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几 《证据科学》2012,(4):500-513
林几(1897-1951)教授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他开创了我国现代法医学研究、教育与检案之先河,并将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等杂志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鉴于这些文献极具史料价值,即使在今天法医学专业人员及法律专业人员进行研读,仍然大有裨益。然而,读者要想查阅这些文献的原文却并非易事。本次结合黄瑞亭先生的《法庭科学的真谛》一文发表之际,编辑部决定将林几教授1946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第32卷第6期,第244-266页)上的《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进行整理,以简体字的形式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王星译 《证据科学》2017,(6):684-697
为应对法庭科学面临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危机,美国国家科学院携多个部门机构于2009年初发布了题为《美国法庭科学的加强之路》的报告(NAS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法庭科学原理/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法庭科学实践中的欺诈等问题,并指出法庭一贯遵从法庭科学证据,未尽"守门人"职责.最后,NAS报告提出了改进法庭科学的建议.通过对"法庭科学证据在诉讼中的采纳"这一主题的案例分析,可以认为:NAS报告发布8年之后,法院采纳法庭科学证据的一贯做法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换言之,NAS报告改革贯彻不力,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极为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NAS自身缺乏强制性、明确性及对抗式司法体制等是个中原因.现阶段NAS改革成果虽未获成功,但法庭科学加强之路仍需继续前行.未来深化法庭科学改革的举措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重视法庭科学领域中诉讼参与主体的作用、发挥国家法庭科学委员会(NCFS)在未来深入推进法庭科学改革中的作用、认真对待联邦最高法院把法庭科学证据可采性纳入对质条款规制范畴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林几《实验法医学》的写作、构思和特点,探索林几的法医学教育思想、学术思想、法医学历史观和职业精神、创业精神,回顾林几法医生涯及其《实验法医学》所倾注的毕生心血,以此缅怀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教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低拷贝模板类生物物证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始终是法庭科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低拷贝模板DNA的定义及其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有效性、应用范围、分型策略、质量控制、重复性原则、随机阈值等方面对低拷贝数分型及其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林几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法医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一林几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缅怀林几教授,史加敬里他在现代法医学发展及教育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林几教授为中国现代法医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他强调“法医学为国家应用医学之一,凡立法、司法、行政上方山兀不需亚法医”,同时呼吁·5Zty为人民上保障,法医鉴定则便为法律上保障”,以唤起全社会对法医学的亟视。他热爱法医学教胄事业并在法医学教有事业上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吾囚对了法医学科鲜有章才,法医检验仍袭旧弊(指村作验尸),医师无暇(对法医学)多加研究,此项人才上栽培,刻…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32年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成立后,林几等法医先驱为我国现代法医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现将林几等12位人物传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林几的学术生涯中,中国法医学史是其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而形成的法医学史观,构成了林几法医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几的中国法医学史观主要包括:以比较法医学的视野研究中国法医学发展史;运用实验法医学的方法鉴别中国古代法医学的精华和糟粕;古代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实现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应注意科学总结中外法医学发展史的经验教训。这些法医学史观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法医学兴衰之路,以及推动民国时期中国法医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547-551
林几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他创办北平大学法医学教室任主任教授,创办法医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创办法医学杂志《法医月刊》,创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科任主任教授;他引进现代法医学,规划全国"在重庆、北平、武汉、上海、广州、奉天建立6个法医学教室";他用现代法医学科学检案、教育学生,培养全国法医检验员班、法医师班、法医高师班,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他的"大法医学"发展理念、"实验法医学"观点、法医学鉴定文书公开的做法,以及敬业精神、个人品德和对法医学的理解,都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发展史上留下深深地烙印,在当时乃至当代,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林几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邦达 《证据科学》2017,(6):698-708
科学证据的审查判断向来是审判的难题.美国通过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弥补法官的知识短板,履行多伯特案后法官肩负之科学证据守门人职责.这项制度在硅胶丰胸案中得以成功运用.广义上的法庭聘请专家包括"技术顾问"和《联邦证据规则》706条"法庭聘请专家",分别具有不同的法理依据、职能与适用程序.该制度能避免专家证人的党派性,帮助事实裁决者采纳科学证据,甚至促进诉讼和解.但由于与当事人主义理念不符、增加诉讼资源的投入、法庭聘请专家也未必中立,其实践运用有限.它对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有所启示:在职权主义基础上引入专家证人对抗式要防止过犹不及,避免专家辅助人党派性弊端.即使法庭聘请专家辅助人,也难以保证中立.从根本上解决法官的知识短板,促进法学与司法鉴定教育的融入,培养复合型法官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法庭科学发展迅猛,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动,标准化正逐步深入到法庭科学的日常实践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确保法庭科学结果质量,更好发挥科学技术在执法司法中的重要作用。