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使董事会的监督更加具有独立性 ,缓解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然后 ,信息不对称、激励与约束手段的匮乏、独立性的界定困难都是独立董事制度实行时不可忽视的弊端。由于中国在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中机构的设置与西方国家不同 ,法制环境建设和企业家市场培育又不如西方国家那样完善 ,因此目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件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公司董事、高管人员的监督,优化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但随之带来的是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功能上的重叠和冲突,因此,有必要协调和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根据我国的国情,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应以公司的关联交易、重大决策等行为的妥当性、科学性为主,而监事会的监督应以公司的财务检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违法性为主。  相似文献   

3.
蔡云 《唯实》2005,(3):26-29
一、江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情况截至2003年6月底,江苏75家上市公司中,除因连续亏损的C公司以外,其余74家公司均已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1.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74家公司共有董事709人,其中独立董事226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董事会提名,达到207人。此外,股东提名有18人,监事会提名有1人。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具备担当独立董事素质的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全面提高独立董事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煦照 《学习论坛》2004,20(4):34-35
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很有必要。应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入手 ,推进我国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导致监督不力,为了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我国应选用日本的模式授权公司在其章程中自由选择单层制和双层制,同时应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的建设,弥补立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对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革命具有积极地作用,而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体现,激励与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与监事会的关系也有待理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枫 《新视野》2004,(6):23-24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独立性是它的核心和灵魂,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为吸引更多优秀的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工作,并且对已经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来说,如何使他们勤勉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责、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徐小钦  刘璇 《学习论坛》2009,25(3):41-4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权力的有效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改造后存在的"路径依赖"、"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名无实.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所有者虚置引起的企业管理不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和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素质;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完善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监事制度有助于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从而强化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职能。本文在对我国关于独立监事的相关规定及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杜啸尘  王玲 《发展论坛》2003,(10):42-43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学界赞誉颇多,但现实操作却不如人意。于是批评之声滚滚而来,学者们纷纷质疑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以上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深入思考。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这一制度的形成与美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几家公司卷入了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丑闻,还有一些性质恶劣的不当行为使股民对公司失去了信心,引发了很多对公司董事会及经理层不信任的法律诉讼案。这促使美国证监会要求所…  相似文献   

12.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与核心.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必须使独立董事生成独立、行权独立、约束独立、评价独立、报酬独立.  相似文献   

13.
郑宇劼 《探索》2001,(2):114-115
本文主题旨在研究新经济这一大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制度创新.首先诠释新经济的内涵,认为"知识与创新"是其实质和核心,上市公司制度创新应围绕这一核心做文章;由此提出了引进股票期权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和改革组织科层制度、人才培训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正在加快建立,但很不规范.有些学者对这一制度的实效表示怀疑,称之为"装饰革命".本文从世界一般、中国特色两个视角揭示了由监督者弱势和所有者不能决定的现实必然性,由独立董事职责和功能决定的运行机制,解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遇到的是一个特殊的制度环境,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需要突破许多制度障碍。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所面对的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股权结构问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以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春玲  李瑭 《世纪桥》2013,(3):122-123
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因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而风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不力的局面,我国亦引入了这项制度。但是,由于国情和法律制度的冲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施行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其实施效果与引入该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实践,分析并总结该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构想,从而有助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党内监督路径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实效性、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统合考虑,实现党内监督的五大转变:变事后追查监督为预防监督;变受制监督为相对独立监督;变党内单向监督为党内综合监督;变同体监督为同体异体交互监督;变单一的制度监督为制度体系监督.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 (IndependentDirector)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公司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又称为外部董事 (Outside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 (Non—execu tiveDirector)。他既不代表股东 (投资者 ) ,又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与公司没有任何的相关联的物质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 0 0 1年 8月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用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及问题我国证监会于 199…  相似文献   

19.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就如何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责任保险制度及成立独立董事协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当前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出发,强调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最后提出在制度建设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