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法律处理,经历了民国时期以查明过失进行刑事审判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以查明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作为卫生行政处理、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的基础,而后逐渐回归到民事审判以查明过错作为判断侵权责任的发展历程.“医疗事故”概念也经历了从新闻语言向卫生行政管理性语言、卫生行政法规语言以及刑事、民事法律语言转变的过程.作者认为随着现代民法思想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回归,医疗事故观点将逐渐在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淡化和退出,医疗纠纷案件处理将向依靠民事和刑事诉讼、仲裁、多元协调调解机制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军 《证据科学》2004,11(1):1-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事法律原则以及审判实践的冲突,造成当前患者获得司法救济的困难,同时法官在审判中遭遇诸多难题。本文通过解释医疗损害方面的概念,引用最新的案例,对国内相关法律的比较分析,以及论述鉴定对裁判的不当影响,从几个角度对“不属于医疗事故不赔偿”观点进行否定。并针对医学会鉴定的缺陷,提出法官审理案件中3种可行的方法:限制鉴定机构的权限;事故鉴定结论仅为证据;司法鉴定、医学会鉴定、法官共同判断侵权事实。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事法律原则以及审判实践的冲突,造成当前患者获得司法救济的困难,同时法官在审判中遭遇诸多难题.本文通过解释医疗损害方面的概念,引用最新的案例,对国内相关法律的比较分析,以及论述鉴定对裁判的不当影响,从几个角度对"不属于医疗事故不赔偿"观点进行否定.并针对医学会鉴定的缺陷,提出法官审理案件中3种可行的方法限制鉴定机构的权限;事故鉴定结论仅为证据;司法鉴定、医学会鉴定、法官共同判断侵权事实.  相似文献   

4.
“过劳死”现象频发亟需法律规制,但目前我国关于该问题存在立法空白,大部分“过劳死”案件既无法走工伤保险程序,也难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本文在简要阐述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工伤说”和“侵权说”的合理之处及存在问题,并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出民事侵权诉讼更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结论.在本文最后,笔者针对目前适用民事侵权诉讼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证据进入到民事审判中,在民事审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也认识不一,严重妨碍了科技证据理论的深入研究,也影响了科技证据在民事审判中的合理应用.正确地界定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科学地分析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加速我国科技证据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几个问题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次将医疗事故从私法中侵权法的角度来进行立法 ,根据私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来规定医疗事故的概念、构成、责任范围等 ,表明了医疗事故立法价值上的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 ,也存在着与我国现有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不相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证据科学》2003,10(1):9-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次将医疗事故从私法中侵权法的角度来进行立法,根据私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来规定医疗事故的概念、构成、责任范围等,表明了医疗事故立法价值上的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与我国现有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不相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论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民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本质 ,包括 :民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关系 ,法律的调整对象 ,法律的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的关系 ,人身的概念 ,财产的概念 ,人身和财产的关系 ,民事人身权关系的概念和本质 ,民事财产权关系的概念和本质 ,物权关系的本质 ,债权关系的本质。文章就以上诸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与有关流行观点作了商榷。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最近十余年相继颁行的一系列重要民事法律中,存在诸多有资格被称为是中国元素的民事法律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法定解除权产生条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关于物权变动模式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的规定以及关于多元损失分配机制的规定。民法学界需要在运用体系化思考方法梳理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建构起对中国的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其它民法实践具有解释力的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第五、六届任期的10年中,共制定了70多部法律。在其中24部非民事法律和新近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中,创设了60个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的性质是什么?与《民法通则》“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是什么关系?在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这些都是侵权特别法及其适用的问题。 侵权特别法是侵权行为法特别法的简称,是指侵权普通法以外的国家立法中有关侵权行为的特别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疑难侵权案件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2011年8月25日在天津召开,来自立法界和司法界的实务工作者以及来自学术界的民法学者纷纷对疑难侵权案件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各抒己见,本刊摘录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论医疗过错原则在法律冲突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与《民法通则》第106条关于“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在侵权归责问题上存在着法律冲突,使得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民事赔偿案件时无法正确适用法律,审判的社会效果有时不尽理想。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民法通则》的效力要大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法学理论,医疗过错也已涵盖了医疗事故。在目前有冲突的行政法规条款尚未修改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适用医疗过错原则不失为司法解决法律冲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侵权责任法》设“医疗损害责任”专章。《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与实施将会对医疗纠纷民事处理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比较,论述《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续受与变革,希望能有助于医疗机构管理者及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新法关于医疗纠纷民事处理的法律新规定。  相似文献   

