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还存有不足之处。拟对《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对优化《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要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甄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和完善教学体系几方面入手,切实构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邵翠兰 《学理论》2010,(16):227-228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抓住根本,求得实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的分析研究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形势政策的了解,从课程目标分析,到如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最后着重结合我院实际来探讨加强教学相关的一些对策,探索出一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又出现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学管理、改进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渠道。网络对社会热点的传播具有片面性、表面性等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必须适应网络化的特点,弥补网络传播的缺陷,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邓伟秀 《学理论》2009,(24):190-19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渠道。网络对社会热点的传播具有片面性、表面性等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必须适应网络化的特点,弥补网络传播的缺陷,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宝 《学理论》2010,(29):284-286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认识偏差、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授课效果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和困境,提出明晰学科定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环节等相应对策和思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鑫鑫  李铁英 《学理论》2013,(3):196-197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修课,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规范化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忽视课程所存在的问题:高校重视力度缺失、教育媒介审美创新性缺失、教学管理科学性缺失等问题。从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入手,积极地探讨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有效对策,改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非主流态势、改革滞后的课程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深层次地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建利  范小强 《学理论》2013,(21):372-373
形势政策教育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形势政策教育要按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增强高校育人效果,体现在四个方面:发挥新媒体形势政策教育的优势、不断完善形势政策课程教学体系、继续深化落实形势政策专题报告、持续深入开展形势政策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郭孟伟 《学理论》2010,(11):206-207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环节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本文分析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余焕久 《学理论》2011,(14):289-290
形势政策课程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睿 《学理论》2013,(20):262-26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认识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环境,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分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措施:学校层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自身方面,需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娟 《学理论》2014,(6):222-223
利用网络平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尝试,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由课程自身特点和需求决定的。它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7)
"中国梦"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理想信念教育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设计好"中国梦"内容的教学环节,以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堂是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形势与政策"课堂视域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问题的分析,既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运用统战工作方法策略,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问题,对学校统战工作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建设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力  商建国 《学理论》2015,(8):146-147
ISIS("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的英文缩写)问题是2014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热点问题。信教大学生人数在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ISIS问题对信教学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如下:尊重信教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信教学生认同我国政府在ISIS问题上的立场;加强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冠朝 《学理论》2014,(2):218-219,238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对学生进行国情、世情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办高职院校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出了改革对策:走出认识误区,给形势与政策"合法"、"合理"地位;以教学内容为抓手,做到一个指导,两个结合;建设优良专职教师队伍;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以知识认识和实践为特点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9.
谭琼琼  张砚 《学理论》2013,(15):315-316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新疆地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授新疆历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宗教理论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的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本门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婷婷  彭忠信 《学理论》2015,(6):197-19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实践教学将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帮助大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体性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该门课程主体性实践教学得到广泛开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