总结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行政生态特征及其规律,选择适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促进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吉林省民营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强化与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e conversion of R&D into commercial new products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basic tene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key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industrial companies. Drawing on the authors' ow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experience with hundreds of US and foreign companie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more effective practices, identifies key barriers and problem areas, and provides some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ing managers.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产业政策的法治化及实施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而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现有的经济体制状况要求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间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干预。在这种体制转型过程中,产业政策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武器。其中产业政策是我国政府最常用的武器,国内学者大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产业政策。试图从经济法学的角度阐述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者对产业政策法的研究成果,力图梳理加以系统化,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望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出版。尤其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研究产业政策法治化以及产业政策法基本内容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加紧对产业政策法研究,对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志方 《法学论坛》2007,22(2):132-136
我国新《公司法》针对我国公司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纳了国内理论研究新成果,借鉴了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在诸多方面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其中一人公司法律地位的确立,则彰显了这一理念.一人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司形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极大挑战.因此,探索一人公司的理论根源,深入分析一人公司的法律本质及价值取向,促使该制度在我国当前国情下正常运行,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慕子怡 《政法学刊》2008,25(2):71-75
CEPA是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更紧密经贸安排协议。CEPA的顺利实施对中国两岸三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CEPA在争端解决方面的规定不完善,现成的机制难以解决CEPA争端,所以应当构建一套争端解决机制。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解决争端方式,如协商、司法、仲裁、WTO专家组等;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功经验。NAFTA的成功经验和在实施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值得CEPA借鉴与充实。  相似文献   

18.
李辉 《时代法学》2010,8(3):87-94
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其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须,另一方面也是国际法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使然。结合近几年日本避税地对策税制对涉华加工贸易的日本企业进行适用的典型案例——船井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案,从日本避税地对策税制对涉华日企的适用态势的截然转变中,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严峻国际法环境,论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Industrial cluster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important locations of innovation. Therefore, several countries have started promotion policies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However,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cluster polic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Project” (ICP) in Japan on the R&D productivity of participants, using a unique dataset of 229 small firms, and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cluster policies. Different from former policy approaches, the ICP aims at building collaborative network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and supports the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regional industries without direct intervention in the clustering process. Thus far, the ICP is similar to indirect support systems adopted by successful European clusters. Our estim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cluster project alone does not affect R&D productivity. Moreover, research collaboration with a partner in the same cluster region decreases R&D productivity both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atents.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D efficiency of local firm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truct wide-rang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within and beyond the clusters, although most clusters focus on the network at a narrowly defined local level. However, cluster participants apply for more patents than others without reducing patent quality when they collaborate with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same cluster region.  相似文献   

20.
冯润  罗浩 《政法学刊》2014,(1):32-35
市场监管是经济规律有效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然而我国的市场监管却存在诸多漏洞,需要从美国成熟的市场体系中借鉴成功经验加以完善。美国的市场监管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监管、金融监管和市场秩序监管方面已形成相对健全的机制,并进一步朝着放松经济性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向变革。针对目前广州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借鉴美国市场监管体系成功的制度,更要学习促使这个规章制度形成的美国政府和公民对待公共事务的精神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