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外境外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类型 ,形成原因及过程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众心理及行为特征 ,处置原则等方面都有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置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面对与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因此,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研究,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发生原因及其内在机理,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由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以博弈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由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以博弈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处置要有新思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考量事件产生的原因、人员等因素,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生存型事件应避免采取强行处置。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要始终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这个主旨,坚持有限处置,甚至可学会主动退让。为此,要开发警用防暴非致命性武器,并在处置时坚持“果断处置”的原则,防止“放大”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干群矛盾紧张,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业形势严峻,是其深层次社会原因。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遵循“四个原则”,按照初期处置、中期处置、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对其调控,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9.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些群体性事件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产生的原因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殊性密切关联,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置对策,就能有效地化解、减少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群体性事件分为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和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多是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具有行为目的单纯、非暴力性、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高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包括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有扩大加剧之势。对此,公安机关国内安全保卫部门应采取柔性化的方式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谋求发展的现实需要。群体性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性事件正在从现实世界逐步向网络虚拟世界发展,虚拟和现实的联动除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外,更促使众多的理论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求当代社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症结,研究、分析彻底解决时下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易发、多发和群发态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趋加大.为了更好地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力图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入手,分析当下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以及处置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公安实践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积累了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现实的挑战,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化解群众认同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边境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大隐患。要根据边境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潜伏期、暴发期和善后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预警教育法、沟通教育法、矛盾调解法,舆情控引法、疏导教育法、隔离教育法、心理干预法、教育转化法、总结教育法等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升边境地区处突维稳治边的综合能力,促进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和社会软控制的治理方式,可以制约民众的行为,对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表现方式,考察民俗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关系,从民俗视角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对防控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不能与违法或犯罪行为划等号,其产生有理论与现实的原因。解决群体性事件,并非是在形式上以高压手段完全消除群体性事件,而是要在宏观制度层面合理设置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在机制设置上完善民主公开制度和诉求表达渠道,依赖民主选举监督制度规范公权力,改进矛盾协商解决机制。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群体性事件,才能最终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长远上解决社会长治久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任务艰巨 ,意义重大。当前产生群体性事件的症结 :1、企业改制中下岗人员和困难群体继续增加 ;2、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 ;3、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4、以矿兴市 (镇 )的城镇有的面临资源枯竭。措施 :1、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 ,努力扩大就业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3、未雨绸缪 ,为我省以矿兴市的城镇找出路 ,使维稳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社会治安基本状况呈现出刑事案件梯次上升、治安案件梯次攀升后出现震荡、群体性治安事件由升转降、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的局面。但从当前状况看,福建省维护稳定形势仍较严峻、犯罪总量居高不下、群体性治安事件稳中有降、犯罪类型趋向多元化,因此“平安福建”建设仍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开始注重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并由此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声名。其中有两类学者特别值得注意,一为非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而在法学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其典型代表为瞿同祖;一为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却旁逸斜出,在别的领域异军突起,开创新的学术天地,其典型代表为陶希圣。前者已为法学界所熟知,后者则未足以为法学界所留意。本文深入探讨陶希圣以社科方法研究法律的缘起、发展及转向,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学发展的状况与学理基础,及其与其它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的共通与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业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难点,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导向,注重对群体性事件管控的工作模式,其重心在于"堵"与"控"。此种工作模式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实施成本很高、缺乏可持续性的弊病。由此,各级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既要看到其影响地区稳定等消极面,又要将群体性事件所隐含的积极因素挖掘出来,树立以管控与疏导适时互换为导向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将其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要素,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