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中日两国一直没有划定海上分界线。自1998年以来,两国每年都要就划定海上分界线进行磋商,但双方的主张始终存在分歧。近期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的争端日趋激烈。由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直接涉及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因此这一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中日两国关系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美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卡特总统就向邓小平发出了正式访问美国的邀请。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正式访美。1月28日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俞纯 《学习月刊》2010,(6):35-3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都为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习俗对日本的文化习俗等有很大的影响。新年在中日两国的年中行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两国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都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从其中也可以看出两国文化特色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美正式建交不到一个月.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应卡特总统夫妇的邀请.赴美进行了为期8天的正式访问。当时.被批准采访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活动的新闻记者接近1100人.是采访赴美的外国领导人中记者最多的一次。1月29日上午.卡特总统及夫人在白宫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卡特夫妇陪同邓小平夫妇登上铺有红地毯的讲台.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鸣礼炮19响。  相似文献   

5.
一 访斯大林 1950年1月10日,北京火车站。凛冽的寒风中,周恩来登上专列,开始了他建国后的第一次苏联之行,也是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的第一次出国访问。 周恩来此行,是奉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之命,前去参加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有关中苏两国帮交事宜的商谈。  相似文献   

6.
伊朗核问题关键词危机升级·外交较量2006年,伊朗核问题是国际上全年关注的一大热点,外交舞台上围绕伊核问题的较量跌宕起伏,解决前景依然扑朔迷离。1月3日,伊朗宣布重启已停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并于1月10日拆去核设施封条。这一事件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无法解决、伊朗与欧盟的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美、俄、中、法、英、德六大国全面介入,并把伊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先于3月29日通过一项主席声明,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暂停铀浓缩活动。但伊朗未予置理。于是,安理会根据六国经过反…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1月20日-30团访问了德国、瑞士和奥地利,推动了中国同三国关系的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应邀于1月22日至24日,访问法国。李鹏、江泽民同志1月19日和20日,分别会见来访的美国财政部长劳埃德·本特森,希望中美两国增加接触和往来,相互  相似文献   

8.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13,(8):48-48
5日至1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举行“海上联合-2013”海上联合军演;此次联演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015年,恐怖主义活动更加猖獗,各类恐怖事件在欧洲和中东相继上演,"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组织的恐怖活动迅猛升级,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处决欧、美、日等国被俘人员。它们的活动升级,作为报复美欧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势力其行动更具流动性特点,已把袭击的战场扩展到美国的反恐盟友,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复仇烈火。日本人质被杀:安倍玩火遭报复2015年1月24日、30日,两名日本人质先后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这是继1月7日法国巴  相似文献   

10.
(1)1960年1月28日《人民日报》登载: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着重解决两国边界未定界问题,从而揭开了发展中缅友谊的新篇章。缅甸总理吴努刚回国,便发来邀请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从速访缅的函电。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后,影响和制约大国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大国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出一些微妙的变化。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俄、俄美、美日之间又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变化。把握这些新动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和理解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中俄:构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年4月2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在与江泽民主席会谈之后,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和十几项合作文件;1月26日,中俄及在上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在这次两国元首会谈中,决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日,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欧盟。自此,两国结束了长达11年之久的“入盟长跑”,也给欧盟的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划上了句号。虽然从外观看,加  相似文献   

13.
一、美日韩三边同盟渐成型2011年1月10日,韩国国防部长金宽镇在位于首尔龙山的韩国国防部与日本防卫长官北泽俊美举行会谈,就两国缔结韩日《相互军需支援协定》(ACSA)达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4月以来,印巴两国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双方在不长的时间里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印巴边界紧张局势也由于双方主动撤军而得到缓解。10月22日,印度提出了关于促进印巴关系正常化的12点和平建议。2004年元旦当天,印巴正式恢复已中断两年之久的航空联系,两国同时互换了各自的核设施名单。1月4日,两年多来印巴两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谈。那么,积怨甚深的印巴关系骤然升温的深刻背景是什么?这个长期困扰南亚次大陆的难解之结将走向何方?一、印巴矛盾:历史的遗产在南亚次大陆中,印巴关系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作为该地区的两个大国,印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已为中日两国人民所熟知。不过,在中日两国建交已经25周年,两国都正以如何发展下个世纪的友好关系为当前课题的今天,仅仅缅怀他的功绩是不够的。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如果能够从他为中日友好事业所做的贡献中悟出一些重要的启示,则对于这一事业的今后发展,以及这一事业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本人,都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一、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相通,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自1894年起,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中日两国分别在中国的西南大后方和关内投资兴办了一批工矿企业用以支持战争。由于两国不同的背景,因而投资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南两国在1955年1月2日正式建交,然而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中南两党两国关系的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后间接关系时期(1947年——1955年),建交和发展时期(1955年——1958年),两国交恶时期(1958年——1968年)和恢复正常时期(1968年以后)。 本文拟以这一过程为主线,对这一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内外因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琦  陈晋 《新湘评论》2020,(7):50-53
2012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致辞中指出:“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打破两国多年相互隔绝的坚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坚冰”的笼罩之下。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打破这层“坚冰”,开启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进而改变世界的格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4):18-18
印度、南非、哥伦比亚、德国和葡萄牙五国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为期两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接替已于2010年12月31日任期届满的奥地利、墨西哥、日本、土耳其以及乌干达。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入党     
刘国瑛 《党建文汇》2002,(19):41-41
众所周知,今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签署复交联合声明30周年纪念日。为了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今年4月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同小泉首相会谈时,邀请他秋天访问北京,小泉也当即答应。然而。8月8日小泉首相却表示,他已经决定取消今年秋天的访华计划。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