14.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达成的“还款协议”有无法律约束力问题刍议———兼评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第4号批复●刘保玉民法通则颁行后,诉讼时效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上得以确立,并在经济生活和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民法通则的规定较为...  相似文献   

15.
《证据科学》2010,(4):F0003-F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侵权责任法》作为我国民法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内容上涉及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医疗纠纷频发。医疗纠纷处理难度加大,加之医疗纠纷处理法律制度不健全,因而“医疗损害责任”作为一章而成为《侵权责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纠纷的民事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各级医疗机构避免职业风险、保障患者安全、防范和排解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正确实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6.
丁朝刚  刘琴 《证据科学》2005,12(1):11-14
医疗事故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的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理以涉及医药卫生的刑事犯罪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医疗事故鉴定是涉及医学的法律问题,现行医疗事故争议完全由医学专家鉴定具有不公平性和合理性.应当由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共同鉴定。  相似文献   

17.
百年前晚清修律官提出我国古代存在"固有民法",坚持把符合国情的某些民事法规编入新的民律草案中,实在难能可贵。由于修律时间紧迫等原因,他们对固有民法的论述远不全面。从西周至唐代,古代民事法律观念和民事立法都很明确很完善,宋代以后民事立法更是不断充实,这证明我国古代固有民事法律具有诸多特点:第一,制定法的分散性与民事法律渊源的多样性,包括流行于各地的民事习惯、乡规民约、家法族规、礼俗等。各种民法渊源在协调国、家、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中,各展所长,共同为用,弥补了民事制定法的缺失。第二,契约关系体现平等、自由、依法的原则。第三,婚姻继承受宗法支配。第四,民事案件有特定的诉讼程序,其诉讼程序简便,审判方式灵活,既严明州县官的司法责任,又赋予其审判上的权变。可见,外国学者所云"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旧说,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中国古代法制文明发达很早,其形成过程有特殊的路径和本土化渊源,我们不可盲目仿效西方法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民法学界在我国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问题上,除了极少数人持一元论观点,即主张过错责任原则是唯一的归责原则之外,多数学者持三元论或二元论观点,即除了承认过错责任原则之外,还同时承认“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都是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三元论),或者承认两者之中的某一个也是我国侵权民事责仟的归责原则(二元论)。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第3款和第132条的规定,从其字面含义来看,就是采用了三元论的观点。笔者认为,三元论及二元论的观点都是们得商榷的。他们一方面承认民事责  相似文献   

19.
论医疗行为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医疗行为属于什么?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是认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发生医疗事故的经济赔偿按《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此种观点,不仅见于各种学理解释,更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司法解释所确认和执行。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医疗事故适用民事违法范围,医疗事故适用民事赔偿范围"。在医疗事故的诉讼实践中,涉及经济赔偿问题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按民事赔偿案审理,赔偿数额与日俱增。这其中除了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倾向,不合理的司法解释等诸多因素外,最主要的问题,是理论上的错误界定。即将特殊的、合法的医事法律行为认定为普通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文就此提出浅见,供同仁们商榷和指教。一、医疗行为是医事法律行为医疗行为的法律界定,本无可争议。医本仁术,古今中  相似文献   

20.
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单位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不仅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还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由于目前我国涉及到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两个主要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造成了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上的混乱。为了统一法制,消除立法上的矛盾和适用法律上的混乱,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医疗单位与病员之间关系的性质来看,从民事侵权行为的主要责任形式来看,还是从公平原则出发,从承担侵权行为赔偿责任的根据来看,卫生行政机关和法院,均应适用《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来处理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而不能适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