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最复杂、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怎样正确面对和处理好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实现散杂居多民族和睦相处、各民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和认真处理好妨碍散杂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核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民族工作是国家的大事,而城市民族工作又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民族工作中把工作重点放在民族聚居区上。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改革开放,许多少数民族进入城市,散杂居民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试从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来探讨散杂居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化的因素,公民权与少数民族权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多方关注,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也因全球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问题。多民族国家应当在公民权的语境里来理解少数民族权利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自身所诉求的权利。少数民族民众自身对权利的诉求反映了他们的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成长。因此,当政者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上倾听来自少数民族民众的声音是多民族国家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少、点多、线长、面广,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乐山市散杂居民族工作的总体情况来看,党委、政府重视、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成效明显,但要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散杂居少数民族除了经济发展比较困难,还存在稳定隐患、流动少数民族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内已经设立的"经济试验区"当中,少数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为独特的,在一个风声水起、多民族的经济区,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因此,研究协商民主与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和谐民族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新疆塔城地区多种文化现象并存、多民族杂居的实际,立足地缘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地缘因素对当地多元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并论述塔城地区各民族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和谐的民族关系,探究其长期共存、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发展特点和原因,从而为我们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弘扬、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和生动体现。为此,本文紧紧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以凯里学院为例,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功能,以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弘扬、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和生动体现。为此,本文紧紧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以凯里学院为例,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功能,以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芦淞区是株洲市的发祥地和商贸中心,承载着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批发市场群,常住人口22.62万,流动人口约20万.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常住少数民族人员近5000人,分别为土家、侗、苗、回、瑶等27个少数民族,外地来芦淞从事经商、旅游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平均在1万左右,民族工作的辐射性、标志性很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甘肃省东南部,西接藏区,东连汉地,向称"汉藏走廊",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杂居地区,儒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并存于此。因此,甘南地区的民族关系状况,对目前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探寻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进一步巩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意义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11.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关系发展规律和维稳工作规律,探索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期效应的工作机理及其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持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统战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在整个统战工作中,基层统战工作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动与调整,民族关系也随之变得较为复杂,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分布于城市地区,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也显得比较突出。新形势下,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统战工作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使各民族成员和睦共处,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 有少数民族成份53个,人口136 万多,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 的17.3%。全省共有6个民族自治 县、3个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市,民 族地区市县占全省市县总数的半 数。在我省,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昭通市是一个内地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22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5366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23%。其中彝族175848人,苗族175381人,回族170679人,其他少数民族14706人。全市辖19个民族乡(镇),126个民族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5.
做好散杂居民族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各族人民群众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和维护各民族团结稳定的大局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石家庄为例,对全市近些年在散杂居民族工作方面的状况和成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其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以交往交流交融为基点,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在城市多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以民族宗教为导火索的民族摩擦问题不断。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转变政府对城市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思路和模式。同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即外来少数民族本身,将政府宗教工作的外在引导转移到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内部的自我调节上,进而形成少数民族对城市化的良性适应机制。在处理城市民族关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神圣宗教融入世俗社会,强化国家认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曲靖市有彝、回、壮、布依、苗、水、瑶7个世居少数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44.5万人,占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8个民族乡和99个民族村委会,是云南省典型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8.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发展机遇、多种挑战、社会风险并存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矛盾更加突出,这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一、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1.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存在相伴而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对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江苏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人口近26万,全省有2个民族乡镇、14个行政村和57个村民组。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民族乡镇、村组已基本脱贫,但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十五”期间,我省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只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少数民族与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实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包括汉族在内的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且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经济文化较落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西部及乡村地区。因此,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正确处理各类保障社会和谐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