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经历着思想观念的冲突与嬗变,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特别是经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洗礼后的80后、90后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价值表达、价值实现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2)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我们应从遵循三个理念,即平等、引导、包容,正确处理好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灌输式教育和选择性培养、内化与外化这三种关系两个方面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1)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人主义倾向、从众心理膨胀及实用主义盛行,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隐藏性、分散性、无限性和虚拟性特点是大学生价值嬗变的影响因素。高校可以从利用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网络监管、优化校园新媒体环境、提高思政人员和学生的媒介素养四个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荣建平 《学理论》2011,(2):244-24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纷至沓来,"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且具有其独特的思想特征。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崇高的理想信念相对缺失,这是由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实施全方位引导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全球化社会背景下,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一定变化。既有多样化、兴趣化、准备充分化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功利化、理想化的就业价值取向偏差。深入挖掘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原因,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合力,着手于课程体系、制度体系、实践运行体系建设,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闯状  连高社 《学理论》2009,(28):222-225
在肯定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元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思想结构中的深刻反映。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经济收入为自变量,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表现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以期明确经济收入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与发展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价值取向困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并提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工作落实"三进,并与校园文化、校外文化有机统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大学生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行动的指针。  相似文献   

8.
贾晓晨 《学理论》2013,(14):357-358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的使命,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培养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教育方式;加强隐形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西方一些个人本位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传入,不断冲击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以及责任意识培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4)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教育三条路径,搭建平台,系统推进,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1.
陈彦君  江思义 《学理论》2014,(20):293-29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从政治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态度、情感追求等方面探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剖析其价值取向偏失的深层次原因,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高校教育现状、当代家庭普遍问题等等。提出纠正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的对策:应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使德育融入实践,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决定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成为人的一种最有力与最有效的行为动力.目前,核心价值理念缺陷、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以及价值观念错位等众多价值观问题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诱因.为此,应进行科学的价值干预.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培养其选择价值观的能力,加强正面价值观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丁玉玫 《学理论》2014,(8):180-182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考研、找工作、出国留学已不再是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三种"出路"。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使得部分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着转变。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和谐个性的人而存在,研究大学生后现代价值倾向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中国新生力量的主流价值观,适当的调整教育方针,完善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官爽 《学理论》2012,(15):174-175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1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90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兼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兼客性,是指在当下社会深刻转型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中不同的倾向性尽管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但是又能同时共存、各自发挥作用的一种抗干扰能力和动态的、整合中的彼此共存状态.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其中,不同倾向性相互影响的潜在性、客观性是价值取向动态性、发展性的基础;而不同倾向性相互影响的有限性、共存性则是价值取向整合性、导向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禹 《学理论》2014,(8):209-210
"90后"大学生作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学生主体,"90后"大学生独特的行为特征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提出"90后"大学生行为引导的相关对策方法如下:思想政治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和提高"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培养育人环境;注重心理素质的多学科渗入。  相似文献   

17.
"泛娱乐化"思潮通过各种手段寻找"乐子",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开放的社会形态及思想体系给传统价值观带来冲击,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时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面对如此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下,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文秘专业大学生择业驱动因素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中,显现出其在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不甚正确,反映了目前对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还存在的职业意识缺位的问题。因此,亟需构建以职业意识教育为核心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体系,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而在择业、就业上形成其应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周祥发  肖迪 《学理论》2013,(6):208-209
自2011年开始,长沙学院对一年级学生实施了大类培养改革方案,这类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990年以后出生,即"90"后大学生,主要阐述及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针对"90"后大学生新的思想特点以及国家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等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政治辅导员应该采取的新的思想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