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听评课,是校本教研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听评课活动。听评课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提高有效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听评课作为对课堂、师生生活的目见和耳闻与针对关于师生的言说,人们十分期待它所呈现的见闻是客观、准确、真实和自然的。但纵观目前思品课听评课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习以为常的听评课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至少会在表面上同意,我们毕生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幸福,是一种轻松欢欣的生活。我们投身于工作中,那是因为我们坚信那样能使我们更接近幸福。幸福本身就是我们的追求。其他任何事物只有与幸福相关时才有意义。因此,幸福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道德资本的确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31)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最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幸福不是瞬间的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沉淀,需要你不断地思考与自我认识。"这是民营企业家吴俊的幸福观,带着思考,他直面生活与事业中的种种挑战。你觉得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吗?对于五年后再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吴俊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什么?     
《小康》2015,(20)
<正>幸福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以为,幸福就是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幸福其实很普通。我们天天能快快乐乐的去上学,平平安安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曾经,我们期待长大,期待放飞翅膀去远方闯荡,去追寻幸福,却不知外面的世界也有风雨荆棘,艰难险阻。后来,我们遭受挫折,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成熟,最后才猛然发觉:幸福其实从未走远,一直在我们身边。幸福近得触手可及。拥有一个温暖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崇尚的幸福是一种自觉空性,并依此而存的自在状态,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不同层次的幸福目标构成。佛祖就是实现幸福的榜样,它教育人们通过不断反省自身、与人为善、尊重自然、实现自在的幸福。佛教幸福观帮助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谛,对当代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价值体系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和牛莉聊天是在电话中,她自然、随和的声音让人轻松、愉悦,我便有了见面的欲望。敲定会晤地点时,她说喜欢泡吧,我一听就乐出了声,我爱咖啡厅。两个“臭味”相投的女孩儿一拍即合,为什么不到星巴克咖啡店来一杯美味的咖啡,再来个倾心倾情一席谈呢?当然了,说的是她,我只听。  相似文献   

7.
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走进了爱情的城堡,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读到的童话故事,而真实的婚姻生活却并非如此美满,林阳与子梅步伐一致地走进了婚姻,之后却出现了脚步杂乱的多频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真的是门当户对才能幸福?  相似文献   

8.
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市民感受幸福的能力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这一切都与人们的幸福观问题密切相连。虽然幸福观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但围绕"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一主题,构筑社会主流幸福观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对生活品质与人们的幸福观问题进行伦理剖析,进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生活品质与人们的需要层次、生活品味、生活态度等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直接相关,科学的幸福观能帮助人们提升需要层次、提高生活品味、和谐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感受品质生活的能力,最终实现品质人生。  相似文献   

9.
领导艺术     
领导,还是多一点幽默好幽默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且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幽默是一种缓冲剂,也是一种快乐添加剂,它给人以轻松诙谐与美感,引导人愉快地对待生活和工作。幽默,疏通了信息传递的感情渠道,能使领导与下属之间进行微妙的心理交流,为不同个性的人的感情沟通疏浚了淤块。幽默,缩短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感到轻松自然,消除了不相容心理,使下属乐于接受领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论幸福本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英 《思想战线》2002,28(2):26-29
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 ,是幸福的主观本性 ;人的需求之满足和生存发展之完满则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如果一个人感到快乐而幸福 ,是因为他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真实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都是真实的。幸福的真实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相一致的本性。反之 ,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重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虚幻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是不一致的。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 ;不依主体而转移的幸福是绝对幸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幸福指数”这个词不仅在坊间传扬,而且在我国一些省、市还写进了党政的施政纲领,及至国家也在酝酿制定公民的“幸福指数”。今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有关民生问题时说道:“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幸福”。“幸福”历来是民众的愿景,而今“幸福指数”的提出,自然会成为民心所向。不管辞书上对“幸福”有多少种解释,直白说即是生活美满,心情舒畅。这应该是人们对“幸福”的“共识”。“幸福指数”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综合概念,GDP的增长不是唯一,它涵括了民主法治、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安全感以及工作满意度诸多因素。公平正义的缺失、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幸福感的下降。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其身份、经历、地位、年龄以及人生目标也存在差异,对“幸福”的认知自然也不会相同。今年一月我省两会,三月全国两会,无论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建言的热点,抑或落实一件件有关民生的议案、提案,无一不彰显着浓浓的民本气息,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幸福的理由,幸福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个人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真实考量。在这次助建敬老院的行动中,人大代表们的幸福感则是来自于“我能尽我所能做些事”。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31)
正行动能够表达幸福,亦能够追求幸福,如何才能用幸福的方式去生活?哪些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收获幸福?在"2017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受访者纷纷将自己正在践行着的幸福生活方式写在问卷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能够帮助中国人获得幸福的十种最佳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远古先民歌谣《击壤歌》如此咏赞美好的生活。自然顺生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就让中国人心生向往。  相似文献   

14.
心平近自然     
自1997年第一期起,《人生手记》栏目(原名《人在旅途》)与大家见面了,本栏目由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以第一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细说人生的酸甜苦辣,客观地记录自己,真实地剖析自己,是本栏目的要求。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附近照若干。 本期推出《心平近自然》,作者李笑天是一位青年画家,天赋和勤奋使他在艺术的殿堂里摸爬滚打20余年之后,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告诉大家:“绘画也是一门心灵艺术,能否推陈,能否出新,关键在于个人的思想感情,生活中得来的感染多一点,画也会新一点。” 下期将推出《当个警察不轻松》,作者林国平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他将给我们讲述他和他的同事们与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打交道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5.
读书     
<正>《我们离幸福还有多远》郎咸平王牧笛王今等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在这个高歌猛进、一路狂奔的时代,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为什么幸福的感觉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任何有过真实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所谓幸福,很大程度是与他人相关的。不仅导致幸福的亲情、爱情、友情与他人密切相关,并且,导致不幸的挫折、伤害及由此而来的焦虑、痛苦等情绪同样因他人而起。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就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生活化德育引导大学生做有理想的人;生活化德育引导建构一种高雅道德生活;生活化德育引导建构一种执着科研生活;生活化德育引导建构一种理性消费生活。高校生活化德育构建幸福大学生活的具体路径是:树立科学幸福观,认识幸福;培养敏锐幸福眼,体验幸福;善于寻找幸福路,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说起深入群众时中了基层干部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而浑然不觉时,“一夜未睡好觉,感到担忧,甚至是害怕!”领导干部视察工作,本来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看一看真实情况,谁料想走的是人家事先安排好的线路;原来想要听一听群众真实的声音,谁料想听的是人家早就准备好的套话和假话。一个省委书记就这样被下属牵着鼻子走,被部下捉  相似文献   

18.
中南半岛的合纵连横 2010年初,我与妻子有一次柬埔寨之行.观光性质的旅游,建构的印象自然比真实生活要美好,但以其有新鲜感,有时感受可能更真切.  相似文献   

19.
爱情是什么?它对于感受到爱情的人,又不需要用任何一个字来说明。爱情的存在有时就是一种感觉,只有被爱浸染的人才能体悟出那种美妙的幸福,李征和小霞的眼神里就写满了这种幸福……轻松、安宁、甜蜜。  相似文献   

20.
人物/语录     
, 《创造》2012,(10):15-15
“信守职业道德是一种基本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幸福生活观。一些人弃守职业道德底线,归根到底是幸福生活观的迷失。生活的真义在于安宁与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