标准化研究是法庭科学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法庭科学标准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内外法庭科学研究者都高度重视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从标准定位、标准化对象、标准颗粒度、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国际标准化六个方面对当前中外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归纳和比较,指出了国内外在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并对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推动我国法庭科学领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法庭科学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涉及毒品、毒物等中毒案件的增加,许多研究者对毒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状况,概要介绍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自1984年GC/MS技术用于法庭科学鉴定,至今已十五年了.对促进我国法庭科学鉴定工作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现代分析技术无法比拟和取代的.近几年,全国公安、司法鉴定单位已相继购置了几十台(套)各种型号的GC/MS仪,并在法庭科学鉴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新人辈出,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更充分证明,我国法庭科学质谱已获得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庭科学是以科学技术手段确认相关法律事实的证据,是诉讼活动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在社会法制化程度日趋提高的今天,法庭科学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培养高级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法庭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针对缺少法庭科学前期基础的法学学生而言,采用实验及多媒体组合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促进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法庭科学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论证,阐述了法庭科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及必备的条件,并结合现阶段法庭科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认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认可是整个实验室认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法庭科学DNA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一种国家及国际间的正式承认。本文从文件体系建立、测量溯源、方法的确认、能力验证、质量控制等5个方面,对DNA实验室在认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认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DNA双股螺旋结构,它为人类生命科学,尤其是法庭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法庭科学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排除到认定,经历了DNA指纹图、AMP-FLP及SNP的3个阶段。同时线粒体DNA的应用也在广泛开展。另外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成为法庭科学的发展方向。总之,DNA双股螺旋结构对法庭科学革命性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敏  李昌钰 《政法学刊》2013,(2):96-106
"法庭科学"萌芽于古代中国,兴盛于近现代西方国家,最终发展成为具备完整科学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法庭科学学科。法庭科学证据的应用与发展显然与法庭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美国司法制度中关于法庭科学证据的证明力、可信度、可采性的分立质疑对法庭科学本身的发展无疑起到鞭策与促进作用。美国法庭科学证据的司法制度以及常用的一些传统与高技术法庭科学证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理解法庭科学证据标准,对我国法庭科学及其证据的研究与应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印章印文是法庭科学领域常见的物证之一,对印油(泥)进行种类鉴别在印章印文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光谱检验、色谱检验、质谱检验三种常用的鉴别方法在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上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并对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文件检验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法庭科学鉴定属于证据的一种,为刑事、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线索,为法庭诉讼提供科学依据.只有通过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质证,经法庭调查或庭审质证确认属实的法庭科学鉴定 ,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以确保法庭科学鉴定的公正、科学、准确和实事求是.1997年1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简称新<刑诉法>)和1991年4月9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新<民诉法>)均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因此,出庭接受质证已经成为法庭科学鉴定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为了确保法庭科学鉴定的真实、科学、有效,避免和减少由此引发的冤假错案,真正体现司法公正宗旨,同时正确运用语言逻辑学和巧妙的答辩技术,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不良的答辩后果.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体会撰写此文,供从事法庭科学鉴定的科技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更成熟的学科不同,人们对法庭科学的本质尚缺乏共识和广泛认可,其目的和基本原则仍然缺失,甚至被歪曲。虽然许多法庭科学先辈都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视为学科发展之关键所在,但这种基础研究却长期受到忽视。《悉尼宣言》试图超越组织、技术和规程的视角,通过研究其基础理论,重新审视法庭科学的本质。它的内容包括法庭科学的定义和七项基本原则,强调了现场痕迹在案件调查中的关键作用。《悉尼宣言》还讨论了法庭科学家工作的关键特征,包括案情、时间不对称性、一系列不确定性、广泛的科学知识、伦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悉尼宣言》认为这些原则应成为法庭科学执业的基础,并指导其教育和研究方向。最终,这些原则将使法庭科学在整体上更加相关、有效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法庭科学在国际上也享有声望。纽约市法庭科学部门主要分布在警察局(NYPD)和法医局(OCME)两大机构,警察系统的法庭科学机构主要负责毒品、微量物证、指纹、痕迹、枪弹及文件检验,法医局则进行DNA、毒化、法医病理、法医人类学方面的检验。本文首先介绍美国的警察制度及纽约市警察局概况,然后分别从警察局和法医局两个部门对纽约市法庭科学的部门隶属、部门设置与工作职能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